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绣之星——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雪英

      作者:核实中..2010-08-18 12:02:17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在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用这句话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雪英的写照是最恰当不过的。被誉为"苏绣之星"的蒋雪英女士,无论是在艺术的创新,还是对绣工的培养,以及在绣品市场的开拓等方面,都足以证明她是我国刺绣历史银河中的一颗明星。
          一

          一方水养一方人。1933年10月10日,蒋雪英出生于吴县胥口蒋墩村一工匠家庭。胥口历来是苏绣的重点产区,蒋墩更是家家设绷,人人操针。蒋雪英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从小就喜爱上了刺绣,与刺绣结下了不解之迷。
          蒋雪英走上刺绣之路,比别人要困难得多。她出身于乡野,文化仅有小学程度,刺绣是从婶婶、堂姐处学来的。那时她还在读书,有空就去隔壁,坐在绷旁,先替她们穿针引线、劈线、理乱线,博得她们好感,然后与她们同绷帮绣些树干、山石之类的简单活,针法只会"齐针",速度也慢,只是玩玩而已。
          她独立刺绣是从14岁那年开始的。那时要拿块"生活"(当时妇女对承绣商发加工绣料活的俗称)也非易事。像专跑胥口一带的承绣商,发"生活"都有自己的老户头,为了向苏州绣庄顺利交货,他们哪肯轻易信任一个毛丫头。她的第一块"生活",只能通过堂姐转手。谁知,她初次上绷(就是将空白的缎料上在2根木棍加2根横撑板组成的绷架上,是刺绣的预备工序)就将缎面上"欠"了,结果是半个月的工夫白辛苦。看看花绣得不差,一下绷,那缎面就七皱八缩,整个图案就变了形,而且绣的线条也是弓的弓,紧的紧,绣成的花成了一团乱线。她只能含泪用剪刀全拆了。后来,她终于在婶婶手把手的教授下,学会了这道工序。她学刺绣也有长处,就是在小学中学过图画,懂得些色彩知识,配色吃的准;她不去山上割茅柴、割羊草之类,手指总是保持白嫩光滑。劈线能达五丝之细,绣出的图案"线光亮"鲜明。这两点,实际上就是城镇绣女比乡村绣女的高明之处,再加上她勤奋吃苦,一年后,她在村坊上就脱颖而出。
          1954年12月,蒋雪英21岁,终于踏进了可称"苏州刺绣专家的摇篮"的刺绣学习班。那是由苏州文联样品工场(也称刺绣小组)、吴县合作总社和苏州土产公司三家联合举办的。刺绣教师是朱凤、傅元忠,绘画教师聘请师院副教授张云和、名画家张晋担任,刺绣史请博物馆专家徐法秋讲授,临时讲学的则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程尚仁(色彩学)、全国美术家协会邱女士(服饰),可谓一时之盛。她参加的已是第三期,学员来自苏州、吴县十余个乡,近80人。时间虽只有两个多月,但因采取集中食宿的办法,晚上也可利用,所以学习进度很快。学习班的主要课程是传授朱凤首创的"散套"针,那是一种集合散针、套针之长的新型针法,其意义可说与沈寿的"仿真"绣一样,突破了原套针、抢针"排比其线、密接其针"的束缚,使银针在此期间,较多地接受朱凤的"面批"和指点,技艺上进步比较快。
          1956年,一次机遇悄悄垂临蒋雪英。那年,全国手工业联社准备去伦敦兴办展览会,要苏州物色绣工去作现场表演。条件是:一为党员;二有高中文化;三会画会绣。符合这些条件者,当时可说是凤毛麟角。蒋雪英在名单中,有关领导特意把她调上来,送入文联样品工场改组的刺绣工艺生产合作社(已迁史家巷),作重点培养,由老艺人李娥瑛专门帮教。她那时虽学会了散针套,但只做过教材上的图案,显然需要提高。于是她学绣猫、山茶花、寿带鸟等。她进步很快,那幅《寿带鸟》还得了二等奖。后来出国的事,由于多种原因而而没有去成,但她并不介意,依然积极工作。组建中共刺绣、宋锦联合支部时,她当选为第一任书记。
          1957年,工艺社迁至景德镇还秀山庄,改称市手工业联社刺绣工艺研究室(后又改称所)。党组织同时改组,蒋雪英任团支部书记,具体工作为保管员。她能上能下,毫无情绪。她更没有脱离生产,兼任实验工场副主任,有空就埋头绣绷,反复研究各种针法、绣法。这段时间,她虽无作品问世,实际上却进行了绣艺的一次深造。
          在刺绣工艺研究所工作期间,她勇挑重任,不计名利,不辞辛劳,两次为培养苏绣人才而呕心沥血。一次是1960年8月至11月,担任南京美术学院实习生辅导班教师。一次是1961年至1966年间,担任刺绣专修班(中技)副主任兼刺绣教师,专修班可谓人才辈出,陈彩仙、张美芳等先后成名成家。
          1966年,蒋雪英回到胥口刺绣站。

          二

          在日本,妇女无论贵贱,历来都喜欢刺绣,尤以在自己的民族--和服、腰带上绣上几朵中国花卉为荣。中日的交流因历史的原因,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现在日本人正在黄海彼岸向我们招手。惜乎,这样的大好商机,当时的中国绣厂还不知道,只知道向香港寻觅商机。1972年9月,吴县刺绣厂的党支书记宋仁杰,成了蒋雪英的第三个伯乐,她被挑选上来,委以"创作设计组组长"的重任,负责"出国展品和精品"的研究。她不负众望,指导组员精心绣制了2幅赴香港的展品,那是2幅以国画为蓝本的挂屏,一幅是《荷香鸭肥》,一幅是《梅花欢喜满天雪》,赢得了外国商人的喝彩。
          对吴县刺绣事业来说,正用得上两句古谚:"有心栽花化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蒋雪英呕心沥血的力作,并未使寄予厚望的精品绣"发"起来,而一次无意的试样,却带来了大面积的丰收。事情是这样的:1973年,她去上海外贸公司洽谈"台布"生产。当时,台布订货明显不足,经办同志要她做"和服"来填补缺口,并说已有南通、扬州、苏州在试样,你们吴县可作为第四家参加竞争。她想了一想,感到"只要外边有销路,管他生产什么都行!"便一口答应了下来。现在看来,她朴实的想法,正是对束缚生产力的计划经济的大胆突破。任何新生事物都要受到旧习惯的阻挠,她提出要对"和服"试样的想法,遭到许多业务干部的反对,当时的理由拿到现在来看,是十分可笑的。"绣制'和服',一件一个花样,不如绣制'台布',成千上万只需一个花样。""做'东洋衣'(和服的旧称)是自找麻烦,过去吃的苦头还少吗?quot;她力排众议,独立支撑,从确定色彩、估工报价到安排生产,都由她一人完成。夜以继日,开动脑筋。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和服样品亮丽鲜明,效果极佳,在四方争夺中取胜,以70%的选中率,一举夺得外贸订货。
          和服打入日本市场,想站稳脚跟和夺取份额,这比在室内试制"样品"艰难得多。"商场如战场",情况复杂而千变万化,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日本的和服,向尤高、中、低之分。如新娘的"礼服"和参加婚礼者穿的"中振袖"、"留袖",属高档品;访亲问友穿的"访问者",属中高档;接待家人和外出游览穿的"付下",属低档品。和服的色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对象,也都有不同的要求。如东京喜欢淡雅;关西地区偏爱鲜艳、富丽;中年人喜欢茶色、灰色、杏色,而年轻人偏重白色、牙红、淡绿。通过几次东渡取经,蒋雪英在"散套"基础上,综合运用传统的"盘金"、"打籽"。还借鉴日本的"管绣"、"辟练绣",丰富绣面,以扬我之长,使和服销路逐年上升,而平时生产的台布,销路却一落千丈。

          三

          为开拓商机,蒋雪英东渡日本达30次之多。沈寿在1904年也曾为刺绣东渡考察过,但她开拓的是眼界而不是商机。当然,蒋雪英的成功,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她对刺绣事业的贡献,除了借鉴绣艺,主要是开拓商机。从1977年开始,她几乎年年东渡,足迹遍及日本四岛,所办的展览会称为"蒋雪英的世界",所绣的和服、腰带称为"蒋氏刺绣",她本人则被誉为"人间精英"。
          随着时代的发展,苏绣和服在日本声誉鹊起。最值得载入苏绣历史的是,一件"狮子留袖"获得日本国"公主"的青睐,一件"金谷寺"由影星高峰秀子穿了摄影。著名影星由三口百惠的结婚礼服、日本国皇后的真金线绣"仙鹤留袖",都是由吴县刺绣厂定制而成的。苏绣和服在日本成了身份的象征。
        算算苏绣和服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令人惊喜的。从1993年到2000年止,创汇达4亿元人民币,净利竟占三分之一。蒋雪英真正实现了告别家乡时的誓言?quot;领导广大绣工,打好经济上的翻身仗。"
          蒋雪英对苏绣的贡献还很多。她也绣精品,她说过,"精品,标志着一个绣厂的技术水平,可以扩大影响,创名牌,满足一部分需要高档货的消费者。"她不厌繁琐,不怕麻烦,承接了"风景"图案的和服,以照片为蓝本,绘光绘影,立体感强,樱花柳林,跃然襟上,深得日本商人的赞美。
          蒋雪英的业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976年,她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7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同年出席全国第二届艺代会;1980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1987年出席了江苏省第七次党代会;1989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多次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蒋雪英"三字已成为商标,为一户日本商家所抢注,她的名字也值钱了,这是蒋雪英视苏绣为生命坚持奋斗的结果。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2(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