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查常平对话鲁明军
    2. 时间:2009年7月12日下午 地点:查常平工作室 整理:薛霜雨 查(查常平):我们今天在一起讨论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这几年艺术界不少批评家纷纷出版个人文集,作为专业杂志《批评家》也诞生了。通过对自己批评路径的反思,批评家开始反省当代艺术的根基究竟在哪里? 当代艺术的特征:往回看 鲁(鲁明军):査老师,首先我想还是先请您谈一谈这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给我们贡献了什么?或者说,它留给了我们什么? 查:好的。我从1997年开始从事批评,阅读过此前发表的大量评论文章。当时,我就想编一套当代艺术 [详细...]
      2010/07/07 14:46: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访金石书画家李立老先生
    2.  长沙西园北里幽长曲折的小巷内,有一幢二层高的普通小楼,陈砖旧瓦,窄梯低檐。然沿梯而上,门楣上“石屋”二字很快便给人以一种别样的意趣。   闻有访客至,正伏案而书的一位老者应声抬首。李立,这位以精湛的金石篆刻艺术而闻名东南亚的老艺术家果然如传闻一般平易近人,热情地招呼笔者坐下。   壁上,李老与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一张合影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自从大师仙去后,我每日便是在这张照片前寄托自己的追思之情。”年届八旬却依然耳聪目明的李老说。   李立外祖父家是湖南湘潭有名的书香门第,他从小便显现出不俗的艺术天 [详细...]
      2010/07/07 14:32:1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对中国女人心性的阐释——喻红专访
    2. 新视觉:喻红老师,您好。现在,您已经是很有声誉的女性艺术家。能对您开始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到现在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期吗? 喻红: 1988年毕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那时候画了很多我的同学、朋友,画他们那个年龄时代青春的焦虑和处境。这样的作品画了大约有四五年的时间,从1988年到1993年。这应该是最早的阶段。“目击成长”这个主题是从1999年开始创作的,这个主题创作了三年的时间,从1999年到2002年,同时这个主题还做了几个比较大的巡回展览。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她》系列。这个系列我主要表现的是女性题,画了很多不同身份的女性的处 [详细...]
      2010/07/07 11:44: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当代的美术馆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专访
    2. 记者:请您谈一下“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的情况。 王璜生:“景观”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社会学内容的表述方式,探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所共同构成的一种呈现或者叫景观的呈现。摄影也是能够直接去表达关注这样一些社会呈现,它也变成了一种内心的梳理。这种摄影的出现,因为它的关注和出发点是代表观念家的立场,去关注和去选择的。包括它的成像方式,排列方式、制作方式等等都是有一种艺术家的观念在里面。但同时它又兼具着一个在国际上、中国非常受重视的纪实摄影的特质。那么纪实摄影是比较关注社会现实的,直面于社会现实的。它有两个方面:它以观念为依 [详细...]
      2010/07/07 11:40: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个人经验的春城阳光——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与毛旭辉的对话
    2. 刘礼宾:“85美术新潮” 变成了历史,现在变成了回忆的对象,已经过去了20年,作为亲历者,怎么看那段历史? 毛旭辉:前段时间遇到吕澎,他说正在中国美院教书,他发现学生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化很不熟悉,对于“85美术新潮”也不了解,这是令他非常吃惊的一种现象。今天这个社会“消失”的太快,新东西进来了很多,进来得很快。空间好像是有限的,新东西很快把旧东西挤掉了,把历史也给挤掉了,这是很不平衡的一种现象。 刘:除此之外,对于“85美术新潮”还有一件 [详细...]
      2010/07/07 11:37: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抒写生命与神韵的情怀——与周韶华对话
    2. 时间:2007年元旦 地点:周韶华寓所 采访人:刘宇 采访背景:2007年1月12日,周韶华《77抒怀》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位著名画家于2006年底刚在北京主办的《荆楚狂歌》画展,节奏频率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刘宇(以下简称刘):我于去年11月份在北京参观过您的《荆楚狂歌》画展,它作为湖北文化周的重要内容,在当地引起轰动,在不到二个月时间您又在武汉主办大型画展,是什么力量使您有如此大的创造力。 周韶华:我去年77岁,俗话说“七上八下”,本命正巧碰上两个七字,不知是神使鬼差,还是 [详细...]
      2010/07/07 10:37:2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
    2. 在当今画坛享有盛名的张立辰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如同自己画风的姿肆雄浑、气格高迈,张立辰的性格也直率、豪爽。在一个中秋节的下午,我上门请画家回忆下放向阳湖的经历,并顺便阐述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他欣然答应,首先很干脆地概括了两句话:“干校三年,因祸得福。” 张立辰出生于1939年,26岁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师从艺术大师潘天寿,专攻大写意花鸟画。1970年5月,他所在的人民美术出版社集体奔赴咸宁干校。与大多数同事有所不同,张立辰是被押送着抵达二十五连的。原来在1969年岁末,他突然被工军宣队以“炮打江青&r [详细...]
      2010/07/07 10:09:4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与走向——张立辰访谈
    2. 采访人:王勇 王勇:现在中国画的发展非常普及而且形式多样,您对中国画的这种发展现状是如何认识呢? 张立辰: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不全然体现在普及与多样化方面,普及应是提高指导下的,要有深度。 现在有些所谓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中国画的精英品质的误解和伤害。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画为“墨戏”,把中国画当作一种游戏。其实古人讲“游于艺”是指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和艺术创作的状态,不是指艺术本身仅是玩玩而已。也有人认为中国画是技术,是绝招,国画表演成为时尚。还有人用中国画去简单的再现和临摹自然等等,这些认识都 [详细...]
      2010/07/07 10:07:5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生命与艺术的和谐交响——记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卢禹舜
    2. 文雅、内含,这是中国古典哲学、东方传统精神的最为基本的审美理想与行动准则,它是对文化的要求,更是对人的要求。所以,古之贤者大多温文尔雅,不激不厉,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卢禹舜生活在现在,并且精神中饱含中当代人的进取与开拓,但他身上却散发着古典的气质,儒雅、沉静、内含。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此种气质,他的精神与他的艺术才不断地超越,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16岁开始学画,22岁作品参加全国美展(第六届)引起强烈关注,26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9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1岁担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副院长,34岁担任哈 [详细...]
      2010/07/06 18:03:3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回归感性的艺术创造——卢禹舜的“俄罗斯、欧洲写生”
    2.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观众进入展厅期待的是什么?并非一味的名家,也非一味的新秀。他们期待的是:老面孔要有新变化,新面孔要有好作品。哪怕是些微的变化,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都会令他们满心欢喜。这是因为,对与一个大家所熟知并喜爱的艺术家,总会有一些新的期待。看到卢禹舜这组别开生面的新作(俄罗斯写生和欧洲写生),就是这样的感觉。它比我所期待的还要好,变化还要大。 1998年,我曾在欧洲访问考察两个月。卢禹舜笔下的欧洲,又重新把我带回到那些日子,那些回荡着教堂钟声的宁静日子,那些既古老又现代的感觉之中。到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树掩映中的建筑,作为生活环境所具有的秩序感,作为 [详细...]
      2010/07/06 17:58: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278(s)   7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