#

      画容月貌—南京博物院藏木刻年画展

      作者:核实中..2015-12-31 10:03:15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12)清光绪-宣统 彩色花开富贵木刻年画

          (2/12)清末民初 彩色龙凤呈祥图木刻年画

          (3/12)清末民初 彩色麒麟送子木刻年画

          (4/12)清末至民国初 彩色“福”字招财进宝木刻年画 

          (5/12)清末至民国初彩色张仙送子木刻年画

          (6/12)清末民初 彩色门神木刻年画

          (7/12)清末民初 彩色“百子图”木刻年画

          (8/12)清末民初 彩色福寿双全木刻年画

          (9/12)清末民初 彩色榴开百子木刻年画

          (10/12)清同治-宣统 彩色福 禄 寿三星木刻年画

          (11/12)清末民初 彩色“满载而归,和气志祥”等图木刻年画

          (12/12)清末民初 彩色笑话+希奇签木刻年画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画容月貌—南京博物院藏木刻年画展
          展览时间:2016/01/01~2016/03/01
          展览地点:[江苏]-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南京博物院)
          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
          参展艺术家:艺术家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我国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多用夸张手法表现喜庆欢乐的主题,蕴涵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变化多样。年画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表达了民众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祈求。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数千件年画,内容广泛,各类武将门神、灶爷、财神、观音、八仙、寿星、戏曲人物、耕织农作、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卉动物、仕女、娃娃、风光景色等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故特遴选100余件年画精品举办本次展览。

        展览介绍:

        一、祈福迎祥

        年画作为民间的新年祝福,充满了喜庆,祈福迎祥是年画的基本题材,它在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多采用大红大黄等鲜艳火爆的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现,人物生动可爱,富有活力。吉祥物包括狮、虎、鹿、鹤、凤凰等瑞兽祥禽,莲花、牡丹等花卉,摇钱树、聚宝盆等虚构品,通过隐喻、象征或谐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义,表达祈福迎祥的主题。常见的有:《天官赐福》、《连年有余》、《富贵满堂》、《加官进禄》等。

        在中国民间,牡丹一直被认为是富贵的象征。图中牡丹花开,石榴露子,寿桃红熟,插于瓶中,寓意富贵、多子、长寿。下置琴棋书画,表示富有人家的生活闲逸,情趣高雅。此为桃花坞年画中吉庆题材的代表作品。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四灵之一,是祥瑞如意的征兆,“麟麟送子”图案寓意人们盼望得子或得到幸福。

        财神有文武之分,此图为武财神赵公明。赵公明乃虚构人物,其传说由来己久。先为鬼师,又为瘟神,后为赐财之神。其形象黑面多须、执鞭跨虎,能呼风唤雨,驱雷役电。图中赵公明立于元宝之上,手托天龙,正在接受天龙口赐的大量宝物。

        二、驱凶避邪

        年画产生的年代久远,最早出现的是“门画”,也叫“门神画”,是由古人“驱凶避邪”的祈年活动演变而来的。古人对大自然不太认识,鬼神之说十分流行,把一切坏事和怪事都当作鬼魂作祟。门神最早的作用是为了驱鬼辟邪,后来又寄托了人们祈望升官发财,福寿延年的愿望,成为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保护神。常见的有《门神》、《灶君》、《关公》、《钟馗》、《姜太公》、《张天师》、《张仙》等。

        旧时民间以张仙为送子之神,据说凡无子者,祭拜张仙即可得子。张仙的故事由来己久。传说天上有天狗,要掩盖日月,要食人间小儿,张仙带弓和弹丸,专射天狗。故在图中画有张仙射天狗,五个童子手举桂枝、幢扇片,寓意求贵子,平安如意。

        门神是最早形成的一类年画,它出现不迟于汉代。随着后世各地民众的想象和创造,门神的队伍逐渐扩大,从神荼、郁垒、赵公明、燃灯老人、钟馗,到秦琼、尉迟恭、赵云、马超、孙殡、庞涓等,有名姓者达二十余位。门神由原初驱邪禳灾的护佑功能,发展为兼有纳吉迎祥、招财送子等祈福的更多功能。

        三、风俗节庆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兴起,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愿望。年画不仅于岁末腊月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和城镇街巷,就是在平时的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如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搬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年画点缀其盛,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晚清以后还出现了时事、风俗和幽默年画,如《老鼠嫁女》、《猴抢草帽》等。

        唐玄宗时大将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立功,被封为汾阳郡王。传说他享年高寿,有七子八婿,儿孙满堂。此图所描绘的是汾阳宫郭子仪庆寿的场景,一派吉庆气氛。

        因石榴果内籽粒繁密,旧俗常以石榴寓多子多孙,谓之“榴开百子”。这是一幅祈祝多子多孙的年画。全图绘有“麒麟送子’、“平安吉庆”、“平升三级’,瀛台仙阁,一派仙境。

        三星指福星、禄星和寿星,亦即福神、禄神和寿神。俗话云:“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它们执掌着人的幸福、吉祥和长寿,在中国民间影响特别深远。有趣的是,老百姓将禄神与送子张仙合二为一,使司禄神送子,是为了求实际,所以图中禄神领一童子。

        四、戏文人物

        这一部分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笔记小说以及戏曲故事等,其中戏曲题材比重最大。其形式类似于连环画、组画或者文学插图。它兴起于晚清,举凡著名的戏曲故事,都会在年画中有所反映。如《群英会》、《盗仙草》、《杨家将》、《西厢记》、《宝莲灯》等。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20(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