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8-12 16:40:57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2009年11月13日,雪后的北京空气清爽而冷冽。在家接受采访的卢广穿着舒适的家居服和拖鞋,他似乎无意于抒情,与他那些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纪实摄影作品相比,显得“轻描淡写”,这并非是卢广不善言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生阅历丰富的男人“一个故事能讲上半天”,他既不吝啬与别人分享他的拍摄经验,也不避讳回应一些关于他的争议,只是语言始终朴实,不加渲染。
一个想尽可能多地向读者传递有用信息的人
2007年,著名摄影记者、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王瑶担任了尤金•史密斯奖评委,虽然只看到两位中国摄影师参赛,但她仍然觉得 “国内有一些从事纪实报道的摄影师,他们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完全有能力挑战并摘取这个奖项。”与之“巧合”的是,两年后,中国摄影师卢广如愿以偿地摘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当笔者请卢广以一个参赛者和获奖者的身份聊聊他刚获得的尤金•史密斯奖,让国内的观众对这个人道主义摄影比赛多一份了解,并让国内有志于此的摄影人们了解参赛的方法和技巧时,卢广介绍道,尤金•史密斯奖往往颁发给能够关注一个(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的摄影主题。许多国内摄影比赛,色调灰暗的作品常常难以从众多的参选作品中被挑选出来,照片要从构图到色彩“漂亮”,才能跳入评委眼里;与此不同,包括尤金•史密斯奖在内的一些国外摄影评奖活动(尤其是报道类、新闻类的),不是很注重拍摄的技术技巧,色彩和构图也无需光鲜亮丽,甚至不用修片。在国内可能会被看作影响构图的一些“多余”的东西,那些国外评委们认为也传达了信息,他们强调用眼睛和头脑取景,不需要“完整”,只要是为人类社会进行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拍摄,都会得到欣赏。
“这次我送去尤金•史密斯奖参选的四十张作品也都没有经过剪裁。”卢广说。尤金•史密斯奖的初选每年基本在7月15日截稿(明年是5月截稿)。作为参赛者,一次要选送40幅作品,这40幅作品不需要是一次性拍摄的一个主题,而可以是该摄影师多年来拍摄的两、三个主题的专题。除了作品以外,还要向评委提交一个主题的拍摄计划、摄影师撰写的理论文章等书面材料,材料要全面、详细、清晰、准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拍摄想法,目的是让评委看到摄影师的想法和方向,知道摄影师有能力、潜力和毅力完成摄影选题。最好同时提交电子文件和照片。
经过一个多月的初审,将从参赛的人中选出五至十名参加复选,入选者将通过网络被告知本人,组委会还会请入选者再寄送一些照片和新的文稿——因为在初审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些摄影人可能又拍了新的照片,或有了一些新的拍摄计划。通过这样的评选流程,评委们能对摄影师的实力有较深入的了解。
早些年,笔者曾听过卢广是一位“很商业化的摄影师”的评述:卢广1987年承包下浙江金华老家的图片社,就让它小有盈利,自立门户开设“鲁光照相馆”后也经营得红红火火,1993年北漂成为自由摄影师后频频获奖;2001年起,卢广还建立了名为“阳光聚焦网”的图片网站。这是一个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游刃有余的人,然而在为别人讲解有关参赛的细节时,卢广讲得很详细,他似乎想尽可能多地向读者传递有用信息,希望能对那些立志“以人道主义为主题,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国摄影师产生帮助。从这些坦率、毫无保留的叙述中,我们看到无私和真诚。
“不是批评或赞扬,而是表现。很多地方需要人(用镜头)来表现。”
卢广笑言参加尤金•史密斯奖评选还有一个收获是认识了一位二十多岁的美国年轻女摄影师,这位女摄影师孤身一人深入到非洲腹地拍摄当地人的生存状态。这位女摄影师是卢广在这次比赛中的竞争者,她在看了卢广的照片后称赞他比自己拍得更好,但卢广也很佩服她:在中国拍摄她这样题材的人很少,女性摄影师则更少,而她这么年轻却一个人来到荒凉危险的地方,并拍摄出了很有份量的作品。
中国摄影的人很多,在世界上也算得上首屈一指,但从事这样的纪实摄影的人却很少,视角也很不一样。卢广曾经因为不喜欢拍光鲜亮丽的东西,被人批评画面过于灰暗,还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多拍一些美丽的东西。而他则认为,中国现在处在改革开放前期,一些大城市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边远地区的很多地方经济和文化却停留在很不发达的状况,这是中国的现状。他认为,各种文明、生活的形态,都需要用镜头表现出来。“不是批评或赞扬,而是表现。很多地方需要人(用镜头)来表现。”卢广希望通过他的图片在国内的传播,让这种类型的摄影在国内引起关注,获得认可。
他的愿望现在看来正在实现中,这组获奖图片在媒体传播率相当惊人,不光是摄影媒体、文化媒体,还有一些环境类媒体以及大众媒体,都纷至沓来,对卢广进行采访报道。卢广认为,现在纪实摄影在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时机,政府也很支持和重视;中国摄影家协会也在做纪实类的展览、评选,整理纪实类的影像历史,为的是让更多人关注真实的影像,更真实的生存状态。他坦言,拍摄纪实照片的困难和危险,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程度严重;更大的问题其实是拍摄者在意识上没有认识到,照片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摄影人才能向更专业、更细化的摄影阶段转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