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动 EMU

      作者:核实中..2012-08-30 09:59:25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1)展览海报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心动 EMU
          展览时间:2012/09/08~2012/11/11
          展览地点:[台湾]-台北当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余政達、謝牧岐、郭奕臣、張明曜、黃博志、陳浚豪、陳曉朋、王璽安、曾雍甯、席時斌、周代焌、蔡士弘、李承亮、廖建忠、黃沛瀅

        1. 数位观察者(obsurfator)


        如果20世纪是机械的时代,21世 纪就是一个属於数位的大海贼时代。这个年代不再迷恋太空也不再追求看得见的速度感,我们在云端相见,感官在短短十几年间进化了似的。身处这个太多太快的世 界,漫游怎麼够,我们不再相信某种至高点最有效的瞭望方式,因為观察者的位置正在彼此之间,就像衝浪者和海洋并进。只有纵身而入,才能看见独属於冒险者的 风景。


        在数位化的世界裡,艺术家除了做為创作者,也正是此时此刻沉默而锐利的观察者。他们处在当下,却如航海者时时追踪自己与某个理想航线的相对位置。他们向伟 大的航路前进,理想可能指向未来,也可能指向脚下的世界。当媒体不断革新,人们别无选择地投身数位生活,艺术家在这个时空之下,既是一个生產者、演出者, 也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曖昧的局外人。


        这就是从台湾经验形塑出的观察者,其创造性不能用神格化的「原创」来理解,因為其本身就是关係性的创造,就是对话行动,它不只是发生在作品与观眾之间,更為深刻而普遍的是台湾当代艺术是一种离不开全球艺术对话的创作行动。这些数位时代的台湾观察者拥抱不断翻新不断贴近涌入的技术,却也试图与它拉开适当的距离。他们看见眼前世界的美好与极限,在媒体全面接管生活的时刻,寻找得以重新看见媒体的距离,甚至,让批判成為可能。


        2. 心动


        数位做為引领时代的技术,开啟了21世纪的奇观世界,而且这个奇观世界不再是供作景仰或信仰的对象,而是一个新自然、一个互动的网络;这个彷若神经系统的技术网络,不仅在各方面延伸了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同时让我们化作这个世界中的一个「神经元」。展名中的「EMU」与「心动」便出自同时是数位主体与敏感观察者的「神经元」;除了做為数位时代三阶段流变的组成──Electronic-Mobile-Ubiquitous──,也更深刻地道出「Je suis ému」,意即「心动」。


        因為世界与我们的连通,而我们也相对地成為世界中的「神经元」,使得艺术表达和数位科技之间变得不离不弃,既让某些艺术家抱持著莫名的热情与衝动,探寻并 实验著科技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成為新的表演者,同时又让某些艺术家啟动了前所未见的迟疑,细微地观察科技造成的生活转变与知觉转化,而成為新的凝思者。无 疑地,这个世界神经系就像是新大陆时代之后,足以氾滥到每个个人宇宙中又能够覆天盖地的「新大海」,新大陆在歷史中形塑出许多的拓荒者,而新大海时代则在 一种歷史不明的状态下,无时无刻地要求我们在衝浪者和窒溺者之间作出选择。


        所以,这个以「心动EMU」 為名的展览,一方面呼应这个时代景观来呈现艺术家的多样展现,另一方面则希望藉此机会更细緻地突显出艺术创作者与数位环境之间的关係,以及他们对此作出的 判断,也就是他们与这世界所保持的测量距离。前一个面向企图藉由各种创作取径,如以基本媒材做為观测支点、生活旨趣的诗意、艺术问题的重返、将媒体產物用 作新的媒体与讯息、进入科技界面与科技语言所生成的权力抗争……等,以此向观眾敞开出一个问题:看不见的航道究竟何在?后一个面向则从这些或暗或明的表达 途径中,在种种不同的距离与观点下,看到更多与数位时代相应相生或交相对质的姿态和行动。


        整个展览所诉求的也就是如何跳脱将时代与世界当作奇观客体来呈现,而是从每个创作位置的提示和作品之间延伸出的网络,看到一种取消内外之分、前所未见的「神经元」这样的「现象—主体化」。所以,「心动EMU」企图描绘的是一种三重的当代艺术景致——被时代触动的观察者(野心勃勃的海贼)、加入数位之海的探索(新航道),和竖立在艺术道途中的标记(独一宝物)。在这三重景致中,创作者不只呈现作品,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其观察位置,并从他所创造出的宝物看到不同的创意巧思。


        3. 看不见的航道(Invisible Line)


        基於这诉求,首先,希望将台北当代艺术馆展场空间和观看动线架构為一种像是直线迷宫的「航程」;王福瑞与姚仲涵的声音创作将在一楼与二楼的转折处,前者利 用楼梯间的曲折空间建构主题提示的音场,让观眾在观展过程中有著身体与声音紧密跟随的关係,后者则在中介空间中利用啟动器的声音製造出一种内在沟通。另外 二楼的主展厅,则营造成一个影像剧场空间,既像是会师,也像是会战,预告著另一个新航道的起点。


        在这个航道式展览中,我们将让每位艺术家佔据著一处处完整空间,既展陈作品也表达出他们的核心观念。展览一开始是袁广鸣(A)与陈浚豪(B)的作品,宣告出一种可逆的双重性。对前者而言,数位是一种技术和观念,用来构成艺术家的诗意影像和动态;而后者则将数位当作一种知觉的内化,用手工与笔触的叠合呈现出数位时代的「脱印」。


        一楼各展厅的各个展间,循著这双重性出发,吴季璁和林冠名出现在A航道,前者表达著日常观看与科技观看之间的差异叠合,后者则呈现出科技时代中时间与运动的脱鉤,由视差形成的诗意;而陈晓朋、王璽安、曾雍宁则在B航道,分别展现著数位所引发的新视觉、层叠出视觉表象的绘画性与混淆著影像视觉的手感。A航道的作品从数位影像中提炼诗意,以科学技艺促发人性本能的感官旅程。B航道的绘画作品从抽象的边界回眸望向数位视觉,以细微笔触、大量重复元素所织就的类像素空间,或者从现实转化而来的形色平面,都探问著现实映射於绘画的各种可能。


         一楼延伸至二楼展厅的C航道,就是经由数位技术,而得以将私密记忆和情感同虚构而超现实的情境揉合在影像中的艺术家,包括曾御钦、与王俊杰。曾御钦不断地揭露现实的隐密角度,而王俊杰则以影像的创製和再製,回溯对於艺术的提问。两位都透过数位影像将自身投射到一种类叙事与开放叙事的连结轨跡。


         另外有黄博志的磁门与特邀学者赖火旺教授的读报间,两者皆意识到科技语言对於日常生活与社群沟通的控制性与可开发性,转而以渗透的方式表达其创造性的介入(D)。另一条B航道的延伸,则有蔡士弘将电玩与电脑操作习惯的复製与透视连结到国际事件,而组构出各种奇特风景。周代焌的画作存在主义式地描绘出当代人置身所在的数位影像奇观。席时斌的纸上作品透过有色压克力的障蔽,遮盖了绘画的笔触,在电脑绘图的时代以古典的建筑图学与透视法捕捉万物形态,宣示出回到人文创造的手势。(E)


          二楼大展厅是一个奇观社会式的影像剧场,首先有陈敬元的混种歷史剧,以电影式录像呈现出台湾混种的压迫性生命状态,余政达在第二层则是以唱歌行动演出一种 社群身份的交杂状态,接续对应的则是谢牧歧连结艺术社群与流行文化的身份解放。第三层,吴其育则将小镇和核电厂的现实处境虚构為科幻叙事的新神话,对应出 现的是廖建忠呼应著现实问题的牛肉怪手。而在整个展厅上空有著郭奕臣极具象徵意味地指出我们与讯号之间的诗意宿命,并相应著有李承亮的〈太空月球系列—太空舱〉开啟著另一种诗意。第四层的豪华朗机工,以社群连结的计画串连出展翅飞翔的希望,对应的是张明曜将社会事件、艺术社群製成可让玩家创造叙事的游戏卡,表达出一种内化到追寻日常快感的数位逻辑(F)。


         黄沛瀅的瓦楞纸雕塑/装置在二楼展场末端通向地面的过道,以单一元素的复合、拼接再现一个极具手工感的网络景观。这个开放的有机形体包覆著廊道,让观眾在展场内像似航入某个巨大的结构内裡(G)。这是一个有如生物肠壁的通道,也像某种科幻叙事发生的场景,是终点也是起点,将航行引向未定而开放的章节,迷路和发现在这裡无缝地转接。




        4. Crush on EMU


          一座拥挤的数位之海。四下空无一人,却能感受另一种摩肩擦踵的推挤正压迫著身躯。距离感必须重新定义,重新测绘各种关係和亲疏远近。这个距离的重新测量和 表达,就是对於自身发展脉络的重新整理,并同时思考这些艺术航道如何在国际艺术发展中建立对话关係,就像是《海贼王》卡通影集中作為主角以鲁夫為首的一行 人,对於整个大海宇宙来说就是「观察-介入者」,他们的故事来自於他们原本不属於这个海洋史,而也因為他们强烈心动的介入,使得海洋始出现转折。


         一个支离破碎的数位时代。所有事物不再宏伟巨大,要轻薄微渺,要能够媲美灵魂的重量。如雨的碎片洒落,纷纷命中这一时空,彼此牵结起诸多未被命名的星座。「Crush」在今天这个展览中同时攫取到个体与歷史的关係,一方面是「having a crush on…」,是艺术家如何被这个时代与科技的琳琅满目所魅惑,他们又如何以其作為创作的素材和环境,来回应这个时代,同时间,数位时代也是一个瓦解(Crush)的时代,无论是社会关係、价值体系与经济体制:就如同《海贼王》延续著《七武士》,以无名七人帮探索一个秩序瓦解的时代叙事。


        数位时代的观察者在眾多航道交集的大洋各自前进,任凭感性撞击、指引,探索著新民主时代的创作景观。「航路」不是出自强权或前人,而是不同观点的发想者, 凭藉著酝存的力量,将立即直觉付诸实际世界的实验,也因此,航道记录的是身体、感知与时空的异样串连,这也是今天科技艺术展与批判性艺术展分别因為「过於 平滑」和「过度铭刻」而掩盖或迴避的「探索」。他们看见未被看见的航路,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所谓时代让人心动震颤的频率。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33(s)   2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