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大写意花鸟画最杰出的代表 《笔墨张立辰》学术研讨会(之十一)阳刚之气中含有“小红低唱我吹箫”的秀美
作者:核实中..2011-10-13 10:55:34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我听了各位的发言,感觉非常好。在和张立辰这么多年的接触当中,对他了解很多,现在我针对刚才各位的发言,做一些补充。
第一,张立辰有扎实的笔墨基本功和深厚的功力,这点很重要。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最后取得成绩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起步阶段,但这一点很重要。任何一个艺术大师、艺术大家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而基本功都是有规范的。像京剧一样,有行腔,有各种动作,有各种层次的要求。对张立辰的中国画来说就是打好第一步。这个就离不开潘天寿的教学体系。潘天寿的教学体系主要是两点,一个是对中国画的评判,他注重的是格调,是气韵,是品位,是书卷气。张立辰在潘天寿的教学体系下学习,先入为主,非常重要。第二个是潘天寿的教学体系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特别重视规范化的训练。比如说花鸟科,首先要临摹有技术造诣的老先生的泛本,怎么起笔,怎么收笔,从这一点开始。二年级开始画工笔,三年级连工加写,到四五年级的时候就教大写意,是循序渐进的,从扎实的基本功,从规范的标准要求,一步一步地开始往下发展。我觉得张立辰没有走斜路,没有走弯路,一步步地从规范开始的。潘天寿的艺术教育体系,和他本人的成长历程,和他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是密不可分的。潘天寿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但因为天赋过人,从小一下笔就有一种霸气的风格,他是先有了个人风格,然后再补的基本功。到40岁以后的作品是比较完美的,前面的作品光有那种气势,光有那种强悍,但笔墨不过关。他正是因为走了这样的弯路,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就避免走这样的弯路,就从规范的基本功开始。都讲临摹,其实临摹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的要求,还是对中国画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是对文化精神的全面把握,都是包含在临摹内容当中的。我觉得张立辰是从潘天寿的教学体系里面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才具有了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
第二,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勤学苦练,才有了这样的功力。中国艺术,中国绘画,除了规范的要求以外,除了层次以外,还很讲究功力。很多人提到吴冠中先生,他就缺少这一点,他缺少中国画用笔的规范要求,线条是肤浅的,轻飘的,没有书法的功力,所以不耐看。刚才李树声先生讲了中国画和水墨画要绝对分开,水墨画可以当作黑白水彩来画,而中国画就不一样了,是在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画的基础是书法,而不是造型。我觉得这一点在浙江美院潘天寿的教学体系中很清楚。我们看张立辰的笔墨成就,从开始就离不开中国画的规范训练和天长日久的基本功积累,形成的深厚功力,一下笔就不一样。所以这一点非常清楚。
第三,从和张立辰的接触当中,我发现张立辰的画作,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有特别饱满的热情,强调用激情来画画。就如同李可染先生讲的那样,我们绘画的时候就像狮子过江,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将激情和灵感爆发出来。所以他的画才感动人。如果自己都感动不了,那怎么感动别人。感动别人就是靠感情,靠激情。张立辰的画就是将激情全力以赴地集中在笔尖上,所以那种张扬奔放的个性才表现出来。韩国亚洲美术馆的馆长就讲张立辰的画,似乎有一团燃烧的火,进了展厅以后有一种生气,一种张力,一种震撼的激情。所以这是有感而发。
第四,张立辰的画大气磅礴,气势恢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的画风中很重要的一面,就是既有雄浑厚重的一面,也有空灵秀丽的一面,阳刚之气中含有“小红低唱我吹箫”的秀美。这样就满足了艺术修养,感觉很完美,所以在画中就禁得起推敲。
第五,个性鲜明。一张画是一个人的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作品,就知道这个人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修养。这一点继承了潘天寿的理性。我们看他画的苔点,点多大,是虚是实,在什么位置,他都要苦心地推敲、经营,他的奔放都是经营来的,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是没有把握的。无论是大片的泼墨,还是一根细的线条,他都是经过细心的推敲梳理,经过苦心经营的。
我最后的结论是,潘老教学教了一辈子,40年代有几位老先生都是学他表皮的,只是学到他的表面的面貌风格,都被历史遗忘了。解放以后教了一代人,我觉得张立辰是潘天寿教学体系的杰出人物,是最能体现潘天寿花鸟画教学结果的杰出代表。在65届之前毕业那么多的花鸟画班学生,65届以后也毕业了很多,有几个成为人才,有几个出头的呢。潘天寿教了一辈子的学,有几个学生能够站得住的,立得住的,张立辰是其中一个。张立辰的基础是在浙江美院打的,到了中央美院以后,李可染,许邻庐等先生也给他很大的影响,但是根本还是潘天寿先生。潘天寿先生的艺术衣钵,在张立辰身上是体现最完美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