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大师阵容 展现时代风采 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作者:核实中..2010-07-15 12:52:38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倡导中国风格 凝聚大师阵容
问:这次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主题是“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对“中国风格”的强调,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担当起一份责任,您是展览艺委会主任之一,请谈谈该主题的意义。 杨晓阳: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伴随着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政治、军事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比较而言,中国文化的发展显然同我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是不相匹配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要求和部署。实际上,美术在我国的繁荣和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为什么现在我国的艺术创作在国际上仍不受重视、没有较高的地位?主要是当代的文化形象同当今的综合国力不匹配。我们的综合国力能够影响这个世界,但影响这个世界的中国“艺术”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历史太过久远。尤其是近200年以来,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社会已经进入了相当发达的状态。而中国在此期间,正好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是最低谷的时期。由于这个“最低谷”碰上了西方社会发展的高峰期,也就形成了西方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势。于是20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技术上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在文化上也全面地转为向西方学习。 读史以明鉴。有一段时间一些人认为我们的文化不科学、不发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最严重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学习“苏联模式”,在文化上也全盘学习苏联。尤其在美术上,美术教育的模式延续了60年,这期间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结构、创作的作品都是以苏联的准则为标准。然而苏联这个模式并不被西方所承认。同时中国美术又成为苏联的一个学习品,作为学习品,在国际上自然就没有了地位。前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全盘“苏联模式”化,使我们中华民族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得以顺利延续,同时也割断了我们的文脉,丧失甚至是全盘丧失了我们对美术的主观评判标准。我们的美术大军在数量上居世界首位。我们不乏专业人才,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标准的、高品质的人才太少,我们需要的是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美术人才。所以,我强调“中国风格”的主旨也在于此。
汇聚时代丹青 展示最高水准
问:文化部将此项展览明确委托给中国国家画院具体承办,结合其历史去考量,这个展览是否从规格和定位上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杨晓阳:这个展览由文化部主办,并由文化部委托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这个展览从社会功能和学术定位上都是中国唯一的、最高水准的全国性展览。因为有这么高的要求,所以采取了过去历届全国美术展览所没有采取的新的模式,即全国画院和各专业机构推荐、展览艺委会提名两种方式并行。
当今的全国性美术展览,基本上是“新人新作展”。通常功成名就的、多达700位的评委和一些年龄在60岁至90岁之间的老艺术家均不参展,而他们代表着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由于全国美术展览的评选机制和惯性的限定,使这两部分人不愿意或者不能参加。“新人新作展”所评出的金、银、铜奖,按以往的说法就是代表了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创作水平,这实际上对全国的美术创作形成了一种误导。而此次展览由各地申报和艺委会提名进行,这种创新的模式弥补了这个缺陷。纵向地讲,“时代丹青”在年龄段上是“全覆盖”,即在中国大地上,任何年龄的作者都有可能参加这个展览。
这个展览由中国画、油画和版画3个画种组成,作品总数量限定在300至350件,一个画种平均有100张左右。由于对参展作品的艺术标准要求很高,评选的程序很严格,所以进入这个展览难度较大。60年来,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美术人才,而经过我们所创立的新的评选机制和程序,从全国范围内的参展作品中遴选300件作品,一定能够选出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平的作品,使之成为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水准的展览。
研究与展览并举 模式与机制创新
问:从一定角度上讲,国家画院在为我们国家承担着规划设计中国美术的总体框架的重担,在听取学者声音及其他方面有哪些考虑?比如,是否准备开专家研讨会,以及文集与文献集的出版等?
杨晓阳: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是中国政府实施的最高水平的艺术行为,这个政府行为不同于群众团体行为。它既是美术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两大一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其构思来讲是有突破性的创新。这次展览筹划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历届全国美展。在策划、标准、数量方面的规定,展场的选择和专家的聘请,各个环节的设计选择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划。
这个展览还有一句关键词,就是“把所有的展览变成我们的展览”。以前的展览都是非全覆盖的,而这次的全覆盖使得一些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有可能入选,一些年轻人的好作品也可能被推荐上来,就年龄覆盖面而言没有死角。以各地推荐和艺委会提名相结合的学术展所推出的学术成果,将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中国美术在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上有新的创造。而加快构建更广泛的全覆盖艺术传播体系,加快设立国家美术展览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作者等举措都对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进艺术创新、繁荣美术创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次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的研究,我们拟组织全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批评家以研讨会和征稿两种方式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编订出《中国风格·时代丹青文论集》、《中国风格·时代丹青文献集》等,这将对我们今后工作的推进大为有益。
问:这种展览模式的设计和具体实施后,您对其成果有何期望?
杨晓阳:首先这次展览的策划时间和模式的最后确定时间非常短,可以说在评审会前一天的晚上才初步确定,并及时地请示了文化部有关领导和艺术司,征求专家意见后才最终确定。其次,此前没有类似模式可以借鉴,所以这种模式的确定,应该是成果之一。再者,它一定是中国唯一的、全覆盖的、把所有的展览都变成了“我们的展览”的独特模式,这个模式相对于以往是最好的模式,其评选程序和机制是最新的。由于该展览的全覆盖性,展出作品的水平和知名度一定是最高的。最后,我们在展览命名时,明确地强调了“中国风格”,强调了“时代丹青”,一是对艺术精神的体现,二是要有时间跨度和考验。这里面有在其他的展览里可能没有出现的百岁老人,也可能有20多岁的年轻人。如四川就有百余岁老人的作品和20余岁新人的新作,时间跨度近100年。由于具备了以上4个特点,所以我认为,它是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展览都无可比拟的,是最全面的、最高水准的展览。
创办美术论坛 推进理论发展
问:您上任伊始,就为画院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其中有“办一个论坛”。这次您强调提出了由此展延伸出“中国美术论坛”的举措,是源于怎样的思考?
杨晓阳:这个大展必然会伴随着一个论坛,这个论坛就命名为“中国美术论坛”,并可由之划分出若干个形式的专题论坛。“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和“中国美术论坛”是中国国家画院的两个重要事件,是国家画院从今天开始的两大任务。同时也是我们实施“聘一批大家,建一批画室,办一个大展,创一个论坛,收一批精品”五项重要工程工作的全面展开。
关于论坛和展览所强调的“中国风格”,我认为就是“写意风格”。过去说中国画不科学,引进了所谓科学的美术。我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文化自信的唤醒,无论是科学的美术,还是传统的美术,孰为胜出,最后都将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就是中国的艺术是世界上最高峰的艺术。
就美术而言,西方绘画在18世纪之前基本上是以科学为标准、为依据、为基础的绘画。如今西方的绘画开始走向抽象,甚至走向架上绘画以外的装置行为,形成流派,写实的画法成为了历史。但是,因为写实接近于自然,抽象是绘画背后的基本原理,所以在中国画里写实和抽象不是绘画,只是绘画因素和基础,同艺术无关。画家若只会写实还不是好画家。就抽象而言,其相当于中国的诗词格律,相当于文学的语法,而语法不等于文学,抽象不等于绘画。至于是倾向于抽象,还是倾向于写实,这些因素都在中国画的涵盖范围内,从古到今已经全部覆盖在内了。抽象、写实、写意是个金字塔构架,抽象和写实是金字塔下面的两个角,中国的“写意”是金字塔的塔尖。以写实和抽象做基础形成了中国的写意,这个三角形是我们现在仍然坚持的。
在我的概念中,写实和抽象跟艺术无关。写意有无限的空间,写意涵盖了抽象和写实。画家应该经历写实、抽象两阶段的训练,才能创作出感性的、感悟的写意画。从层次上讲,中国美术是高于西方的。它分5个层次,第一谓之“形”,第二谓之“神”,第三谓之“道”,第四谓之“教”,第五谓之“无”。
西方以科学为基础的绘画主要是从形入手,画得准,就有可能表现其对象,画得很准就有可能表现出很好的对象。而中国画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具神生,这就是形的作用。我们的以形写神,是“畅神”,是“解衣盘礴”,是“得鱼忘筌”,同“神”无关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放弃。总的来讲,“形神论”在中西方没有大的理论区别。在这个层次上,西方在一段时间里甚至超过了中国。但是中国人不满足于“形神论”,是为了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对“道”的参悟。
“道”可以做几种解释。一是道理,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相当于西方的哲学,这个“道”是基本的。二是道路,是领上路、引上道。我们追求的是在道中、在途中,道就是一种途径,是一条道路。三是你理解的道理,你的感悟,“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给你或他的。道,在西方谓之哲学。但是,西方人是在18世纪后期才意识到美术跟哲学有关系,到19世纪西方的哲学才影响到了美术,感觉到了美术有“道”。美术之有哲学,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感觉到了。
教,是人们在求道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功力与知识结构不同,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认识及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学说。学说就是一种“教”,把这种或那种思想和学说讲给别人,即施教于人,同时是施教于这个世界。所以,“教”有两个层次,一是学说理论,二是教说别人,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教”。“教”就同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
如果说道是世界的本质,中国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由阴阳、黑白构成,中国人的“道”就是这样的。我们能够探索到的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中国人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太极,太极之前是无极。对人来讲,这个世界是无限大的。这就是最后一个层次“无”,无与没有有关系,无与空有关系。比如一棵树,在冬天没有叶子,但是中国人讲无中生有,你看着没有,其实它是有的。到了夏天你认为它有,你不要绝对,到了秋天它就会没有叶子,又进入无。中国人做学问的过程是遵循不断的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周而复始这一规律的。中国人能自己否定自己,西方人自己不否定自己。中国人早已清醒地认识和肯定了“有无”这一规律。中国人的无,针对创作而言是指当作品到了一定的水平,就要以此为基础,将它舍弃重来,这也是一种无。所以“无”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启示人们不断地去突破、去创造。所以我认为,中国艺术是形——神——道——教——无这样一个过程。宏观地讲,其基础是“无”,最高境界还是“无”。
我们中国有八大美院,还有1000多家综合大学的美术学院或者美术系,引进的都是西方的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培养了大量会画画的人,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追求被科学限定了。这是我们数十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级人物的根源之一。
从现在起,中国国家画院要按照文化部指示的高端发展要求,努力成为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水准,制定标准、确定规则,引领中国美术发展方向的美术机构,推动中国美术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美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同步,并争取能影响到下个世纪的世界美术。
问:在此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您对各个环节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然而百密或有一疏,可有遗憾?
杨晓阳:这种模式是在评展前一天的晚上才确立,由于时间紧迫,其中肯定存在着一些疏漏,比如可能有很著名的专家没有进入,也可能有好的作品没有征集来。不过好在三年一届,这些遗憾和疏漏以后还可弥补。真正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模式的建立目前虽只是探索阶段,但随着评展机制和程序的建立与完善,其他画种将会陆续加入,这个展览的全领域性就会凸显出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