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庆成的雕塑艺术

      作者:核实中..2011-10-10 09:23:05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于庆成和我相识大概有二十来年了,那是80年代之初,天津艺术馆的王永杨君告诉我说,他们在蓟县盘山搞了一个民间雕塑艺术的“点”,希望我去看看。我拖来拖去,终于去了,看到在一座破庙里,有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正在专心致致的捏小泥人。有一位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淳朴敦厚得像乡村小学的教师模样,满手是泥,走出来诚挚地表示欢迎指导云云,他就是于庆成。孩子们的努力令我鼓舞,而于庆成的雕塑使人吃惊,觉得闻到了一股诚朴清香的泥土气息,完全不是我在学院时所能接触到的,从此就开始了我们的交往,来往多了,了解到他小时候是个放羊娃,后来上学了也没有几年,完全是自学成材。由于整天和泥土打交道,不知怎么就喜欢上捏泥人。他干什么都上心,日积月累,竟捏得有鼻子有眼,十分生动,在当地就小有了名气。

          一个人一辈子总会有“机缘”,刚好热心搞群众艺术的王永扬君发现了他,感动之余让他进了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了两年,幸运的是他并没有留在学院而是回到了农村,幸运的是在两年中他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众多世界名作,但却没有只学大师们的皮毛,而是学了大师们对艺术的诚挚,闷声不响地在自己的土地里扎下根去。而尤其幸运的是,他看到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却并没有去仿古,而是吸取了我国最重要的艺术原则“写意”,这就是使他不拘泥于解剖和比例(这在当时是我特别提倡的)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为主导,将一切都建立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之上。

          他有一位贤慧能干的妻子姜秀英(盘山中学的教师),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探索。她是他所有创作的第一位欣赏者和批评者。于是,庆成在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上甩开了膀子大步前进。先是纯属自己创作,后来开始烧陶,这样就更拓展了泥塑的路子,他愈益熟悉泥土的特性,他在北方多沙的泥土中发掘出一种特殊的美,一种风沙干裂的美,他充分体会到正是北方的农民几乎要在满天风沙中搏斗了大半年,大地龟裂了,但扔挤出禾苗。人也一样,农村人一到中年就已经一脸褶子,手脚皱纹中呈现了另一种美,一种坚强的美,辛勤的美,一种远胜玩弄光鲜平滑的美,一种无限深沉的美,这种深沉的美正通过“老丑”而呈现。河北的老太太在夏天都有光脊梁的习惯,乳房早已干瘪,鸡皮鹤发应该说无美可言,可是老汉却正在给她簪 上一朵小花。如果说罗丹的《老妓女》引起人们对青春消逝的哀伤,那么,庆成的这个“干裂”系列列更能发人深思,我想观众都会发出温馨的微笑。这个系列中表现了很多破棉袄,以我自己而论,我最怕破棉袄,“圆骨隆东”,分面都麻烦,每一皱褶都做又琐碎不堪,庆成却使用他的“干裂”技巧,一挥而就,轻松自然,有似天成。做破棉袄不算什么大技巧,用干裂的泥土,也不算什么大发明,而且泥土生裂现象也实在平凡得很,我认为可贵的是他的“发现”,他能从偶然的“干裂”现象中发现“美”,他能以此来概括北方的农民,他能比腐朽为神奇。

          庆成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他有和“干裂”系列截然相反的“大河”系列,有陶罐和建筑居民融成一气的系列等等,可以肯定,随着更广泛地接触世界,他必将产生层出不穷的“系列”。我还是用一句早给庆成写过的话:“凡是在自己土地上生根的艺术必将自立于天地之间”。

          艺术家简历:

          于庆成,男,天津市蓟县人。1944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1988年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2年在北京革命博物馆,1995年在美国驻华使馆,1996年在加拿大驻华使馆,1998年5月在天津日报社,7月在青岛博物馆,8月在中国美术馆分别举办过个展。1998年6月和11月分别参加了“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和“97盼盼杯国际民间手工艺艺术周”。1994年盘山石趣园成立了“庆成艺术馆”。1998年5月出版《于庆成泥塑艺术》画册。作品《红头绳》、《庄头》、《一天天》等三组作品被文化部收藏,《悄悄话》被拳王阿里收藏。
        Processed in 0.07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