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渡-灵魂的界限”北中南三地创作联展

      作者:核实中..2012-07-31 09:46:42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展览名称:“过渡-灵魂的界限”北中南三地创作联展
          展览时间:2012/08/04~2012/09/01
          展览地点:[台湾]-齁实验工作坊-()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鄔柏楠、詹志鸿、邱銍韦、黄宥安、詹志鸿、何子健、林芝帆、李栩宏

        探讨生与死对东、西方的社会来说都是极为沉重的主题,而当最亲密的亲人离世或自身遭遇生命与死亡时,往往会迫使人们探索生命与死亡的意义,亦或在宗教慰藉之中寻求指引。尼采说:生命是一个漫长的死亡。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循环、生命存在本身是庄严的,活著并不谓乎痛苦与麻烦,逝去并不绝对的悲伤与凄苦,而是端看人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与超越生命的本体概念。 

        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不可分,出生的剎那,除了感受新生命降临的喜悦外,死亡瞬刻到临的悲伤也伴随而来,每个人从体知到"活著"的时刻,就要开始面对"死亡"无预警的到来,老子曾说:出生入死,又说;人之生,动之死地;当人出生后,死亡之轮已经开始转动 。在西方的宗教思想里,认為人的生命是由是上帝所赐与,死亡也只是被上帝所招回,一切由上帝所支配。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鳩鲁曾洒脱的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不存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也说⎡存在是一种像死亡走去的存在⎦,当身处於安乐之时,人对於生命存在往往不自觉,也不曾思考或感觉生命的流动,一但开始觉悟到生命的问题,而对它开始加以反省思量的时候,往往是已遭遇到人生的痛苦和困难。所以,在这种生命情状之下,生活的安逸往往与性灵的深度成反比。 

        死亡带给人的恐惧往往大於生命降临的喜悦,所以人类文化一直试图规避或拒绝承认死亡,齐格蒙.包曼曾以社会学的角度去詮释探究死亡与生命对不朽的社会建制与集体行为模式的意义。包曼认為没有人不知道自己会死,“必朽”是一种定律和常态,但是人类文化却一直拒绝承认死亡亦或是认為有死后世界及轮迴观念,试著在想像和实践之中带入“不朽”的希望,并且让必朽和不朽产生对立,这种策略其实就否定是藉由逃避和掩盖死亡的文化,也许更是某种否定式的肯定,而人的生命意义也在此冲突里呈现。人类的历史进化里,一直试图驾驭死亡,现代的生命策略试图拆解人的必朽,废除掉死亡,因医疗与科技的进步而试图规避本应到来的死亡,将死亡转换成可以掌控的变项,人们逐渐将疾病视为可以克服的问题,而不再感到恐惧。 撇开肉身的死亡,精神是否会逝去呢? 范杰纳(A. van Gennep)认為生命过渡仪式分为三个阶段,即分离-过渡-混合或重聚(separation, transition and incorporation)。本真的存在即是向死而在(海德格): 以死亡的象征来终结旧的身份,透过新生(rebirth)让新的主体能重新回归社会。人也可藉著实践理性找到自性,自性是人的良心,它存在本体界。康德的论述裡,本体界:人所能认识的只是由人类知性为之立法的“自然”,却不是物自身,而自然就是事物的存在,这是就存在按照普遍的规律被规定而言的。物自身需屏除主体意识昇华至另一介面,此介面是一种完全与任何社会经验无关、无关性格或理智,是一种完全无关乎个人/社会的力量。 

        此次展览选出平面作品、立体作品与装置作品共 35 件,邀请数位台湾与大陆年轻艺术家参展,包括平面绘画的何子健、邱銍韦、黄宥安,製作版画的蔡远河、雕塑创作者吴其錚 、詹志鸿、刘哲荣,金工创作者鄔柏楠,及装置创作的王彦翔与谢鐘影等人,运用艺术家自身创作的浪漫与对自我的省思,欲探求超脱生死的无我、无机境界与内在心理的思维与状态。新世代年轻艺术家正存於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新世界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剧烈变动,也会对於年轻艺术家的哲学思维和创作观產生变迁和影响,相对於已有时间累积与经验沉淀的人来说,年轻艺术家眼中看出去的生命体现与经验,往往是更热情的追寻一种无形”生”的延续,并且质疑人们将生命、时间视為线性的那种传统观点,过去将死亡视為一种肉身的消灭与本体的终结,在他们眼裡不敷存在,也许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总是很新鲜的尝试。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8(s)   2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