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代远油画写生作品展

      作者:核实中..2016-04-29 11:31:57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6)展览作品

          (2/6)展览作品

          (3/6)展览作品

          (4/6)展览作品

          (5/6)展览作品

          (6/6)展览作品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幸代远油画写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05/15~2016/05/25
          展览地点:[四川]-西昌市海滨中路月色风情小镇邛海畔-(術下美术馆)
          主办单位:淡堂·今日艺术馆 承办:術下美术馆 协办:西昌美术家协会 行走华夏?写生祖国 成都有缘坊酒业公司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西昌市文联,西昌市美术家协会 红墙美术馆(法国)好事达酒业公司
          参展艺术家:幸代远

        开幕时间:2016-05-15 15:30

        学术主持:黄宗贤

        出品人:宁家鸿

        徜徉在精神的“原乡”——略谈幸代远的风景油画创作观

        黄宗贤

        在现代性以其巨大的能量侵蚀人们生活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也愈加呈现出对于文化精神内涵深度的消解,艺术的自律让位于商业的操控,艺术家的创作在他律性的影响下体现出对于材料以及装置的依赖,符号崇拜逐渐代替了象征意义,作品本身的“光韵”几乎消失殆尽。正如卡西奥德所言:“制作和创造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制作东西,但却不能创造东西。”扎根于大凉山的画家幸代远用其亲身的创作经历诠释着此句话的真谛。

        作为一个扎根于大凉山的画者,那份来自原乡“自然”的渴爱正是这片土地赋予他的。如果不熟悉幸代远,你在大凉山的深处或者邛海边的湿地看到挥毫作画的幸代远,你会认为他就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画家。如果你第一次与身材敦实,长着一头蓬卷头发的他喝酒,听他时不时冒出的标准的“团结话”,看他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情态,你更不会怀疑他就是一个大凉山的画家。其实代远出生在富饶的川南富顺,富顺之于“边少穷”的大凉山算是内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不太“安分”充满好奇心的他在西南师大美术系毕业分配时,毅然选择了当时一般人都躲避的凉山州。没想到,这一去,他就在那片陌生的与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开花”了。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爱情,而且他找到自己的“原乡”,获得了一种回归的自然自在感。他的艺术生命之树由此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了,他也将自己心灵注入了高山流云中了。

        幸代远笔下风景画无不彰显出在这片土地上“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神遇之境,山川自我浑融为一,笔下的自然无不神妙,灵气非凡。尤里乌斯?恺撒?斯卡利格在《诗学》中曾言:“在任何一种事物内,只存在一种唯一的、首要的和正确的东西,其他一切都要遵循这个法则或者道理。”在幸代远的油画风景中,他从始至终都遵从的即凉山土地赋予他的那条自然法则:别样的沉静、静谧而恬静的“家园”记忆、诗意的栖居。

        没有人会怀疑“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命题,就像幸代远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凉山作为他“妙悟”的栖居地一般。大凉山是他所钟情的风景,他置身于其中凝神遐想,妙悟自然,在心所依托、情所皈依的“原乡”中物我两忘,成为山野中坚定的“守望者”,他融情于自然,山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吸引着他的画笔。在各种美学观念与思潮不断充斥着艺术界的时候,幸代远采取了梳离、避退、甚至是自我放逐的态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扎根于凉山的土地,选择了以风景为主的叙事方式。他行走于大小凉山的山川原野,也时常走向遥远的海岸乡村。在行走与寻觅中,他屏蔽了太多的哲学与思考,逃避了现实的“理式”,放弃了太多的“符号”层面的能指与所指,用大自然的写照诠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内在含义:孤寂的船、空寂的旷野、湖中的孤鸟、炊烟升起的田野、树影婆娑的地面……在作品《大石板初雪》中,幸代远用现实的苍茫场景抒写着“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般的叙事风景,雾气弥漫着大地,正如“冲淡”的意境风格一般,“遇之匪深,即之愈稀”,画作中流露出的情意正是印证了其即目会心,不加雕琢的“自然英旨”。

        美的性质是多元的,在幸代远的创作理念中,“如画”的风景就是他的“美”之体现。诚然,风景画记录了我们认识自然的阶段。从古至今,人类一次次试图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我们置身于事物中——它们不是我们的创造,有着不同于我们的生命结构:山丘、河流、湖泊、云朵、树木……但是它们却一直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和敬畏,成为我们愉悦的对象和情感所寄托的家园。幸代远在想象中再造它们来反映他的情绪,试图在风景的美学理想中达到天真的状态,将人类精神恢复到“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中,其“图像”承载了“文化的表达”,那种风景画的创造使得“人类获得的新感觉”又一次重回我们的视线,这是幸代远力图恢复“欣赏自然美的传统”所作的努力,他的风景画叙事中无关政治、民族或者阶级观念,并没有荷兰画派中“反帝国和民族主义的”文化姿态,蕴含的的只是在与风景相遇而生发的那种最真切的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体悟与情感,而不是“现实的虚假再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独创性不仅关乎艺术观念的独一性,还表现在对于自己创作风格的超越上。幸代远具有一种致力于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精神,他的画作既彰显出传统风景画的图示因素,也显示了他对于本土油画形式语言的创新。他将题材的选择与构图相结合,使得二者在远与近、空与疏的排列与组合中形成和谐的相融。在其画作《广鹿岛的记忆之一》中,幸代远在平凡的题材“海水”与“石头”交融的三分之一处“置入”一位“白衣女子”,这一“题材”的“入境”突然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单调与平静,转而让人思绪万千,仿佛“真力弥漫,万象在旁”,一个个有关此地的记忆涌入脑海,那个青春、爱情与梦想交织的地方正以其蓝色调子的多情顿时让画面充斥着悠远的意味。

        在《木垮村口》中,幸代远更是以其独特的视觉把握渗透于题材之中。两支巨大的树干位于画作的前景,斜立于左右两边分别挡住观者两边的视线,它们的出现似乎是想要刻意规定人们的视线。当然这还不够,画的中部出现的那棵树似乎想要继续贯彻这样的理念,这一次它以其更加繁茂的树干与枝叶挡住了画面的大部分,那些看似紊乱的树枝在肆意的笔触中逐渐生发,不经意的点与线在自然中谱写着生命之歌,似乎正是这样的随性赋予了树枝野草以灵气,这正是幸代远“唯性所宅,真取弗羁”的率真性情的流露,这种“筑室松下,脱帽看诗”的自在与适意不禁让我们试探地将头伸向那被繁茂树枝所遮挡的远方,而远方到底是神秘的、充满奇特感召力的,那若影若现充满机趣的原野似乎正是幸代远栖身之地的完美写照。

        在我看来,幸代远的画作之美在于静穆、空寂而安宁,在于他的原乡之梦境的灵动与具体。他沉浸于登高望远的辽阔邈远、钟情于峡谷的浑厚与崇敬,然而这一切生命的体悟都来源于他对于形式的拿捏。他的画作中透溢出光与色的交织中所体现的丰富性,在“威海记忆”系列画作中,他试图表现一个受大气的光色因子所装点的世界,无论是近处的海滩还是远方海天相交之处的云朵,他始终扮演的是一个魔术师的身份,他所演绎的是关于海滩的记忆与这个蓝白世界的静穆感,因此他有意减弱色温的强度与鲜明的对比,让丰富的画面洋溢着和谐与单纯。他的指挥棒似乎随时都能为这个世界所装扮:蓝与白的交融、光与影的嬉戏、丰富而不芜杂的浪漫……一切景物都在追求光色的丰富性与对比关系中显现出了幽寂的伟岸和高贵的优雅。

        幸代远对于光线和色彩有着特殊而犀利的眼光,在其众多画作中我们能感悟到他对于“水”的悉心感知与独特把握。中国古代早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言论,幸代远笔下的山水是否诠释了他对于万物之灵动生命趣味的钟爱呢?在他的《夏梦》中,荷叶优雅地依偎在充满灵气的水面,湖面上荷叶的倒影清晰可见,虚与实的交融透出光线与物体的合二为一,水面上彰显的是他肆意挥洒的笔触,颜料的积理在镜子一般的水面上体现出来,似乎正是提醒我们这个非现实的梦境,然而一只蜻蜓的闯入为这份宁静带来了生命感。

        悉心体悟这位游历于大凉山中“探险者”的画作,幸代远在作品中显现的并非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被局部障碍物所阻挡的悲叹,他用其“探险式”的构图全方位地向观者展现了多变的视角。脚踏坚实的大凉山土地,他创作出了那《留守的村庄》;高立于山顶的平原,幸代远让我们感受到了《惊蛰》中登高望远的魄力;如果能试着推测《净土》的取景,是否会被这位不畏艰难妄图展现心中所向往的那片“桃花源”之景而跋山涉水不畏奔波之苦的修行者所感动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位被大凉山的一草一木所迷恋的美之体悟者用其执着于获取如画“风景”的精神触动着这个似乎渐渐麻痹的现代社会,所观察和表现的视觉唯美如此地宁静致远,情深意长。

        禀随着大凉山独特的人文环境,幸代远的油画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他对于山野独特人文景观的特殊表达。所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幸代远用一颗闲适的虚静之心体察着万物生灵之变化,以空明之心态接纳万物之境界,以笔触与色彩的张力透溢出静谧的生命感。幸代远的创作活力和才情赋予了绘画本身即时即地性,他的艺术探索之路深刻启发着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他对于自然的专注将不断延绵于大凉山的一草一木中,为我们展现浮华社会之外那一片难得的净土,我们所见的是他在自然“原乡”中领悟到的悠远与深情,他用其明净清澈的林泉之心使得自然之万趣融其神思。所谓“画者,从于心;画者,形天地万物”,幸代远笔下的山水在都市化繁杂的消费主义语境中越加体现出宗炳的“畅神”观,给人精神上的解脱与怡娱。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26(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