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文建访谈:一个人的城市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1:03:18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近期,高文建先生接受了曹振伟先生的采访。 采访内容如下:

        1你的画一直在记录自己的生活?

        是的.或许是因为本人不善辞令吧,我总感觉只有通过绘画语言才能把我看到的、感受到的、经历过的充分表达出来。很庆幸我可以选择画笔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2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记得77年,为了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我费劲周折从云南建设兵团回到北京。可每次去公园复习功课,只要看到有人在画画,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过去,站在傍边观看。直到看人家画完收拾东西要回家了,我才想起自己的功课还没复习呢,我只好打道回府。你看我对绘画有多痴迷!还有一年从兵团回京探亲,一个发小儿的老爷去世了,他家当时没有一张可以作为老人遗像的单人照片,他认为我从小画画的不错,居然请我上他家照着停放在家的老人遗体画了一张遗容像。现在想想,我那位发小儿真够抬举我的!而我自己也够自以为是的,没受过专业绘画训练,就斗胆应承下来了。遗憾的是,那张遗像没能保留下来。否则可以当作我敢想敢干的佐证。

        3你的山水\胡同\民居在哪里?在你的画中,在现场,在记忆里还是深藏在心底?

        我们家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不是什么讹传的满族旗人。本人现如今仍栖身在一座倒座三进四合院里。别看这院里大多半儿房子,曾被以国家名义占用了四十多年03年退还时已破败不堪,可儿时院落宽敞、游廊穿梭、屏门雅致、假山神秘、影壁气派的情景以及深藏心底的陈年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所以看到我画的《枣花香》,老街坊和发小儿们才会赞叹不已,相互拼凑出更多的记忆画面。这也是我今后用不完的创作源泉和素材。

        4你的作品有很强的现场感你很适应即景创作的方式么?

        即景创作是我实现现场感的重要方式。我认为一个搞绘画的人,对所要描绘的自然、场景、人物、生活必须先要身临其境,进而感同身受,最后才能由感而发!套用一句格言:源于即景,高于即景。

        5你是一位相当独特的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与现代肯定有不一样的见解.

        感谢你帮我确认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定位。就绘画而言,追求唯美是古今中外艺术创作者的终极目标。我以为传统是前人已经走过的路,现代是我们正在走的路,两者既有分歧,又有交汇,风景各有千秋,曲径通幽,但目标是一致的。

        6 你觉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否遮蔽了未来人的记忆?

        的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用一种史无前例的、势不可挡的、不破不立的暴力手段肆无忌惮的加剧着。不是自然灾害,也没有战争爆发,却使不计其数的人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毁灭。谁人担当这千古罪人?

        7你的胡同系列\民居系列包括现在的风景系列是否都有很明确的反都市化\反现代化主张?

        需要强调的是都市化和现代化并非一无是处。我反对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科学规律,以牺牲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强拆、强建、强奸民意的假繁荣,即所谓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8中国人向来被称为最善于遗忘的民族,你认为生活在当下的现代人最应该保留和最应该遗忘的的是什么?

        曾经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政治口号:“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纠结在种族矛盾、国界纷争、党派对峙、信仰冲突、利益得失方面,这句口号显然狭隘而迂腐。如果站在地球人的立场上,不仅中国人应该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表示珍惜、保护和感恩,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会淡忘生活中的伤,怀念记忆中的香!

        9当代的艺术家有越来越强烈的个人化倾向,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是否应该保留一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情怀?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当代的艺术家大有卓尔不群者,他们不被市场干扰,不受时尚牵制,不随波逐流,在艺术创作中独立思考,理念鲜明,表现手法鹤立独行,并不乏独特的人格魅力。特别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更应该保留一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情怀,从善如流,博爱为仁!

        采访人:曹振伟先生 (上上美术馆学术主持人)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7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