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游象外与功在画外 访李元德国画艺术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5:12:03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概要:著名国画家李元德从北京回到宜昌,与作家、文艺评论人杜鸿就国画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采访人:杜鸿 (《中国文艺新观察》杂志副主编,知名美术评论家、作家)

        被访人:李元德(著名山水画家)

        著名国画家李元德从北京回到宜昌,与作家、文艺评论人杜鸿就国画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杜鸿:据我所知,您继作品《丽江胜景》入选奥运会圣火传递图、并被邮政部印为特种纪念邮票公开发行后,近期又频频传来佳讯,你的作品入选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贾又福先生从艺50周年师生展》。8幅作品分别三次参加北京荣宝斋举办的一、二、三届《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冷月寒窗觅新诗》参加中国名家水墨动向邀请展,引起强烈反响,作品在河北省首届艺博会销售一空。其作品独特风格成为当代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热点。尤其是引人瞩目的是,您是在贾先生数百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贾先生挑选为联展对象,贾先生为何要挑中您?您又有着什么样的创作历程?

        元德:中国画创作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走自己的创作道路,贵在坚持再坚持。在临近知天命之时,我北上赴京拜师近八载,从北京画院到荣宝斋,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到贾又福先生山水工作室,经过三个学院研究生专业的深造,我的中国画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期,我在湖北美术学院就学时接受的是徐悲鸿先生创立的学院派写实画法,我的代表作有在省美展获奖、展出的《转经》、《三峡人》、《山水小品》等。第二阶段是到北京后,经过对范宽、龚贤、王蒙、石涛历代大师的临摹和深入研究,立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进而对中国画的入画标准、意境呈现形式、艺术表现属性,包括构成、造型、设色及笔墨处理予以现代性的探索。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乡关有梦——三峡民居系列》,在中央美院美术馆、荣宝斋展览馆、炎黄艺术馆展出,以独特面貌和人文思想引起艺术界及收藏界的关注,作品《梦里清江醉墨香》获《科智成》中国中青年山水画大展铜奖。《三峡民居系列》得到导师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副院长杨延文、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院院长尚杨的肯定和鼓励。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来的创作,我的作品从表达当代人的审美经验与价值观与价值理念出发,从传统中国画与中国写实中国画的艺术框架上再迈进一步,在新的方向上探索,既有中国民间艺术的韵味,也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启示,其代表作有《土家吊脚楼》、《褪色家谱》、《月笼寒江入梦来》、《冷月寒窗觅新诗》。这些作品仍然是传统的美学思想与写意文化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既包含着原来“中国画”概念的基本含义,也吸取了一些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元素。中国画传统是一条河,是中国画艺术的源头,这两者是父子关系,尽管后者与前者,有传承关系,但远不是前者本身。《中国民居系列》突出“中国画”的动态与变化的因素,形成了我个人的特点。贾先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用他的话说,让他看到了国画创作中冬末的一抹新绿,所以,他选择我作为他的联展者之一,以此来彰显国画界日益暮气的原创精神。

        杜鸿:原创精神,具体到国画上,就是一直来业中人士左冲右突的“国画突围”,您虽然没有加入他们哪门哪派,但是,您也一直在用自己的作为进行实践。最突出的就是,在绘画技法上,学院派讲焦点透视,古人讲散点透视,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宏观比例,但是,这些在您的画里都被打破了。为什么您逆势而飞,还会赢得如此众多的掌声?

        元德:焦点透视来自于西画,符合自然规律,它能使你准确地把握景物的比例,是造型的基础。散点透视是传统中国画的一大瑰宝,给我们松了绑,使我们精神状态和感悟方式更自由,移步换景,随机生发,使我们心游象外,给予我们以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些在我的作品《月笼寒江入梦来》、《姑苏风韵》中有具体的表达。在创作上对“术”的过分强调,扼杀了来自“艺”的灵性和本质感悟,成了无源之水,本末倒置。这就需要诗化心境以养艺,而后生枝,进而心游象外。这是对原有“术”的一种超越,应该是不断生发的。

        杜鸿:那么,对于您的作品,您的导师贾又福是如何评价的呢?

        元德:我还是客观地引用一下导师的评点吧,贾先生说:艺术创作一是要新,二是要高级。元德在这两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表达中国画的意、理、法、趣。构成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家园。艺术创作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走自己的创作道路,贵在坚持再坚持,才能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杜鸿:还有哪些名家对您的作品进行过评点?

        元德:很多导师,对我的创作寄予厚望和热情,这里,转呈几位代表的评价。北京画院院长、导师王明明:艺术创作要融情自然。元德的民居系来源于生活,有新意。中华民居这个路子要坚持下去,讲究用笔、用墨、用线,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北京画院副院长、导师杨延文:元德的画使我眼前一亮,他在艺术创作上海纳百川,吸收中外姊妹艺术手法为我所用,恰到好处的汲取中国文化“和谐圆满”“山水清音”的理念,将传统的笔墨,现代的艺术手段转译为“新家园”模式,从而较好地表达画家的情感,赋于作品时代气息。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国家画院博士生导师程大利:元德作品《姑苏风韵》很大气,画面体量感强,传统笔墨精神和现代构成形式浑然一体,北宗的雄奇与南宗的飘逸相映生辉。(该画被中国北京荣宝斋收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土家吊脚楼》采取中国传统大写意手法,把东方墨韵和现代构成融为一体,应用现代构成理念,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时代感。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