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力量”扫一扫当代艺术展

      作者:核实中..2016-07-05 16:14:05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17)《霓裳》系列8 潘松 95×33×24cm 2006年

          (2/17)《蟾宫》 杨东鹰 312X312X1188mm 2015年

          (3/17)《DK型风景》 彭涛 100x200cm 2016年

          (4/17)《蒙德里安式拷贝》 石荣强 180x97cm 2014年

          (5/17)《个园写生》之一 屠鸿辉 49x65cm 2014年

          (6/17)《汶河风景之三》 党震 直径62.5x62.5cm 2016年

          (7/17)《仰光2》 杭春晖 78x83.5cm 2013年

          (8/17)《谒金门》 雷子人 98cmx48cm 2015年

          (9/17)《逍游游》系列之一 李晶彬 47x75cm 2014年

          (10/17)《出壳1》 秦修平 96cmx45cm 2015年

          (11/17)《生长的树系列2》 徐加存 86x136cm 2015年

          (12/17)《借问1号》 周伟华 150x112cm 2015年

          (13/17)《借问1号》 周伟华 150x112cm 2015年

          (14/17)《艾达与天鹅》 董鹤 100x150cm 2015年

          (15/17)《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诗》No.2 申树斌 150x100cm 2014年

          (16/17)《蓝莲花》 孙大量 150x100cm 2015年

          (17/17)《启示》No.1 徐跋骋 110cmx75cm 2014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新力量”扫一扫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6/07/16~2016/07/30
          展览地点:[江苏]-南京市江东北路197-1号,湘江路口-(宣和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尚群艺术中心 承办:南京宣和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党震 杭春晖 屠鸿辉 石荣强 毕可燕 徐加存 王金峰 涂少辉 赵东 朱雅梅 陈炯 李晶彬 张富军 杜小同 孙晓枫 范琛 范治斌 李戈晔 李军 秦修平 秦艾 雷子人 刘明波 周洲舟 刘筱静 莫里加 常美娟 邹荃 申昊 罗凡 孙大量 高雷 彭涛 包忠 马月明 徐跋骋 张文斌 申树斌 陈春木 周伟华 董鹤 秦树义 潘松 李惠东 马天羽 杨东鹰 余春娜

        学术主持:吴洪亮

        策 展 人:万军

        参展人员:水墨:党震 杭春晖 屠鸿辉 石荣强 毕可燕 徐加存 王金峰 涂少辉 赵东 朱雅梅 陈炯 李晶彬 张富军 杜小同 孙晓枫 范琛 范治斌 李戈晔 李军 秦修平 秦艾 雷子人 刘明波 周洲舟 刘筱静 莫里加 常美娟 邹荃 申昊

        油画:罗凡 孙大量 高雷 彭涛 包忠 马月明 徐跋骋 张文斌 申树斌 陈春木 周伟华 董鹤 秦树义

        雕塑影像:潘松 李惠东 马天羽 杨东鹰 余春娜

        现在的问题与我们的任务   文:党震

        前段时间热映的大片《美国队长2》,很快被另一部科幻大片《独立日卷土重来》所覆盖,联想到更早些时间的《蝙超大战》与《X战警天启》等超级大片,我在一场又一场狂轰滥炸的视觉混战背后,想到了几个细思极恐的问题:视觉艺术的未来是否存在一个极限?流行的商业趣味作用于艺术圈,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着资本利益的潜规则?面对无敌更无敌的破坏与拯救,操持一份类似“更大、更狠、更牛逼”的野心,能否救赎我们越来越苍白的心灵?处于话语边缘的当代水墨,(谈到这里,我着实羞愧于对水墨身份的这份顾影自怜)这种尴尬的不离不弃,始终是我这个七零后水墨画家的一块心病。说句不谙世道的话,我真的无法让自己站到“当代艺术家”的队伍里来。虽然我也曾多次以艺术家的身份站在红毯上迎接闪光灯的洗礼,但在内心深处我仍然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个水墨画家,而不是艺术家。

        当代艺术在颠覆旧体制的强势进程中,早已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星条旗插遍了全世界,而固执如我等不谙世道者绝非那些燕尾荣装的“人人”。我所见识的问题是龙卷风般狂热的当代艺术大潮背后,水墨在慌忙招架中不可能保持清醒头脑,更无法做到从容应战。大约三十年前后的诸多读后感式的革新与创造,依然无法确定水墨在当代的地位,反而在备受打脸的羞辱中迷失了方位。近阶段的缓慢是早期激进的必然反应,而我可喜于这当下的迟缓,因为这一“慢”印证了对之前种种冒失的反思,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拨乱反正,不慢是万万不可的。创作速度的放慢使我们思考与纠错的时间延长,细心品读与耐心打磨才有可能锻造出恰到好处的作品,继而在整体上增长水墨的内功。慢下来,也意味着把心静下来,安静从容的心态,有利于我们拨开华丽矫饰的帷幕,看清那些不明觉厉的复杂现象。如此则有可能去伪存真,以平常心观道、悟道、证道,走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水墨艺术的康庄大道。

        扫一扫当代艺术大展没有按美国大片类型的强势方式出牌,反其道而行之,策展人万军先生挑选了一批富有责任感与文化操守的画家,以星火燎原的姿态在国内各地点燃烽火,不紧不慢的呈现出当代水墨的温度,渐渐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水墨的旧印象,也慢慢调整着曾经绷的过紧的那根追逐当代新潮的弦。扫一扫系列展览以清新朴素的状态,游走于官方体制与强势话语之外,逐渐明确着一份新的可能。基于此,我乘荣幸受邀参展的余兴大胆写下以上文字,全做新征途的助威鼓声。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5(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