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东鹏——碎片时代

      作者:核实中..2017-06-16 09:53:5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4)《当时刻来临——好奇盒里一些关于风景的创作》(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3 装置

          (2/4)《景仍看俏》(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3 摄影

          (3/4)《被消失 - 消失的香港艺术(三)》(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3 装置, 行为, 摄影

          (4/4)林东鹏——碎片时代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林东鹏——碎片时代
          展览时间:2017/06/24~2017/08/20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D座-(前波画廊)
          主办单位:前波画廊
          参展艺术家:林东鹏

        开幕时间 2017年6月24日, 15:00, 星期六

        策展人 陈畅


        前波画廊北京诚挚地宣布林东鹏的个展《碎片时代》将于2017年6月24日开幕。林东鹏1978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主修艺术,之后于2004年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此次展览由陈畅策划,也是这位香港的杰出艺术家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碎片时代》包括了一系列的物品、手稿、绘画和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上观众得以一窥艺术家别有深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越来越与林东鹏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裂的自我”是林东鹏一直以来在持续探究的主题,他认为每个人同时都拥有着不同的身份,有时它们和谐共存,而有时却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内在的分裂其实也隐喻着当代的社会状态,用来描述香港尤为显得妥帖,这座城市和大陆之间的焦虑关系造就了一个政治分裂的群体。

        此次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消失的香港艺术(三)》是一组被锯碎的玻璃钢材质的大碗,这些碎片散落在画廊的院子里。这些碗原本是香港当地艺术家公共艺术展中的一件作品。但是开幕当天由于项目负责人与场馆方面产生的分歧,这个展览仅仅持续了24小时,之后被迅速撤展。这次出人意料的沟通崩溃对林东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戏剧化的经过,一方面对双方各不相让的态度感到惊讶,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他们各自双方的苦衷,这令他直接感受到了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展览的其它作品中,林东鹏试图探索自己生活中的多重身份:艺术家、研究者、父亲等。2013年在纽约参加一个艺术家驻地项目时,林东鹏把自己的公寓变成了一个生活、艺术创作、档案收集以及社交的共享空间。随后他在美国旧金山的展览《好奇匣》中继续这种尝试,他把一个公共空间变成了一个半私人的工作室。在2015年,林东鹏在香港延续了这个系列,创作了《好奇匣香港——做客家乡》。他在自己的城市中扮成了一个游客的身份,在一家酒店住了六周,把整个酒店的一边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室,其中每个房间都变成了一个不断演变的小型展览。

        《碎片时代》展示了林东鹏的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作,都是根据他在纽约和香港生活的体验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日记 20150605》是将其旅行日记的一篇放大到画布上;《景仍看俏》里有两张印着棕榈树的中国邮票,邮票前有一个迷你人偶坐在常见的地产标语“景仍看俏”上。这个组合类似一个迷你的广告牌宣传,留给观众一个遐想的空间来猜测这个广告到底在推销什么。从林东鹏的作品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其刨根问底、极具讽刺和幽默的个性,无论作品尺寸大小都展示了一种魅力。由于艺术家邀请观者来探索他内心如碎片般的想法,因而我们也能感受到作品中柔软脆弱的一面。然而,纵观展览,展厅和院子里的所有作品渐渐合而为一,四处萦绕着其创作过程所围绕的鲜明意识。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33(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