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中国画院年展将于12月30日至2015年2月1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
一、二楼展厅举行,展出作品近70幅。
一年一度的年展是画院每年最重要的画展,它是画师一年来创作、研究成果的集体展示,也是沪上历史最悠久的中国书画专业创研机构整体学术水平的体现。今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画家们的创作积极性倍增,热情高涨,求新图变,创作出一批来源于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新作品。生动的笔触,感人的形象,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一方面传承着党和国家的文化意志,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和社会的现实。
展览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倡导了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和正能量,从不同的视角,以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讴歌了祖国大好河山,展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画师们孜孜以求的艺术探索。
画院的人物画创作实力雄厚。施大畏的《夸父族的故事》是其近年来创作的反映中国历史和神话题材系列作品之一,延续了其浑厚大气的一贯作风,巨幅画面纵横交错、壮怀激烈。少数民族题材仍然是今年人物画的重头戏,方增先的《宝宝》和《远望》是表现藏族题材的力作,梁洪涛的《南国风味》和《高原冬去》、张迪平的《和谐如歌》,以及王孟奇的《待客一曲请茶歌》、李乃宙的《节日》分别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和谐生动的生活场面和欢腾热烈的节日场景。毛国伦的《上善若水》颇有传统意味,独到的笔墨构成、形象的人物造型,折射出画家高深的笔墨造诣和丰富的艺术修养。韩硕和张培成均以戏曲人物为题,前者用简洁舒朗的线条勾勒出气韵合一的京剧人物系列,唱念做打,神形兼备;后者则以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描摹了戏剧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一招一式之间,独具拙趣。马小娟的《收获的果园》描绘了秋日温暖的午后,恬静果园中的一派丰收景象。朱新昌的《论语》依旧采用流畅的线条、写意的风格呈现着人们所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洪健的《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取材于今年欧洲的采风活动,孕育了艺术与科学大师的东欧国度,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波兰国花三色堇花瓣上斑驳的烫痕暗示着这个频遭蹂躏的国度的苦难与奋斗……
山水画方面集中了多件名家精品。林曦明的《柳荫》仅寥寥数笔,但简练的笔法、淡雅的墨韵,宁静而清新,一派江南水乡的温婉气息迎面扑来。杨正新的《爱琴海》系列则是其今年赴欧洲采风归来的成果,蔚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房屋展现了地中海美丽的城市风光。赵豫《伏牛山之秋》云山气象、变幻无穷,萧海春《烟江叠嶂图》依旧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彰显对传统的理解,张雷平的《山岩》以现代的构成与色彩表现方法,形成具有鲜明自身风貌的当代山水图式,朱敏的《细雨湿流光》继续其“黑金”山水的玄迷深邃,充满哲学意味。其他如胡振郎、蔡天雄、汪家芳、王漪等均能以自家法作自家山水,各述山水情怀。
花鸟画新作精彩纷呈、引人注目。韩天衡《太湖晨曦》风雅别致,湖光山色间,禽鸟栖息其中,恬静优雅;龚继先的《荷塘》以大块墨色渲染,恣意奔放,又糅合了细腻的金边勾勒,体现了画家娴熟的技巧和雅意的气息;唐逸览的《胜似春光》描绘的秋海棠生机勃勃,象征着国力的蒸蒸日上;何曦的《愚公移山》系列以精到的笔触传递着深刻的寓意;鲍莺的《致那些哈韩的日子》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刻画了都市生活中人们略显苍白的感情世界。
书法作品中周慧珺的《满江红》,张森的隶书《兰亭序》,童衍方的漆书《咏茶诗》,钱茂生的《唐郎士元诗》,均能传统中寓新意,均意味深长,可品可读。
其他作品也都在自己的一贯风格中展现了新的探索,一大批“接地气”的优秀作品,表现出艺术家关注生活,歌颂劳动美、生活美的创作体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高作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