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思想-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只说我而已
    2.   画画这件事,实在只是个体体验,即令通病,可服的无非是成药而已,未必都生效。至于评画论画,往往大都是岸上观鱼楼中望月,鱼该怎么鱼下去,月又何从月过来,是并不全说得出鱼味月光来的,就连都是画中人,评头品足起来,也无非善良地以己心度人腹,尺寸总出入,哪有准镝所在!   但,实实在在的是,画其实总是画给不画画的人看的,因而我倒是很看重不画画的人对画画这桩事儿有个怎么的想法,并一直不以为这样想而后悔。我愿我的画有凡夫俗人的温度在!毕竟,我不敢,也不想高踞父老乡亲的视野之外。   佛说,要有平常心,我信!   人之常情,物之常态,都在我关怀之中。 [详细...]
      2012/07/12 16:07:0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银河 大海——王肇民艺术研讨会前夕记
    2.   熠熠发光的虽是星,但哪能与淡淡的宽宽的银河比!汹汹发声的虽是浪,又哪能与沉沉的淼淼的大海比!雷声再大,闪电过后就消匿了!因而,艺术一直崇尚深沉,而不浅浅地浮泛!   王肇民艺术仿如银河,仿如大海。   时尚以为国画油画才金贵时,他躬身水彩。时髦以为情节构图才是创作时,他执著写生。时风以为人物题材才算大作时,他着意静物。时流以为凡洋必佳时,他醉心于民族格调的构造,在这看似淡淡之中正就蕴含着宽宽!时间证实了,况且是四五十个春秋的时间!艺术的是非成败,无法回避时间的淘炼!是金子,才愈拭愈亮。以王肇民先生八十多个春夏秋冬,今天来研讨王肇民艺术,我们惊喜地看到,时间的流逝 [详细...]
      2012/07/12 16:05: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百年一峰
    2.   上世纪一代老画家,王肇民先生,用他毕生精致的笔墨留下来精彩的文著与画作,给我们另一代人带来了新的深的光彩。王肇民先生的文采给近百年的历史添上了不可磨灭的光斑。历史也许不回头,但王肇民的艺术将永远回扩在我们的当代,以至未来。   他一生的诗文、画论、绘画,给我们留下了前无古人的精彩一绝。百年展翅,王肇民先生的艺术展现了另有的高度、宽度、与深度,留给了我们可以深思再深思的天地。也许有人还没有认识王肇民先生,那是因为王肇民先生一辈子不张扬。但是我相信天地悠悠,来日期期,王肇民先生的天地必将长留不息。千古艺术,千古光彩,闪闪百年又百年! 《诗》   王肇民 [详细...]
      2012/07/12 16:04:4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第四部分 山川有待 花木有约
    2.  我说画山水   画眼见的,好!画心想的,更好!   粗粗地画,好!粗中有细,更好!   用墨黑黑,好!黑到满满,更好!   黑中有眼,好!眼中有黑,更好!   近景宽宽,好!远景深深,更好!   高出低画,好!远处高画,更好!   慢慢稳稳,好!快快定定,更好!   宁可近情,好!不如笑笑,更好!   无山不美,无水不美,不知其美,何画之?   山水有势,知势者方知用笔!笔出之,境现矣!   知左右前后,浅浅也。知高低深浅,是方知之。   人各有一说,一说而已。自己有一实践,方是是也!   是第一,无意事。是惟一, [详细...]
      2012/07/12 16:02:3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第三部分 异域远思
    2.   在巴基斯坦,赤足是虔诚、崇敬的一种表达方式。据说,大地是母亲,惟有无时无刻用自己的手足紧贴母亲,才有生命的源泉。于是,在井台边,一双双带着脚铃的脚,溅着水珠,发出叮当的碎音。在刚刚翻犁过的地坎上,一双双巨大的脚掌,随着用力的脚趾,揉进了松软的土地。在高贵的地毯上,招呼客人的主人,仍然也是赤足。而在舞蹈中,更是在悠扬的鼓点伴奏下,时时由赤足踏出一串串美妙的铃声,再合着深情的歌唱,汇成了迷人的舞姿。   每当我翻开访巴速写本时,眼前就会浮现出这一双双无时无刻不紧贴着大地的脚的形象。我细细地想,为什么在卡拉奇艺术中心见到的美妙舞姿与到生活中井台去汲水的一个个少女是如此地节拍一致,节 [详细...]
      2012/07/12 16:01:2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第二部分 人生性与态
    2.   只画一张画,心中总相信千百个说法。画了百张画,只相信几十个说法。画了千张画,就只相信几个说法。画了上万张画,只剩下一个说法。画了千万张画,才有了半个说法。画了千千万万张画,大概就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个把说法。   就绘画而言,没有绘画形式的存在,就没有别的了。换句话说,没有绘画形式的运用,就没有了绘画。由此想来,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支研究绘画形式呢?——学习,从事绘画的人们啊!   说笔墨好,恐怕大致是指笔墨的“似”之外,竟有“不似”的妙处。正是这抽象的、不具象的所在,给视觉带来了持续的魅力,给欣赏带来了延伸性。看来,“抽象”、“不具象”不完全是麻雀之流的“四 [详细...]
      2012/07/12 16:00: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第一部分 作为现实的历史
    2.  我二十六岁的时候,投入了历史画的创作。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历史画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大家都以能投入历史画的创作而感到非常光荣,因此也很积极,尽自己的力量去投入创作。   我的这批历史画创作大概有五六件作品,前前后后投进去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倾注了我很大的精力和非常的热情。毕竟那时正值青春,那时自己那种激动的情绪可以想象。   投入历史画创作的七八年之后,我开始想不通,也不想懂,什么叫历史。我非常痛苦。我六十岁的时候,再一次地说我真的不懂,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历史画。   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感情,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把这批画拿出来展一展,看一看,希望大家都来看 [详细...]
      2012/07/12 15:57:5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林墉自述
    2. 林墉(1942----),广东省潮州市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画人物,十分兴趣。偶作花鸟,点缀而已。40岁前时有巨幅问世,多作历史画,自持有素描功夫。40岁后多作抒情小品,亦制人体画,自信唯美写实。一直想把水墨与重彩结合起来,一直想把前辈与外人的特长溶合起来,自己却是迷醉于线的张扬,更兼热恋色彩的组合。99年大病,无能为文,时而画画,略可胜任。60岁喜画山水,眼力不精不明矣。几十年来固守南粤潮汕,珠江两大平原溺于水乡海滩景色,未登名山、为涉高原。先前画暇爱书,看完即忘,偶然想起,写成文章,十有变成铅字的乐趣。画集文集40本有多,良师益友10人有多。平素懒写信怕电话喜聊天,凡 [详细...]
      2012/07/12 15:56:2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马跑着,那是我
    2. 母亲说我属马,又是娘娘诞那天出世,必是“阿妈”带来的,凭这缘份,怎么不有个好命水!所以年年“娘娘诞”,总是分外地欣欣然,面上光彩几分。又加之天天来门口叫卖通菜的老婆婆,见我就说这孩子将来有官做,更惹得母亲喜逐颜开,一直唠叨这祥瑞的祝愿。其实,娘娘那层关系是母亲一厢情愿,至今还未有落实。而卖菜婆婆的好话,本只为菜好卖。但,母亲竟一直都当真。想来,我的家一直三代都是单传,曾祖父只生祖父一男丁,清末最后一科中了个秀才,小城里也算个事,就进了金山书院谋个职,这之前,他年年在乡下设馆授童子课。只可惜壮年之际被瘟疫夺去生命。只留下父亲和二个姑姑。父亲幼孤失父,又碰上黄绿医生,把扭坏的足踝治跛了。跛了就只能 [详细...]
      2012/07/12 15:55:0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74(s)   7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