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9-02 17:12:13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访问人:卢缓;受访人:顾振清;时间:2008年
卢缓:“策展人”一词来源于英文“curator”,《英汉大词典》中与艺术最紧密的解释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的馆长,主任。在西方更确切地说,他是“展览策划人”,或者“常设策展人”,作为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中,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后来随着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发展,人员分工不断细化,负责相关研究领域各类展览的策划、组织、布置、陈列的专职人员被称为“常设策展人”,而与之相对应的名称是“independent curator”,即“独立策展人”。独立策展人是指不隶属于任何展览机构,以自己独特的学术理念进行展览策划、组织的专业人员。那么,您对“国际策展人”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顾振清:国际策展人应是那些1960年代以来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平台上的展览策划人。他(或她)须有一定跨国策展经验,到过一个或多个外国独立或合作策划过国际展览。仅仅本国策划过国际展的美术馆策展人或独立策展人,还不能完全代表国际策展人这一形象。异国策展所面对的语境和条件往往要比在本地策展复杂得多,因此需要策展人有更国际化的眼光、素质和应变能力。
卢缓:中国策展人的兴起,严格意义上说,可以追溯到“八五美术新潮”。从1985年至1989年,一批关注现当代的批评家、艺术家开始以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价值标准着手策划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展览。其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虽然从策划理念和评选标准来说,这是一场集体意识下的盛宴,还不具备真正的制度意义上的“策展人”概念,但是参与其中的这些筹备委员会成员已经具备了“策展人”的雏形特征。同时,这个展览也成就了一批中国后来重要的批评家和策展人。如果说八十年代末全面实验了西方近百年现代艺术的各种观念,那么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大浪潮的冲击下,西方展览的商业操作模式逐渐传入国内,批评家开始以“艺术总监”、“学术主持”的身份出现于展览之中。此后,由于分工的细化,中国的“策展人”逐渐区别于“艺术总监”、“学术主持”而独立存在了。“艺术总监”、“学术主持”更多地负责展览的学术部分,而“策展人”更多地参与筹资、组织、布展等工作。您怎样看待八九十年代,中国“策展人”行业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您所理想化的中国当代艺术体制中,“策展人”的重要职能是什么?在艺术产业链中,他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顾振清: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策展人”是美术圈内一些批评家、艺术家自觉、自发承担起的一个角色。在艺术社会尚未大面积市场化之前,策展人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地下”、走向公众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一度成为组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关键人物。策展人在中国当代艺术体制中的重要职能,就是为艺术家展出作品提供最优秀的条件。他们应该在展览筹资、艺术品组织、主题确立、展场视觉设计、展览布置、展览导览和公共推广、展场维护等多方面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艺术产业链中,策展人发现新艺术家、推举新作品,处于人气荟萃的起始阶段。其实,在独立策展人独自操作的展览之中,民间展览 “艺术总监”、“学术主持”之类角色担当,官方展览“组委会”、“评委会”之类权利和义务,都被策展人大包大揽了。也许,艺术圈大家自由惯了,策展人中心制才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权利集中制。
卢缓:除职位不固定于任何展览机构之外,“独立策展人”有别于博物馆、美术馆常设策展人的最重要一点,即他始终具备强烈的、独立的、学术性的问题意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形成前沿性的展览主题,阐释这个主题不会运用简单的展示或者批评的方法,而是通过展示、批评、研究等综合手段,呈现独立策展人关于艺术本体乃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类情感命运的多重思考。由此,参展的艺术作品、参与的各类人员、现场的所有现象都可能成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艺术的内容无限扩充。从这层面上分析,艺术作品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作品,而所有艺术作品构成的整体关系成为了独立策展人的作品。九十年代中后期,各种因素的综合使得中国“独立策展人”的角色正式在形式上出现了,但是在事实上尚不完全具备独立策展人的作用与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国的当代艺术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您认为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面对中国的国情,“独立策展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顾振清: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中国的策展人自己说了算。他们中有多人自命为独立策展人,其实也是面对中国本土社会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艺术诉求。中国美术馆和画廊系统的常设策展人往往是从独立策展人发展而来的。但常设策展人受限较多,所以,在国内,独立策展人的独立展览仍是美术馆和画廊展览之外的有效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卢缓:接下来,请您分析“国际策展人”中的“国际”概念。从现代国家制度建立之始,人们就不断持续着关于“民族”、“国家”和“国际”的想象。欧美人确立了一套自我中心主义和全球一体化的“国际”标准,并由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将这种“想象”以殖民的方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致使中国人长久以来用着“仰视”的眼光追逐着欧美所谓的“文明”。今天,我们建立起来的关于“国际”的想象,是存在于欧美对“国际”想象的范畴之内展开的,欧美的“国际”概念成为中国的概念,成为地理学上的全球概念。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你认为中国人眼中的“国际”的概念是什么?
顾振清:欧美的“国际”概念有多种,有欧美中心主义话语体系的,也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话语体系的,等等。上个世纪以来,“国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在变化中。从“国联”到“联合国”,在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更替变化中,强国与弱国、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交流的平等性受越来越普遍的尊重。“国际”的概念在中国人眼中也是带有政治性和时效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平崛起”的方针对中国人的“国际”的概念深具影响。即便对文化艺术圈而言,也是如此。“国际”的概念正在被世界、全球的概念拉平。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际”仍是上“本土”一等。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成功暂时还高于在本土社会的好评。但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毕竟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中国对国际的文化影响力也在加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