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美术史论--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清凉世界——花鸟图
    2. 在中国国画大写意花鸟题材中,雨后天晴芭蕉叶下几只大鸟在大石上休憩,这种宁静致远的境界是古今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此题材充分发挥大写意笔墨淋漓的畅快写法。 下面这幅画是画家君寿于1986年写意的《清凉世界》花鸟图,供大家欣赏、交流。 [详细...]
      2013/05/03 15:25:2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花鸟、动物、山水、书法作品选 前 言
    2. 我所见到的传媒介绍及评价文章皆称我为“人物画家”,而这本小辑出现的却不是人物,而是展示着我另一个世界花卉、动物、山水及书法。如果要研究我的成长过程,我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努力不可忽视。我在中学时代已致力于书法、篆刻、花卉的研究,临摹了不少海派画家的写意花鸟。广州艺术博物院出版的我的专馆画集,第一张就是一九四八年画的《英蓉斑坞图》。行家们说事隔半个世纪,这幅画仍然耐看。一九四九年我南下从高剑父习画,人门第一课即要我整木临摹日本的景年及梅岭两位大师的花鸟册。与五代黄签的《珍禽图》对我的启示一样,不论哪家哪派,首要的是必须先从生活中来。没有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也就不可能有表现事物的深度。在这一点,工笔与写 [详细...]
      2012/06/30 14:47: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郭怡 郭怡孮的花鸟艺术——入大麓而不迷
    2. 郭怡孮的花鸟画创作,真正让人感受到一个“大”字,画幅大、形象大、气势大、内涵大。映衬如此热烈昂扬画面的是大自然的壮美和时代生活的繁荣,体现出深厚民族文化积淀所勃发的大气象。   中国花鸟画怎样走向现代?怎样成为当代文化的载体?这是郭怡孮长期以来所思考和实践的课题。郭怡孮的创作与他的理论、他在中央美院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他有一种使命感。他努力创造属于他自己、更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程式。所谓“程式”,即是艺术家探索并掌握了的用相对稳定的艺术方法表现自然、自我的规律。它包括独特的艺术结构、笔墨语言和情感、价值取向,又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建立、发展破立的过程。   郭怡孮认为,“新程 [详细...]
      2011/10/11 17:36: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浓淡皆相宜——读秦海写意花鸟 文/刘大为
    2.   看到秦海最近的一批新作,不由为之一震,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泼墨挥毫,在写意花鸟画方面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奉献出如此令人惊叹的作品,应归于他的悟性、灵气、才气诸方面的修养;应归于他对中国画全身心的追求。他推崇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他认真解读,深切领悟,大胆实践,勇于创造。在近几年新创作的一批画作中,其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已步入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天地。在意境、意象、传情的探索上,追求大块大面的宏观整体结构形式,吸收乐、韵、舞蹈的表意符号,运用独到的意象造型,使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灵气。他的画既有传统又富新意,他把写意 [详细...]
      2011/09/01 11:29:5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