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瓷器热”里的“冷思考”
    2. 在某古玩市场,一位藏家手持放大镜,在一件青花瓷瓶前驻足良久。这件标价不菲的瓷器,釉面莹润、纹饰精美,底部还落有“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识。经过反复端详,他最终以高价将其收入囊中。然而,经专家鉴定,这件“乾隆官窑”竟是一件高仿品,制作时间不超过十年!这样的故事,在当下的收藏圈中屡见不鲜。 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瓷器收藏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拍卖会上,一件件天价瓷器不断刷新纪录;鉴宝现场,带来各种瓷器请专家“掌眼”的藏家摩肩接踵。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市场上流通的瓷器,有相当比例都是赝品。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古玩市场中真品率可能不足5 [详细...]
      2025/04/05 08:57:3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里的中国”陈列馆获赠刘开渠、常沙娜作品
    2. 2月20日,刘开渠先生作品和常沙娜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常沙娜先生之子崔冬晖作为代表向“艺术里的中国”陈列馆分别捐赠了刘开渠先生的《毛泽东像》等23件雕塑以及常沙娜先生的《叶子花》《盛唐172窟文殊菩萨图局部》两幅绘画。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兴区委书记赵如浪出席活动并接受捐赠。 “艺术里的中国”陈列馆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建筑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目前馆藏有蒋兆和、韩美林、吴为山、刘万鸣、孙晓云、崔如琢、陈家泠等艺术家的书画、雕塑、陶瓷作品。陈列馆以“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 [详细...]
      2025/03/04 08:57:55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戴敦邦《白蛇传》中国画手稿入藏杭州国家版本馆
    2. 《白蛇传》中国画手稿。 鲍梦妮 摄 2月12日,中国国画家戴敦邦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举行。现场,戴敦邦向杭州国家版本馆捐赠《白蛇传》中国画手稿55幅。 此批画稿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戴敦邦珍藏四十年的创作原稿。彼时,其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之邀,为《西湖民间故事彩色连环画》丛书创作《白蛇传》部分。 [详细...]
      2025/02/13 09:2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书中蝴蝶”藏书票
    2. 藏书票是贴在书的扉页或夹在书中表明藏书主人的标识。用更简洁的话表述,藏书票是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它通常采用木版、铜版、丝网版、石版等版画形式,表现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某藏书”等字样,并印上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 Libris”。作为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藏书票以其小巧玲珑、精美雅致的艺术性,被誉为“书中蝴蝶”“纸上宝石”“书中精灵”等。 藏书票源于15世纪的欧洲,现已知世界上第一张藏书票是由德国人 [详细...]
      2025/01/13 08:52: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如沐春风说收藏
    2. 赵宏本和钱笑呆绘制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谈到“收藏”,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赚钱”“增值”。收藏固然是投资理财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收藏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赚钱”和“增值”,其间很重要的一项是享“趣”——享受收藏过程中给收藏者带来的那份惊喜、自得与愉悦,那种“如沐春风”“其喜洋洋则矣”的心理感受。 我是个“杂食动物”,收藏的视野较为宽泛,30多年中,我收藏过钱币、票证、瓷器、 [详细...]
      2025/01/12 09:12:5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郭建明新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   郭建明 《西藏和平解放》 350cm×220cm 中国画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记者近日获悉,河南省书画院专职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郭建明收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证书。他创作的《西藏和平解放》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美术创作”活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陈列并收藏。   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为配合展陈需要,曾组织过几次较为集中的革命历史题材 [详细...]
      2025/01/07 09:40:05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晚年遨游“粮票堆儿” 其乐融融
    2. 壹市斤全国粮票 退休以后,在儿孙们的带动下,我找到了晚年的一大重要乐趣:收藏粮票。现在,我共收藏全国各地、各个时期的粮票3000多枚,成为辽南地区小有名气的“老年票王”。 古语云:“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人到老年,常常因工作环境改变、生活秩序变更、活动空间缩小、身体健康状况等原因,而心生颓废、产生寂寞心理。如何才能让自己走出这种“黄昏怪圈”呢?我决定自己找乐子,通过自寻快乐,来远 [详细...]
      2025/01/04 09:10:26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和金代河津窑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入藏仪式。 2021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无偿捐赠了金代河津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一件。2024年9月,深圳望野博物馆再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无偿捐赠金代河津窑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一件。两件文物皆产地明确,有考古信息可做对应,且都保存较为完整,纹饰清晰生动,形制独特。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研究,前者纹饰有葡萄叶的轮廓,是古代晋地葡萄流行的佐证,也是中西文化物质交流的体现,后者则具有宋代文人画风格。 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宋金时期 [详细...]
      2025/01/02 08:39: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一号先生”张宗宪的收藏经
    2.   2024年11月30日,收藏家张宗宪离世,享年97岁。在古董江湖浸润了一辈子的张宗宪,是20世纪香港最成功的古董商之一、拍卖界的元老宗师。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宗宪游走于海内外各大拍场,他独到的眼力和丰富的经验赢得了世界收藏家的信赖和尊重。20世纪90年代之后,张宗宪开始以收藏家的身份驰骋拍卖场,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而努力,尤其为伦敦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在香港的顺利起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位被誉为“罗伯特 [详细...]
      2024/12/18 08:53:0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举办
    2. 从中国邮政集团获悉,11月29日至12月3日,以“展方寸邮票传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次展览规模超1600框,覆盖16个竞赛性类别,力求呈现近5年来我国集邮家的最高水平。 据悉,本次亚洲邮展展览面积达12000平方米。该展览从1949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资票品中遴选展品共计303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本次展览中,“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珍邮展”遴选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當壹圆”、“宫 [详细...]
      2024/12/02 08:33:17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1.941(s)   9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