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写意画用笔技法
    2. 1.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1) 笔意 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象,以象达意。笔意是用笔之总要,无意之笔是死笔。历代画家创造的艺术,所以能激动人心,主要是画家在笔墨技巧中融进了激情和意趣。 (2) 笔力 就是运笔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笔的力度感有两种内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所谓“力透纸背”、 [详细...]
      2010/07/15 11:54: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画用色技法
    2. 着色方法    着色   着色的火候是在用笔墨完成基本造型以后,清代画家沈宗春曾说:"盖画以骨干为主,骨干只须从笔墨写出,笔墨有神,则未设色之前,天然有一种应得之色……"。但着色也不可忽视,染的辅助作用很大,染可以把笔和墨没有连贯的气势连贯起来。人物手面通过染而显现出男女肌肤的颜色,以及年龄的老少,清代沈宗春《芥舟学画输分析"人之颜色,由少及老,随时而易,婴孩之时,肌嫩理细色泽晶莹,当略现粉光。…要如花朵初放之色,盛年之际,气足血旺骨骼隆起,……要有光华发越之象… [详细...]
      2010/07/15 11:53: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工笔是哪种绘画形式的技法
    2.  与之工笔相对应的是写意。工笔画法出现较早。远在魏晋时期就被画家采用,并成为主要的或唯一的表现技法。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就是用工笔画法创作的。隋唐至五代两宋,工笔画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达到了成熟。工笔作为一种绘画技法,一般是在经矾水加工过的熟宣纸或熟绢上,用工细流畅的墨线勾勒出所画物象的轮廓,也称白描稿,然后用淡墨或色晕染出物象的阴阳向背,在此基础上染一层底色,一般是石绿用赭石作底色,石青用花青作底色,等等,底色染好后可正式上色。因设色重轻、浓淡、厚薄的不同,工笔又分为工笔重彩和工笔淡彩。不管是淡墨晕染,或是染底色、正式上色,都要在每着一笔墨或色后,用含有清水的毛笔晕染一 [详细...]
      2010/07/15 11:53: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如何在最精彩的光照下拍摄
    2.  在一天的时间之中,天空有两次出现奇妙的景像。黎明和黄昏时分的那种冷色的蓝紫色调与金色日光相配合,天空呈现出光彩夺目,同时也是极微妙的色彩。因此,最美丽的自然色彩恰恰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即是太阳接近地平线的那几分钟。在这个短暂的精彩光照时刻,金色的阳光映照着景物,并强调出它的形状和质感。这种光线的照明效果是与其他时刻所不同的。   这个精彩的光照时刻是很短暂的,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不将它错过了。你若在黎明时稍一迟误,就会让太阳升起地平线,也就错过了这美妙的瞬间。在临近傍晚时,假如你事情繁忙而又不等待到太阳缓缓地接近地平线,你也就再次错过自然光最为美妙的时刻。   假如你有耐心等 [详细...]
      2010/07/14 10:45: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如何拍摄中国古典园林
    2.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以小见大,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于一园,“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移步换景,变化出无数景观,被世界各国有关人士推崇备至。但是,许多古典园林占地都较小,对摄影来说,往往不易拍好。一般,拍摄时宜注意以下方面。   了解主要景观 大凡古典园林,都按主景的分布情况,分成若干景观,构成园中景物最精采的部分。拍摄前,如能事先予以了解和观察,将会大大提高拍摄时的成功率。观察时,宜同时考虑到拍摄地点和光线的照射角度,“安排某一景点的拍摄时间。如不能事先观察,也宜先看一下园林的游览路线图,以免丧失主要的美景 [详细...]
      2010/07/14 10:44: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浅谈硬笔书法的学习方法
    2. 我们无论学习什么都应当讲求科学的方法,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道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本身的特点和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学习硬笔书法亦然也。由于硬笔书法应用广泛,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种类不过才二十余年,因此,其理论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多照搬传统的毛笔书法的理论,这也是非常正确的。然而,传统的毛笔书法理论固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因书写工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其不能完全指导硬笔书法的学习与创作。硬笔书法若要发展、繁荣,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吸收传统书法理论的营养,确立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详细...]
      2010/07/14 10:43: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一) 周毛新
    2. 金 文 概 述 “金文”又叫“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刻在各种青铜器上的铭文。它有凹凸之分,一般来讲,凹的阴文称“款”;凸的阳文叫“识”,所以,金文又可称“钟鼎款识”。 “金文”属于“古文字”,它始于夏,历经殷商,盛行于西周,是篆书中时空跨度长、存世数量多、书风最突出的一大系列。如果说,夏禹收九州进贡来的金属铸成了九个大鼎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结束,青铜器时代的诞生。那么,在以后的一 [详细...]
      2010/07/14 10:42:2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二) 周毛新
    2. 《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782年)的作品,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该铭有文8行,共111字,内容记载周宣王十二年北伐 得胜而归,虢季子白因斩获颇丰而受赏铸器之事。该铭字体精美、线条圆劲、布局平稳,观之令人神清目爽,为西周金文中不可得的佳品。 金文发展到西周晚期,是大篆最稳定、最成熟的形态。尽管周王室无力抑或是其他原因还不可能对文字进行规范,但实际上金文中那种形体端庄工稳、笔势纯熟圆润的一路铭文,无形中已被视为周王室的“标准字体”了。而在这类铭文中,《虢季子白盘铭》无疑是一篇优秀的代 [详细...]
      2010/07/14 10:42:0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三)—— 周毛新
    2. 《墙盘》为西周中期恭王时期的作品,盘高16.2厘米、深8.6厘米、口径47.3厘米,铭文在腹内底部,有18行,共284字。该盘为当时微氏家族中名叫“墙”的为纪念其先祖而制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故又称《史墙盘。》 《墙盘铭》点画圆匀、粗细相近,肥笔重团消失,装饰意味明显弱化,体现出明显的“书写化”倾向;结字端庄工稳,意态典雅,体态遒美清丽;章法纵横成象、行列疏朗分明,加之字数较多且字口清晰,故历来被视为学习篆书的优秀范本。 临习该铭应当如何把握呢?我以为首先还是笔法。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笔法”实 [详细...]
      2010/07/14 10:41:0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魏碑的临摹与创作
    2. 魏碑在历史上曾一度被遗忘,清代出现了一批碑学大家,但他们的最大成就在汉隶而不在魏碑,清代人在魏碑理论上的建树是不错的,可是在实践上出让人满意成的不多,和隶书篆书比起来说根本比不上,成就最高的是赵之谦、李瑞清和张裕钊等人,他们对魏碑的发掘的深度还存在着问题,比如赵之谦应该是成就最高的人,他的成就主要在碑帖融合,纯碑还没有达到人们对他评价的高度,清道人更不用说完全是模式,张裕钊同样也存在着模式化的问题,技术含量偏低,艺术表现力比较单调,这样的探索就不能认为是纵向发展了。回头来看魏碑这个领域是一个复框。当代魏碑大家孙伯翔的成就极高,他的成就远远超过清人,我之所以学写魏碑就是在 孙 先生的诱惑下学习 [详细...]
      2010/07/14 10:37: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