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墨写出的诗情

      作者:核实中..2013-07-31 18:06:08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采风总是让人兴奋不已的事。在新春这个美好的季节,由一批艺术家组成“中国美术名家印度、斯里兰卡采风团”由北京出发,我和王绪阳先生便相识在这心旷神怡的旅途中。

           在这之前,我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在采风活动期间却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特别是他谦和、平实的关容让我经久不忘。分别时,他送我一本画集,通过画集我才更深一层地认识了这位兄长的艺术。其实,对他的作品我并不陌生,像《小米加步枪》、《中流砥柱》、《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蓝色田野》、《岁月如歌》等优秀作品我早就读过,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惜我没有记住王绪阳这个看似普通却又颇有份量的名字,我只知道这是一位东北画家,却不知他是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大概他太不张扬,太不注意对自己的宣传,太不注意时下的“包装”。当然,这与我孤陋寡闻也大有关联。

           印度一别,彼此都忙,少了联系。几天前突然接到他的来信,信中是一组印度采风归来创作作品照片,这些作品,清新质朴,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流露出多姿多彩的印度风情,让人激动不已。透过作品,又再现了一路欢歌,一路诗情”的印度之行。特别是欣赏到《盂加拉湾的风》、《珍贵的水》、《北京的朋友,欢迎您》、《阿拉伯海的中国网》队及《风和日丽》、《开心对话》等作品时仿佛使人又回到了印度那片令人难忘的净土,仿佛又置身于无数善良、纯朴而又友好的交流之中。令人奇怪的是,在旅选中我很少发现他的身影,除了上下车、用餐,几乎就看不到他。先前还以为是他年岁偏大,好静,不爱和我们一同去凄热闹,所以这一群摄影发烧友交流、抓拍、和收集资料时没有人叫他,甚至还有人误认为他是搞理论的,以为他冷静有余,冲劲不足,可读了这些作品却让人感受到他过人的聪慧和目光的睿智,这是摄影镜头无法替代的深刻,也是一般

        艺术难以具备的可贵素质,仿佛他比我们多了一双眼睛,仿佛他比我们更善于动脑、动手,于是才有了这一组组如春风扑面的佳作。

           贲庆余先生曾在文章中介绍过这位艺术家坚持现实主义探索,坚持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并生动地记述了绪阳为了画《兴安岭风雪》深入到渺无人迹大雪封山的加格达奇实地体验。画北大荒人,他去了完达山脉下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深入生活。为了画好矿工,他在抚顺一个月内下井廿余次…如今,七十多岁高龄的他,依旧保持着这种旺盛的创作精力和良好的创作心态去讴歌自然,讴歌人生,用中国画这种既古老而又年青的笔墨去增进友谊,去描绘世界,这种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一位与我们同行的画家看了他的作品后更是感叹,因为这些场景他也见过,也激动过,可当离开了那让人动情的异国风情后,繁琐的事务淡化了他的创作冲动,最后只有沉缅于回忆。我,也是如此,细想起来真有些汗颜。

           于是,我想对朋友们说:学学绪阳兄长的执着与勤奋,只要辛勤耕耘,那么收获的不仅仅是金灿灿的谷穗,也许还有艺术人生更隽永的风景

           二00六年夏月于川西古龙泉镇



        Processed in 0.06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