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欣赏书法
    2.   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欣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较深入的欣赏书法,得有两把刷子──「历史的刷子」与「书法的刷子」。历史的刷子包含了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书法的刷子则包含了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      知晓古今之书法演变──书法史:   想想,书法演变是有前因后果的。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所看到的文字,五千年的岁月展露无疑。欣赏时如果不清书法史,而将隶书与草书、楷书相比──比哪一种好看──就有如一部历史电影中张飞与岳飞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中,大煞风景!   知晓古今之书法家背景──历史:   你可曾知道, [详细...]
      2010/01/23 16:14: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什么是书法艺术
    2.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可以说是智测无涯,法固不定,具以风神气者为居上,奸于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奥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当然书法虽然含有抒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如离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点线的本质而进行 [详细...]
      2010/01/23 16:14: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读帖三式:欣赏•分析•记忆
    2.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清·李瑞清《玉梅花盦·书断》)。当然碑帖也属于书的范畴。像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赤壁赋》等法帖,这些不但是书法艺术的不朽之作,而且也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   学书临帖固然重要,但读帖则能提高我们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和修养。清蒋骥《续书法论·临古》中亦曰:“即此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念此,而徒求形式,则不足与论书。”当然,学书者“读帖”不光是领略其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书法的角度去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 [详细...]
      2010/01/23 16:13:2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书画作品用印谈
    2.  在我国,书法绘画作者作品完成之后,都要或多或少在作品上钤盖几枚印章,尤其是近代书画家,几乎人人都有不少印章。在人们心目中,甚至已到无章不成书,无章不成画的地步了。小小印章,尤其是闲文印,虽是方寸之地,但往往成了书画作者们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通过用印,作者不仅可以表达艺术观点,展示襟怀,道出身世,记时记事,还可以调整字画作品的结构,增强结构感,给作品平添意趣。    书画作品用印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大小适中。要视作品尺幅和字画的大小选用印章,一般情况下,作品较大印章也要大些,但切记落款处的印章不能大于落款字的三分之二,否则会给人沉重下坠的感觉。二是位置适当,书画作品上的印章有随款印 [详细...]
      2010/01/23 16:13: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书法欣赏的方法
    2.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 [详细...]
      2010/01/23 16:12: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行书概论
    2.   行书差不多与草书同时产生,早期的行书,是草行掺杂,行书发展为成熟而独立的书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作出了杰出贡献。   史称小王“创非草非真的新体”,就是指的行书。如传世二王墨迹、摹本,以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行书的典范。行书介于楷草之间,近楷者称“行楷”,近草者称“行草”行书虽有自己的特点,但可变性很大,如用诗歌比拟,则楷书是律诗,草书是古风,行书就是绝句了。有人主张行书不必学,有楷书和草书的根底,自然就能写好行书。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无偏颇之处,因为行书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   行书 [详细...]
      2010/01/23 16:12:3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王羲之《兰亭序》的基本风格
    2.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基本风格,历来都有定评。虽说象《兰亭序》这样的剧迹其可靠程度尚有疑问,但对大王书风的继往开来之功,却是无人能予以否定的。《兰亭序》在真伪方面的争执,并不影响它是一本极优秀的学习范本,学习行书以它作为门径颇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 《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 [详细...]
      2010/01/23 16:12:1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兰亭序》的用笔分析
    2.   作品的用笔方法直接决定风格的大致导向。学书者对此应该加以特别注意。我们在《兰亭序》中发现用笔上的两个特征:一是笔画的跳荡另一是线形的多变。因此,强调提按动作的明确性与准确性,成为临摹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乎拖与直画是绝对与之南辕北辙的。 以“映(暎同映)带左右”四字为例(图一)。 映字中曲“央”的横折竖一画,按正常写法应是先顿后再行笔,但在《兰亭序》中这一画开头的一顿变成了带笔,而顿笔却被移到折的部位 “左”字的末笔一横是一个很明显的从轻到重、从带到顿的渐进过程,顿挫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右&rdq [详细...]
      2010/01/23 16:11:3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兰亭序》的结构特征
    2. 从结构造型角度来看《兰亭序》,则它的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的特征是一日了然的。 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式楷书当然微不足道,就是行书或行楷,也有许多僵滞板结之作,缺乏生命力,缺乏姿态。赵孟頫临王的功底是前所未有的登峰造极,但他自书的如《胆巴碑》等碑帖却很是平庸,以它作为《兰亭序》的参照系倒是颇能看出其中端倪来。 以“惠风和畅”四字为例(见图)。 “惠”字的头部向左倾斜和“心”字向右下角下沉几乎造成一种结构之间的错位,各部分之间的中轴由垂直变成了倾斜。而“风”字则利用横画 [详细...]
      2010/01/23 16:11:1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怎样制作仿古纸和仿古绢?
    2. (1)可以用国画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较大的容器中调和,用排笔或板刷蘸取上层色水(把下层颗粒粗的颜料滤掉)在纸或绢上刷匀,一遍不成可刷两次,即可染成仿古画颜色。 (2)以红茶适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红褐色时,根据色调的需要调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3)过锰酸钾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呈小颗粒状,加水溶解后是紫色,涂在纸上呈褐色。应注意这种溶液不宜太浓,太浓会使纸的质地变脆。 [详细...]
      2010/01/23 16:07:3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