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画坊》画人·画卷·画魂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1:32:45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也是天津作家扈其震先生历经四载披肝沥胆、颇见其写作功力的一部心血之作。是填补了中国文坛以民间年画为中心题材空白的一部优秀之作。

        作为我国第一部以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把热切探寻与发现的目光投向了广袤华北大地上一个风情独具的魅力大镇——天津城西的杨柳青,投向了这块美丽而富有诗意土地上的独特产物——杨柳青年画。历经数百年的流传与发展,杨柳青年画的艺术成就已被推为中国木版年画艺术的顶尖明珠,其最鲜明风格的代表作《莲年有鱼》图,早已随着炎黄子孙的脚步飞出华夏大地,传播四海,被公认为具有极高审美意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画以地名,地以画闻。2005年中央电视台通过社会评选,将杨柳青镇评为“文化传承魅力名镇”,使得杨柳青年画的名声更加响亮。

        以民间年画作为创作题材,无疑有着民族文化、历史与审美上的多重意义。正因此,这部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画坊》的长篇小说,早被中国作家协会慧眼识珠,确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扶持的文学作品项目之一。这,既足以证明题材的珍贵,又给选择这一过于专业题材而使创作颇具难度的作者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而在我的脑海里,春节似乎总是在贴上杨柳青年画后才喜气洋洋到来的记忆弥足深刻,在我的家乡,在辽远淳朴的北方农村,乃至在更广阔的地域范畴,杨柳青年画都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实在讲,听到有人要写出那些美丽画图后蕴藏的故事,我在欣喜与期待之余,不免替作者捏了把汗。

        在天津和平区群文系统工作几十年的扈其震先生,曾写过一批“津味儿小说”,又是颇有成就的民俗学者,对家乡厚土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让他责无旁贷地选择了这块难啃的骨头。要写出年画艺术的美妙,离不开对年画创作技艺的刻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是既讨巧又追随时尚地云苫雾罩的戏说?还是尊重历史,以严谨现实的创作态度去追寻刻画这一独特领域可能发生的故事?扈其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辛勤与付出。他一头扎进了年画艺术世界。钻研,揣摩,读史,采风,几度寒暑,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通晓年画技艺的行家,从构思、起草墨稿、绘制图样、刻版、上色、自制颜料……他将年画的全套工序技法与艺术的发展历程穿插在主人公白俊英们一步步行走在年画世界的过程中,穿插在那些为年画而悲、而喜、而生、而死的画人们的故事中,塑造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年画传承人形象。这些与此前的文学作品人物绝无相似或雷同的形象,显示了作者在人物创作上的创新追求,而白俊英这一女性主人公的设计,暗合了杨柳青年画传达的以繁衍、兴旺、祥和、生生不息为生活期望的民俗文化主题,从而使作品的人物有了与内容相一致的精神人格与生命意义。

        在主人公白俊英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的真善美的道德追求,而情节人物刻画的扎实真切,又让读者感到她并非作者理想化虚拟出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人。她与公爹金守诚亦父亦师的恩情,与丑陋的金画彩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夫妻之情,对杨木疙瘩炽热压抑又忠贞不渝的爱情,对老画师钱沛奉养晚年养老送终的善良之情……作者写活了《大画坊》的人物,关键在于写活了一个“情”字。长篇小说的成功与否,说到底是要靠立得住的人物来说话,靠独特生动而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去引领读者欲罢不能地阅读。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与情节刻画的功力无疑是扎实深厚的,令人叹服的。

        年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为平凡生活增添色彩,让苦日子有盼头。一年“鼓”一张画、画中的人物或动物走下来给人们带来幸运的传说,更符合了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追求美好幸福的心灵需求,是年画在农耕文化时代具有强大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作者写的那几个“鼓”画故事也有味道,让属于民间文学范畴的传说故事弥补了年画这种民间美术难以涵盖的文化底蕴。整部作品与创作对象有着一致的审美取向,即源于生活、植根杨柳青这片热土的大俗大雅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充分体现了对形成杨柳青年画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的自然、社会与人的关注与关怀,使读者感到,正因为作者已深深参透年画之美的精髓,才有了自由酣畅的审美创造,形成了打动读者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写活了年画追求真善美的画魂。

        尽管故事本身有着通俗和传奇色彩,《大画坊》的品位却显然远远超出了通俗小说的意义。这个以百年风云变幻为大背景,人物命运和年画艺术紧紧相连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的故事,有着作者弥漫于胸的大爱,包罗了人间真情、世事百态、人生至理以及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因而有了足以滋润人心的深厚蕴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述说民族性格与心灵的大故事。作者借金守诚、白俊英等人对杨柳青年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执著追求,折射传达出一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追求和坚韧力量,这种梅花香自苦寒来、凤凰浴火重生般的顽强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而透过作者笔下白俊英、金守诚、单郎中等人身上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善良,勇敢、宽容,笃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因而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人格,弘扬的是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前进道路与心路历程大写真的独特审美意义。

        另外,作品对封建社会文字狱的批判,也很独到深刻。九个章节的名称,都起得贴切,并都带有“图”字,这与写“画”的中心情节非常吻合。作者为书中莲花落写的几段唱词,俗中透雅,颇耐咀嚼,还有一些自创楹联的巧妙运用等,表明了作者的传统文化功底和对全书各个小环节的精细安排。

        令我惊讶的是,这样一部作品的创作,竟是在几乎全业余状态下完成的。扈其震先生因几十年热心坚持文学组织辅导工作而在天津颇有名望,他辅导过的弟子,已不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实力派小说家、影视剧作家。经他培养的文学作者有30多人加入了本市作家协会。而他在自身繁忙的文化馆群文工作之外,长期担任天津和平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七月诗社社长等职务,自身的小说创作反而要让位于后。或许是“苦心人,天不负”,他竟真的用边边角角的时间,拿下了这样一个颇具难度的题材,拿出了一部从历史、从绘画艺术、从小说创作等诸多角度称得上优秀的沉甸甸的作品。 来源:天津日报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0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