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不老——访甘肃省著名美术家陈伯希先生

      作者:核实中..2010-07-14 11:05:08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走来的陈伯希今年已是88岁高龄,88岁的陈伯希从事美术工作整整70年,是甘肃当代美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年近九秩的陈伯希至今仍笔耕不辍,他的版画、国画、书法、篆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既受到收藏界的追捧,又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

          最近,这样一位书画大家的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他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对我来说,来看展览的每位观众都是一面镜子,观众这面镜子是客观的。哪幅画是垃圾?哪幅画有灰尘?是垃圾就要扫掉,有灰尘就要洗掉。群众喜欢,我这70年才算没有白吃饭。”

          第一次个展

          1939年,陈伯希奔赴圣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专攻美术创作,到今天,整整70年。“70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70年,绘画是我唯一的本领,我以绘画服务人民,一直坚持到今天。”

          陈伯希在70年时间里画了无数幅画,写了无数幅字,作品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展览活动,却从没有办过一次个人展览。“为什么呢?”陈伯希回答我的问题,同时也问自己。“因为画过的画从不满意,不尽己意的作品怎能尽人意?”

          1949年8月26日,陈伯希随彭德怀将军率领的第一野战军进入兰州,至今天,也已60年了。“这60年,我是怎么样生活过来的?我是搞精神食粮的,精神食粮养活不了人,是老百姓的钱粮养活了我。这一点,我永远不能忘记。”

          因此,陈伯希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画画?我要画什么样的画?我给谁来画画?这三点是我的坐标,也是我的立足点。”

          陈伯希说,时刻想着这些,画画的时候,目标就有了,那就是要画给群众看。

          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为陈伯希先生举办的“陈伯希从事革命美术工作70年书画展。”于2009年11月17日开幕。

          “对此我充满感激,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个人展览。”既然对自己的作品从不满意,为什么又同意办这次个人展览呢?“是我的水平突然提高了吗?还是不高。但我想,70年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70年了,我也得给大家一个交待,一个汇报了。我得给大家说说,我这70年都干了些什么。70年,我不能白吃饭。”

          终生的选择

          1922年,陈伯希出生于山东潍坊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辈对琴棋书画、诗词文章都有特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文化氛围里长大的陈伯希对书画有了浓厚兴趣。

          上小学时,陈伯希就为学校、班组画宣传画。14岁那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陈伯希人生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他就沿着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1939年冬,陈伯希怀着抗日救国和追求艺术的一腔热血,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考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在延安,条件只允许你搞版画。没有颜料、宣纸,毛笔也没有。”版画的材料却遍地都是,“延安梨树很多,木刻刀也能找到。”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陈伯希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随同战士们一起征战南北。战争的间隙,陈伯希就画连环画,画宣传画,用极为简陋的条件完成创作、出版、印刷各个环节,将战斗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画给群众看。

          这一时期,他完成了《瓦子街大捷》、《保卫延安》、《解放兰州》等代表作,这些革命现实题材作品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美术珍品,是甘肃美术创作史上值得纪念和传承的里程碑式的艺术精品。

          解放后,陈伯希留在兰州工作。先后主编《人民军队画报》、《甘肃画报》和《人民战士》等报刊,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抗美援朝期间,陈伯希与黄胄、王天一、杨丁东、钟为等人创作了《黄继光》、《黄继光的母亲》等歌颂英雄人物的连环画,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文革”期间,为甘肃组织和创建了第一批连环画、油画、漫画专业队伍的陈伯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画是画不成了,他就专心练书法,书写毛泽东诗词。陈伯希说自己这个时期“在书法上有所收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伯希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高峰,完成了大量的中国画、书法、篆刻作品。陈伯希画中国画,主要画花鸟,他说:“花鸟始终寄托着人类对和谐、美好、善良、温情、良知的感知和感受,是表情达意、抒发美感、追逐幸福、期望和平、宁静致远的优雅载体。”

          他画梅、画荷、画兰、画菊,但他的花鸟与古时文人的花鸟显然不同,他把花鸟画从小家碧玉的状态推向情满山河的极致。“人常说,一草一木总关情,这个情,不是关草木的情,是关人民群众的情。”

          人们从他的《瓜豆图》里咀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理;从他的《盆菊》里看到“民间红泥罐,官窑青花盆,瓦罐出红紫,瓷盆满金银”的寓意。在他的另一幅名为《俯道自忖》的画作里,几株洁白的荷花低头俯首,似在思索。陈伯希这样解读:“人常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可是,荷塘会不会也有农药呀污水呀之类的问题呢?”于是“莲莲俯首,自忖染否?”。而这还不是画作的全部内涵,画上题写的另一句“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应会更令人深思。

          “绘画不能孤芳自赏,不能自娱自乐,究竟为谁画画?怎样画画?画家不想这个,就是与现实脱节、与群众脱节、与生活脱节。70年,我一直从事着美术工作,我为了真善美从一而终,坚持一个事业,从不灰心。”

          晚年出新

          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家级特殊贡献津贴和副省级待遇的陈伯希,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离休后完全可以随遇而安了,但陈伯希从未停息甚至是放慢自己的脚步。“这两三年,我开始画大画。”耄耋之年,为何反而画更费心费神的大幅画作呢?陈伯希有自己的思考。他说“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开阔了,理想宏大了,接触面广阔了。”陈伯希觉得小幅画作很难与时代的节奏、步调相协调,“当然,小画也要画。”

          熟悉陈伯希绘画的人会发现,近年来他的画作风格有了变化,“粗犷一点,色彩鲜艳、热闹红火一点,其实我画作的风格一直不断在变,但有一点是基本的,那就是雅俗共赏,不脱离传统,要在传统基础上跟上时代步伐。”

          陈伯希的“百蹊画室”隐于省城兰州的繁华闹市,“百蹊”二字是“伯希”的谐音,另一层意思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百蹊”画室,陈伯希每年办展四、五次,多次开小型笔会,数年来坚持不断,为画家们提供了绘画、切蹉的机会和场地。他还自费筹办了美术杂志《画苑英萃》,每年出版4期,已出刊近20期。画展和杂志,特别注重推出被冷落的老艺术家、地处偏远的书画家的作品。

          1993年,陈伯希发起成立“甘肃省书画研究院”,组织离退休书画家,每年有计划地搞几次大型活动,深入厂矿、农村,送书画到基层,组织专题书画展览,义卖书画赈灾扶贫。陈伯希的画价已到了较高档次,但他从不待价而沽,更多的是无价捐赠,一次陇南行,就送出书法作品130幅。

          陈伯希说自己14岁参加革命工作,艺术生涯也同时起步,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教育、培养和爱护,“没有这一点,也许就没有我陈伯希这个人。”

          这一次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为陈伯希举办个人展,陈伯希在感激之余,觉得这更是一种要求,一种希望。这激励着他继续画下去,“我对自己的身体、精神有信心,我有目标有理想,所以要一直画下去。一息尚存,就要画到底。”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