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刘芯涛
学术主持:齐廷杰
展览统筹:古伟碧
开幕时间:2016年6月24日下午3:30
“他者”逻辑下的“自我”认定
文/齐廷杰
“他者”逻辑,对于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一种摆脱了后殖民理论窠臼的语境预设,除了艺术家作为创作生命的个体,一切有可能影响到艺术家创作的外部环境的因素可统称为“他者”逻辑,它不再指涉具体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学院与在野的问题,也不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吉斯登提出的那样,所谓现代性的独特之处在于全球化语境下的“扩张性”和个人失落带来的“私密性”之间日益增加的距离,而是作为研究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在场性”、“合法性”以及“叙事逻辑”的线索之一,作为艺术家进行自我价值认定与判断的有效辅证,作为我们认知中国当代艺术呈现面貌与方法论转变的深层原因。
显而易见的是,当代艺术的叙事线索近年来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从集体性的记忆空间到个人化的记忆碎片,从宏大叙事的关注、描绘到高度自我化的日常生活的视角转变,这种转变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非此及彼,不能说集体性的记忆空间就不具备个人化的生活、不具有内心的真实或者只对自我的日常生活关注就会完全忽略外部世界。只是说,作为被压抑的“他者”逻辑下的桎梏因素,我们尽量避免谈及,集体性的日常与个人化的日常,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表达艺术真实的一面。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免通过各种媒介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从集体化的日常表述到私人化的日常表述,显示出当代艺术叙事方式的某种转变:从被动的、压抑的转向为一种更加主动的、自由的诉说的方式。
青年一代的绘画逻辑似乎与前辈有所出入,他们貌似对周遭的现实世界漠不关心,当然这种有意识的漠视并不意味着他们生活在真空中或者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只是选择了一条更贴近生命体验、沉浸内心的叙事模式,这种微观叙事的模式与宏大叙事的模式都构成了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完整的样态。按照常规的观点,宏大叙事一般对应着社会的、历史的、人文变迁的元素,这点由诸多艺术家的图示语言可以看出,逆向推之,由图示语言的变化也可以推断他者逻辑的变换。假如说,“宏大叙事”是一种社会自上而下的对艺术创作的干预,那么,“内心自我”则是由里而外的对于创作模式、创作对象的自主选择。
本次展览的七位参展艺术家,从表面看,每位艺术家切入问题的方式似乎都不一样: 王家增以社会变迁、工业文明为切入点,描述了他作为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对工业文明、工业社会的记忆以及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批判与反思,图式语言具有生命的张力与历史的厚重感,个体的存在与社会的禁锢形成对比,拷问灵魂深处莫可名状的痛楚,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最近的创作中;胡勤武放弃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性,用理性的方式接近心灵的体悟,有意识的控制看似“无意义”的重复,他的作品,可以视为是反社会宏大叙事的一种“精神宏大叙事”,用虚无去对抗不断摧毁与重建循环往复的社会,无声胜有声;主玛于江阐释了对规则的理解,他对于日常生活中表面的规则持审慎的态度,一切人为的、表面的规则都具有其局限性,他试图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规则的解构,建立起画面秩序上法则的伦理,它可以是冷冰冰的、非感性的,但是绝对含有人性的温度,这套法则来源于主玛于江的生活日常,经由艺术家的转换成为艺术日常,拒绝向现实社会妥协;蒋华君展示了一种荒诞的日常,从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敏感,他不再单纯以宏大叙事为创作逻辑,更多的是从个体生命的存在体验出发,将自我的情绪影射到画面上,以小喻大,略显病态的驱壳带有隐喻性,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代表追求自我的内心尝试;目前在法国工作学习的普拉提,对熟悉之物的陌生化处理是其艺术语言特征之一。他先选取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实景,然后将手掌置于观看对象的一隅,最后用相机记录下来,当底片成像,普拉提在手掌的部位进行再创作,或者画社会风景,或画自然风景,总之,机械的与人工的、熟悉的与陌生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视觉效果;杨方伟的创作带有明显的80后叙事特征,即关注自我、关注内心,描述也多是碎片化、片段化,艺术成为一种追求内心、找寻自我的有效途径,以幽默、调侃、甚至有点梦幻的组合去肆无忌惮的、轻松的表述;王睿的作品,表达一种对自我的认知追寻以及价值观判断。他喜欢煞有介事的将一个存在个体置于看似很宏大的背景之上,比如沙漠、比如海洋,然后又植入了一些动物的元素、卡通的元素,这种混搭的形式让王睿的绘画看上去似乎是冷眼旁观,他只执着于自己的内心对周围的一切进行价值观判断。
所以,“他者”逻辑下的“自我”认定,并不是强调真实的自我、内心感受会超越或者推翻以往宏大叙事的线索,或者转向自我的当代艺术会失去它原有的锐度以及批判性。只是,经由艺术的叙事方式的转换,能够更大限度呈现艺术的现实时,也能够最大效果的揭示艺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