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素描石膏像:示范作品(3)
    2. 2010/01/23 10:54:4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石膏头像画法步骤
    2. 以形体结构的相互组合来认识所画的石膏形象,画准形体的透视关系,处理好头、颈、胸等的大的关系。   从明暗交界线入手,画出头像的明与暗的两大调子的关系。   加强各部位的形与结构的联系,通过具体的描绘使头像的形体更加的结实,特征更明显,同时着手描绘头像与背景的空间关系。   通过头像边缘线与明暗交界线的虚实处理,营造出物体的前后的空间关系和转折关系。要重点刻画头像的五官和明暗。使形体更加结实。 [详细...]
      2010/01/23 10:54:1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几何形体组合写生步骤(一)
    2. 1: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用概括的线条大致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透视及比例关系。注意构图不可顶出画外或过小!   2:从暗面入手,大体涂出暗面色调,需要强调前面物体的明暗交界线,背景不宜画得太多,太杂!   3:进一步调整各个物体结构的准确性,注意各个物体暗面不同的变化、灰面与暗面的衔接关系,背景要紧密结合物体进行描绘!   4:在调整大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物体在空间环境中的明暗虚实关系,强化体积感和质感的表现,注意细节的刻画要符合整体关系! [详细...]
      2010/01/23 10:53: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石膏头像素描学习中的常见错误有哪些
    2. 如果一个学习者,在经过了一段石膏头像的训练之后,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学习的效果不大,那他就应该认真地去查找一下原因了。 容易造成石膏头像素描出现错误的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出是:学习者没有在素描的几何体、静物阶段,解决好素描的基础问题,比如素描的起草问题、找关系问题等。当石膏头像训练中碰到这些问题时,他就更加难以应付。如果这类问题发生了,学习者最好是停止石膏头像的训练,选择较为简单的石膏五官像训练,作为解决基础问题的方法。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画者可以通过加强思考分析,采取较为理性的方法加以解决。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石膏头像学习中常见的错误。 (1)形体不准。 [详细...]
      2010/01/23 10:53: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雕塑的内部架子
    2. 1.圆雕头像架子(如图3—4) 这种架子有两种:一种是用60公分左右长的方木棒做芯棒,下端用短方木块在台面中心位置卡死钉牢即可;另一种是用角铁或水管做高约60公分左右长的芯棒,下端焊成“十”字架形角铁连接,并钻孔,以便用铁钉在台面的中心固定位置。由于金属对泥的附着能力差,所以一般在金属芯棒上还得绑上一根木棒,用棕绳缠好,这样,头像架就做好了,它要求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不左右和前后摇晃,结实牢固。 2.圆雕胸像架子   普通动态的胸像架子,用头像架子即可,只是再在上面绑上更长的芯棒,再用一根横木作肩,用木块把它钉成三 [详细...]
      2010/01/23 10:52:3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木雕鉴赏秘要
    2.   一、木雕源流 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至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拍板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椁板的阴刻,发展到产生立体圆雕工艺。如漆木鹿的造型既生动逼真,又简括凝练,各个部位与整体和谐;刀法爽洁、明快,确有难得的战国时期木雕工艺中立体圆雕的佳品。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在承袭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汉墓出土的动物木雕作品中,更可以了解到汉代木雕工艺发展的水平。动物作品有马、牛、狗等。这些四足动物造型生动,身长分别在14-55厘米之间,都是以分部制作粘合而成的办法雕制的。因为木材是由纤维细胞组成,而四 [详细...]
      2010/01/23 10:52:1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装饰雕塑的语言特征(一)
    2. 雕塑的感觉与度量关系: 体面的:光感、质感,肌理感;形体的: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扩张力、收缩力。 雕塑的语言是单纯与丰富的统一。它的单纯,体现在表现媒介的单纯性。通常,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材质单纯。它的丰富,体现在材质语言基础上的光影、轮廓、影象、动态、形体、色泽、肌理等的变幻莫测。 光影、轮廓、影像、动态、重心、形体、体量、色泽、肌理都是雕塑艺术的范畴,自然也是装饰雕塑的范畴。 一、装饰雕塑的光影、影像与轮廓 1.雕塑的光影与作用 (1)雕塑的光影 “光”或者说“光源”是自然 [详细...]
      2010/01/23 10:51:5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装饰雕塑的语言特征(二)
    2. 三、雕塑的材质、色泽与肌理 在雕塑语言中,材质的自然肌理、人工肌理、复合肌理等,是雕塑艺术语言的文辞海洋,成为丰富雕塑语言的词汇大典。同时,雕塑的材质、色泽、肌理是雕塑的“肌肤”,是触觉感受的出发点与源泉,成为深化雕塑艺术感染力的通道。 1.雕塑的材质与作用 从视觉角度看,雕塑材质与肌理,包括多方面:视觉、触觉及其它感觉,是一种复合感知。 (1)雕塑的材质与形式 1)一种原始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创作、设计、选择、制作,是物我相语,物我相知,物我相融的过程,它们之间的互动,完成了精神与物质的“置换”, [详细...]
      2010/01/23 10:51: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雕塑创作基础初探
    2. 一、明确目的 思路清晰 专业实习,传统教学上俗称“下乡体验生活”。今日说来,不免显得老土且不合时宜。但不管是何种称谓,也不管是去乡村还是城市,是近是远,都必须体验到“有感觉”的生活。因为太熟悉的生活未免缺乏热情,容易麻木,于是乎,同学们只要经济上允许,便会舍近求远,甚至舍本逐末,跑遍天涯海角,去寻求新鲜刺激的生活,去感悟深邃的哲理人生。从长远角度看,潜移默化地体验生活,对将来从事艺术工作的学子而言,是合理且必不可少的。但,就构图课而言,专业实习的目的还在于“学会和解决雕塑创作中的A、B、 C”,即用专业的 [详细...]
      2010/01/23 10:51:2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强化雕塑教学的设计观念
    2. 雕塑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东西方都产生了无数不朽的名作。长久以来,用具像手法创作的样式占据了历史的主要篇章,成就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多个时期雕塑艺术的辉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更是将其推向极致,使后世的雕塑家不得不改弦易辙,挖空心思去另辟蹊径,甚至米氏晚年也致力于雕塑语言的种种新探试。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家贝尼尼细腻逼真地塑造物象,同时也追求整体布局的动态化和不稳定性,强调雕塑与建筑、绘画、灯光以及材料的综合运用。在尊重物象的基础之上,十九世纪的法国雕塑家罗丹强化激情引发,使手迹、刀痕、光影等充满材料特性与人性特征的形式语言益于整个雕塑形体。面对前人闪烁的艺术光芒,随着材料产业的发 [详细...]
      2010/01/23 10:51: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242(s)   7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