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彩画笔展现东方韵味——张怀月访谈稿

      作者:冯宜玉2014-01-03 10:42:4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导语:重彩画家张怀月的人物画作,水墨与色彩相容,线条与色块相辉映,画出了人物形态精神。她画中的女子裙裾柔婉,眉目传情,可谓倾国倾城,汇出了东方女性的靓丽和韵味。在中国工笔画越来越重形式的环境下,张怀月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画尚写意的传统,和重视精神和思想表现的重要性是极其有意义的。

          记者:张老师,我知道您在绘画创作中工写兼善,总能在笔墨色彩间传达情趣意境。您能谈谈,如何在工笔创作中表达绘画写意精神吗?

          张怀月: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是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意识的体现。所以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强调"立意"和传神"重视物象的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以形写神,旨在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常称之为意或心、或情,故有写心写情之说。

          工笔画中的写意的表达主要体现在通过写形达到写神的目的,从而体现绘画的意境、虚实、诗意、情趣,只有这样才称得上绘画艺术。这是绘画者思想、文化、修养和绘画物象互动的结果,是形意相融,主客相合,物我相契而又不互相排斥,构成了中国画特殊的审美艺术观。

          其实,中国画的写意性传承千年,说到底还是从工笔画开始的。这种写意精神针对的就是工笔画的工、工笔画的写实性,工和写实都不是一味的追求真实性,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气的。工笔画最忌的是实,实则腻、僵、呆、板。工笔画的出新,首先就是要打破传统中程式化的腻、僵、呆、板。气度高旷而不疏狂,心绪周详而不琐屑,趣味典雅而不枯燥,方为格调高雅。工笔精妙而不刻板,写意抒情而不荒率,方为上品。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越强,其生命力也就越强,相反,则会日渐没落。

          记者:水墨和重彩是中国画的两种主流技法,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同表现语言的传承和成就,缔造了中国美术史的辉煌。张老师作为倾向于重彩的画家,从您的创作实践而言,您认为重彩国画传递什么样的语言表达?

          张怀月:中囯重彩画,是以强调色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画类型。在旧时器时代出现于我国南方,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主要以敦煌壁画为代表。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法的影响愈来愈重,画家们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精华,并将其引入到重彩国画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现代重彩画更具当代人偏爱的色彩和肌理表现力的特色,己成为发展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文人水墨画无法达到的视觉语言的不足,强调色,墨,线,肌理的相互交织,更加丰富,厚重华滋,实现了水墨,色彩交相辉映的视觉效果。

          与水墨画相比,传统工笔重彩画在形与色的表现上更接近写实,表现方法精微细致,但这种写实与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有所不同,西方绘画写实着眼于景物形质,色,光影,环境空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而传统工笔重彩是对景物本身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同时更注重其所表现的精神内涵,即以形写神。

          记者:张老师,您曾到过甘肃办过画展,还曾去过敦煌。在美术界,许多艺术家都认为甘肃有丰富采风写生资源。您能谈谈对甘肃书画艺术发展的印象吗?

          张怀月:甘肃虽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但是书画市场的发展很理性、市场也很好。甘肃特定的地域、人文、历史,造就了一个活跃的文化氛围,我曾经去过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陇中通渭,那里资源贫乏,可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很火爆,县城内画廊就有100多家,经营范围大都是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起点高、很专业,是我作为一个画家影响最深的地方。甘肃的其他地方文化氛围也很好,这对推动全国文化市场大繁荣大发展作出了很好的表率。甘肃人崇尚耕读文化,这里汇聚了黄河文化、齐家文化、敦煌文化等历史积淀,是众多书画家采风的热土。

          张怀月(本名张秀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重彩画会会员。现供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究员进修班培训部副主任、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先后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导师蒋采苹、石齐、张道兴艺术工作室。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8(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