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来自5位艺术家的实践

      作者:核实中..2018-09-17 14:05:36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展览名称:工作—来自5位艺术家的实践
          展览时间:2018/09/22~2018/10/26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Tabula Rasa Gallery )
          主办单位:Tabula Rasa Gallery
          参展艺术家:常宇晗、程新皓、何俊彦、李明、张嗣

        策展人:王泡泡

        TabulaRasa画廊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18年9月22日推出由王泡泡策划的群展: “‘工作’—来自5位艺术家的实践(TOUS LES CHEVAUX DU ROI)”。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0月26日。

        本次展览以“工作”为研究对象。展览将打包呈现艺术家已完成“物化”的作品,以及他们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有待实现的梦想、未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方向等。通过这个名为“工作”的展览,我们希望,艺术家们在“工作”这一生产组织形态中的个人角色、价值关系,与应对策略等面相,都能够被不同程度的触及,并得以局部揭示和讨论。


        策展人前言

        “确切地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我还不知道呢。”

        “研究物化。”

        “我知道这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得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放着厚厚的书本和许多纸张。”

        “不,我闲逛,主要是四处闲逛。”

        以上对话出自一本今天看来非常八卦的小说(《国王的人马》1960,米歇尔·伯恩斯坦),小说作者是哲学家居伊·德波的第一任妻子,八卦对象,则是他的情境主义丈夫。

        这并不等于说或暗示,我们攒了一个情境主义或关于情境主义的展览。

        我的关切在于,谈论“工作”,从德波的“永不工作!”(NE TRAVAILLEZ JAMAIS! ) 开始,是个再好没有的切口。

        打了引号以后,工作还是工作么?

        “工作”是对工作的隔离审查?“工作”是对工作的斗争?“工作”是对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分工的离散与切分?

        都是,但都不够,或者太多。

        在这个展览里,我的疑难是,当艺术被还原为一份普通的、被体制分配的工作,仅仅借由修辞上的区别和强调,来自艺术家的“工作”,是否还具备任何特别价值:尤其当我们试图就“工作”而论“工作”,作品之维,在其中该被如何关心和置问?

        一种可能的判断是,作品依旧在,但它们在这里要作为“工作”的证据被呈堂和传唤,作品应该在此被重新计量、估值,转化为对艺术家工作及其自我制度的批判揭发:一个意义的意义在于,它必须在一个大得多的算计里被计算,与多于一个的意义为邻。

        “工作”邀请了五位年轻艺术家。

        李明比他的自己希望的要陷得深,摆脱持续了十年的艺术家工作,是他最紧迫的“工作”吗?程新皓是那个最不可能用“我闲逛,……四处闲逛”来回答“工作”之问的人,他认真而沉湎,对资本现实的历史谱系进行着近乎拼命三郎的追问;生活工作在珠海的何俊彦,选择了以一种以事实上和物理上的有限实践去应对宇宙史学的宏大叙事对地方与人的盘剥;张嗣与常宇晗,两个不愿意被格式化的年轻人,前者对传统美学和日常记忆进行着不成比例的个人倒置与消解,后者,对于全球化里的知识与身份景观有着一种不肯稍懈的操作欲……

        要一个什么样的大数据,才可以缓减并厘清艺术家们在“工作”里千奇百怪的激情呢?

        “工作”之问,也许只有“永不工作”才能回答。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01(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