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风从草原来——孔维克走进内蒙古写生采风随笔
    2. 当地牧民群众前来观看孔维克院长与采风团画家写生创作 孔维克院长为牧民家庭题字送祝福:《幸福家庭》 按照全国政协2018年视察、考察、调研计划的安排,全国政协书画室于7月16日至 21日组织书画室委员到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新时代、新面貌、新作为——政协委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采风写生考察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带队,覃志刚、徐里、吴为山、范迪安、唐勇力、许钦松、尼玛泽仁、刘万鸣等画家组成的写生采风团,于7月16日晚 [详细...]
      2018/08/13 10:29: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画三绝
    2. 中国书画术语。有两个说法:一是诗、书、画都有很高的成就,称为“三绝”;二是《晋书·顾恺之本传》,称其具有“才绝、画绝、痴绝”。明清之际,也有把“画绝、书绝、才绝”称为三绝的。 1、六气 中国画术语。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提出:“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妇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苗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 2、六长 [详细...]
      2018/04/19 13:26:5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书画另有“暗功夫”
    2. 欲求事业有成,就得花工夫。然功夫有明暗之别,明功夫指和所做之事直接相关的专业训练或必要准备。如梨园艺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或应试学子“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懵”。书画中的临帖、素描、写生之类,就属明功夫。暗功夫指看似游离于自身主(专)业,或貌似非“专门化训练”,却间接对主(专)业多有裨益的旁通功夫。陆游晚年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诗人来说,诗外功夫也就是暗功夫。同样,书画艺术固然不可缺少明功夫,但和综合素养、知识结构、底气蓄积、气质养成密切相关的暗功夫,也决不可小觑。大师级人物皆在暗功夫下过大力气。 书画家成就的高低,最后比拼的,往往是暗功夫之深浅精粗。 [详细...]
      2018/04/19 13:24: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画小品不可随意
    2. 大凡小品,都要耐看、耐品、耐推敲。国画小品画从取材到构造、从形象到笔墨,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画写意,几笔下去,妙笔、败笔即见分晓、即能知道功力如何。所以说“小品”不小,大有乾坤,需要着重注意几下几个方面: 一、小品要有空白 画小品,一般说在构图上最好要有足够大的空白,看看宋代小品就知道了。布置物象时,空白的疏密大小形状位置都要讲究,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是王道。 为什么要有较大的空白呢?较大的空白一般都在衬托主题,给主题以充分的空间,而且空白和较密的部分对比还会形成某种节奏和疏朗效果。因为一般情况下清朗的构图会给人的眼睛以舒 [详细...]
      2018/04/19 13:22:5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画的“灵”气
    2. 中国画的“灵”气 谈到中国画的好坏,就看画中的气韵如何。在谢赫的“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就如同每个人的气质不同,画出来的画也不同。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才能气质的总和,表现在外部,形成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这种“风气韵度”在肖像画中必然是很重要的,而不仅仅要做到形似。 “气”,画家有度物取的认识力或审美水平,它便随着笔墨的运使而指导着创作全程,这个贯彻始终的“心”力或 [详细...]
      2018/04/19 13:00:5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一种翻译 多种投射
    2. 绘画作品《影子》令我产生了一些兴趣:影子——一个因遮挡光线而产生的投影,似乎不值得人们去关注也确实很少有人去留意,然而,田亚洲先生却热衷于描绘它,并且,艺术家通过画面让观者得到了多种可能性的解读……等等这些都是引起我兴趣的地方,同时我认为这也正是这个作品的价值所在。 首先,作品《影子》具备很多“自然”影子的特征——光线被遮挡,灰色、斑驳、晃动。站在作品前,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就是地上的树的投影,具象而真实。其次,《影子》蕴含了很强 [详细...]
      2018/04/02 14:38: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刘宇鹏对艺术的感悟
    2. 1:发现已知,探索未知。 ——刘宇鹏 2:学古人,师造化,写我心。 ——刘宇鹏 3:先画一股气,然后乱中求序。 ——刘宇鹏 4:积墨厚、深、透,神秘感自来。 ——刘宇鹏 5:艺术的过程是:闻道、知道、悟道、得道。技升道,技是技艺,道是哲理。 ——刘宇鹏 [详细...]
      2018/01/26 22:39:4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画迫切需要建立以中国价值观为核心的艺术批评体系
    2. 编者按: 近日,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的一篇直指当前美术界诸多时弊的颇有份量的理论文章,在国内数家一流媒体发表后,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篇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及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立足中西文化的比较,对近三十年来的美术现象进行分析,释疑解惑的好文章。这也是一篇重磅的美术批评的批评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在北京文艺座谈会及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让文艺界为之振奋。 [详细...]
      2018/01/25 17:42:2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孔维克谈《乡会图卷》
    2. 我觉得,在艺术上逐渐受人关注,是在于一个画家的艺术创作。一个艺术家基本功打扎实以后,要树立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使自己不断推出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品。只有你的作品受人关注了,你这个艺术家才会受人关注。像当时不少年轻人一样,我成名的平台主要是通过全国美展。那是80年代,画家出名的唯一平台就是全国美展,杂志、报纸还很少,像美术报这样的专业报还没有, 而且不像现在展览那么多,能参加展览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文革”后中国积聚了大量的绘画人 [详细...]
      2017/10/23 17:53: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孔维克和他的《公车上书》
    2. 30年前,孔维克创作的《公车上书》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荣获铜奖,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20年后,《公车上书》被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孔维克耗时3年,再次创作完成。这幅史诗性的巨幅画作甫一问世,便又一次在美术界引起强烈震撼。在历史人物题材创作上,孔维克无疑又获得了新的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背后,我们可曾知道孔维克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作,流下了多少苦涩的汗水?《书画名家》自本期始将连续报道有关《公车上书》的创作情况, [详细...]
      2017/10/23 17:49: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269(s)   7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