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昌硕与陈诗交游考
    2. 吴昌硕和陈诗为近现代海上诗坛重要人物,一位以诗书画印闻名海内外,一位是近现代著名诗人;两人皆从乡间寓沪数十年;皆因诗名列入《光宣诗坛点将录》。吴昌硕以“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入列;陈诗以“地角星独角龙邹润”入选。两人因诗结缘,私交甚深。 诗翰酬答 陈诗(1864-1942),字子言,号鹤柴、鹤侪、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出身仕宦家庭,近现代著名诗人。 陈诗前后居沪3 [详细...]
      2019/05/22 08:43:36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的白描兰花
    2. 双勾兰图(国画)吴昌硕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54岁的吴昌硕(1844—1927)与友人聚饮于僧寮,院中石缝处兰花绽放,清香四溢。恰好有僧人出示所藏元人管仲姬(1262—1319)的《双钩兰花图卷》,此情此景,吴昌硕情不自禁,即席挥毫创作了白描兰花图竖幅。很显然,这幅画既是对景写生,又得古人神韵,乃集传统中国画创作的两条途径于一体。在这幅被现在的收藏单位浙 [详细...]
      2019/03/04 09:15: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趣味盎然的吴昌硕博古图
    2. 人们将摹写古代器物形状的绘画或用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称作“博古图”,又名“钟鼎画”,为杂画的一种。清朝是“博古图”的黄金时期,尤其到清末,城市经济得到发展,市民阶层空间壮大,那时的绘画题材,除去花鸟、蔬果、仕女以外,因“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故成为市民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题材。 清代到民国年间,由于博古图的盛行,许多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著名海派画家吴俊卿(昌硕) [详细...]
      2019/02/14 01:40:22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走进大师吴昌硕的艺术世界
    2. 吴昌硕作为中国海派艺术的开拓者,是近现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家、篆刻家之一,在艺术上是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坐标式的代表人物,是承古开今的艺术大师。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昌硕出生在浙江省安吉县彰吴村,卒于1927年,终年84岁。吴昌硕一生名号颇多,初名俊、俊卿,后署名苍石、昌石、昌硕,别号很多,如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等。他的篆刻、书法、绘画,具有强烈的个人艺术面貌,在中国书画史、篆刻史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详细...]
      2018/12/13 09:34:5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创作《牡丹双娇图》始末
    2. 该图(见图)纸本设色艳丽,牡丹一高一低两枝高者略大,牡丹盛开,还有几枚花蕾含苞待放,随风摇曳生姿。左上角题“双娇”二字,向左另一行以行楷书再题“兆铭仁兄属画,乙卯夏安吉吴昌硕时客海上禅甓轩”。接着盖的是一颗鲜红的白文印章“吴俊卿印”,鉴赏此画最重要是要弄清两个问题。 一、吴昌硕双娇图的真假;二、兆铭仁兄是谁?为什么题双娇,而不题国色天香富贵图之类? 首先是吴昌硕书画的特征。 [详细...]
      2018/11/22 08:47:53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交友与艺术创作新探
    2. 任伯年墨竹王震补像《吴昌硕像》 综观吴昌硕相交的朋友,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如潘喜陶、施旭臣、吴云、俞樾、吴伯滔等。吴昌硕真正的艺术创作开始于安吉县城郊桃花渡畔的芜园。年仅21岁的他在经历战乱之后,原来的七口之家仅剩他和父亲两人,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鄣吴村迁徙至此,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和艺事追求。切莫小看这个景色朴茂野逸、条件简陋艰苦的芜园,这对年轻的吴昌硕来讲是其凤凰涅槃之地。他在此拜师交友, [详细...]
      2018/10/24 09:31:13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金笺彩色花果六条屏鉴赏
    2.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自幼受家学熏陶。17岁时四乡饥荒,流浪在外5年,回乡后刻意求学,22岁考中秀才。29岁成家后,离家赴杭苏沪等地,寻师访友,谋营生计。1899年受任安东令,一月后便毅然辞去,绝意仕途,专心于诗、书、画、印,自成流派,终成一代宗师。 吴昌硕在绘画上可谓大器晚成,“三十岁学诗,五十岁学画”,而书法则 [详细...]
      2018/10/17 09:04:42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师友间交往的历史梳理
    2. 任伯年墨竹王震补像 综观吴昌硕相交的朋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如潘喜陶、施旭臣、吴云、俞樾、吴伯滔、杨岘等。吴昌硕真正的艺术创作开始于安吉县城郊桃花渡畔的芜园。年仅21岁的他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原来的七口之家仅剩他和父亲两人,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鄣吴村迁徙至此,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和艺事追求。切莫小看这个景色朴茂野逸、条件简陋艰苦的芜园,这对年轻的吴昌硕来讲是他的凤凰涅槃之地。他在这里拜师交友 [详细...]
      2018/10/09 09:52:0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一对巨印对章见证一段奇缘
    2. 近日幸睹吴昌硕先生所作“伯衡”朱文巨印。此印面4.3厘米见方,高11.5厘米。2007年浙江西泠春拍曾拍卖此印,当时因其边款“丁巳元宵大聋时年七十有四”未提及明确上款人而被定为吴昌硕刻给民国金石碑版考据专家、鉴藏家陈伯衡(1880-1961)的。但笔者在浙江省博物馆于2000年出版的“中国历代玺印艺术”一书第155页看到一枚吴昌硕刻“莫永贞印”四字白文巨印,印面4.3厘米见方,高11.5厘米,与“伯衡”二字朱文印同为清坑寿山连江黄山水薄意纹巨印。无论从印材质地纹理,薄意山水雕刻,包浆,印面大小,高度二印都几乎完全一致,应是当年缶翁为莫永贞刻的一对姓名章。 莫永贞 [详细...]
      2018/09/27 09:08:4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熟极而“油”:吴昌硕晚年轶事
    2. 吴昌硕《佛手石榴图》 吴昌硕晚年和戏曲名家多有交往。1823年,缶翁八十寿辰时,拜其为师学画的梅兰芳、荀慧生等,为他老人家演戏祝寿。先由荀慧生自报一出开锣戏《麻姑献寿》,再请缶翁各点梅、荀一出戏。吴昌硕说:今天我不点你们的拿手好戏,而要兰芳唱慧生的戏,演一出《拾玉镯》;要慧生唱兰芳的戏,演一出《审头刺汤》。两位大名角虽感到意外,却也欣然从命。当晚,各自演出缶翁所点剧目,效果出乎意外地好。剧终,缶翁对梅、荀 [详细...]
      2018/09/05 09:12:28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68(s)   106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