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回帽
    2. 回回帽   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传统男帽,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   回回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戴那种合适。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平常的还是以白色为平常帽式,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   回回帽一般用的确良、涤 [详细...]
      2009/12/25 16:46:0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辛公义
    2.   【《隋书?循吏传》中的记载】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 [详细...]
      2009/12/25 16:45:5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灯盏
    2. 东汉时期青瓷灯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之前的青铜灯具。到了六朝时期,灯盏的造型已经基本定型为油盏、托柱、承盘三个部分。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灯盏,出现了将托柱做成熊的造形,并在承盘下安三个兽形或者是蹄形足。南朝的灯盏大多无足,而托柱变得很高。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唐代,灯盏作为实用兼装饰物而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唐代常见的造型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宋代由于陶瓷业的发达,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灯盏继续着盛世的辉煌。而明代灯盏的式样变化很多,有一种灯盏上部似一把带盖小壶,下为盆式托座,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造型新奇别致。 所用灯盏有瓷制,也有面制,其形多样。一般呈碗形,直径有二市寸大小 [详细...]
      2009/12/25 16:45: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人祭
    2.   古代祭奠礼俗。即杀人作祭品来祭奠神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其时处于野蛮阶段,生产力低下,凡俘虏,通常妇女娶为妻,儿童或收养或杀害,男子则杀祭于祖先灵前,以告胜利。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其中有五至十岁儿童骸骨。商代始,杀祭有大量殷墟甲骨文记载,其人数多者每次达三百至五百人,其次百人,以主三十、十或一二人不等。其方式有伐(以戈砍头),刿(割杀),施(剖腹掏肠,或称刳、剔),磔(张裂风干被刳剔的人牲),火(即灸,炮烙人牲),鼐(即烹煮人牲),焚(焚烧人性),舀(活埋),俎(即菹,做成肉酱),彝(杀而陈尸),等等。古籍中并记载,商末代君主帝辛(纣王)曾“醢九侯& [详细...]
      2009/12/25 16:44: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偷灯
    2.   元宵节偷灯   曲阜风俗受孔府影响至深,但民间又有民间的乐趣。   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燃灯,这些灯是用豆面捏成的,或用水萝卜刻成的。旧时习俗,妇女婚后三年不育的,元宵节上街偷灯吃,一般偷姓刘(因“刘”与“留”同音,有“留住孩子”的意思)、姓戴(因“戴”与“带”同音,有“带上孩子”的意思)的,民谣唱到:“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有了女孩叫灯哥,有的男孩叫灯成。”当年,乡间果真有不少孩子名叫&l [详细...]
      2009/12/25 16:43: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捏油灯
    2.   捏油灯 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村乡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 岢岚县人捏灯盏,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荞面、糕面数种。捏荞面灯盏,要捏成形后放在笼屉中蒸熟;糕面,即软黄米面灯盏,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后才捏成灯形。有的人家也用玉米面、荞麦面做灯。用白面做的叫“银灯”,用玉米面做的叫“金灯”,用养麦面做的叫“铁灯”。 岢岚灯盏,式样很多。最简单,最普通的是捏成单灯。这种灯,光捏底座,呈圆台形,然后,再捏底座上面的灯盏,为酒盅外形。这种灯盏, [详细...]
      2009/12/25 16:43:4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荷花生日
    2.     旧俗嘉兴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又称雷祖(嫘祖)生日,盛行于清乾隆及民国时期,是日市民倾城游南湖,可不付摆渡钱。农民去烟雨楼侧雷祖殿(嫘祖殿)进香。此日南湖游船汇集,大小船只数百。大船中有“丝网船”,俗称“双夹弄”、“单夹弄”,可供酒菜。小船盖船篷,摆渡载客。   夜晚南湖湖面放荷花灯,以纸扎灯,下系木片,中燃红烛,飘浮水上,多至千盏。烟雨楼通宵达旦供给茶酒面食,又有昆曲社在湖上举行曲会助兴。 [详细...]
      2009/12/25 16:43:2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地藏王诞辰
    2.   旧俗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诞辰”,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民间一说“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说“烧九四香”,是为元末的张士诚烧香。张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在苏州称吴王,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烧香称“九四香”,后讹为“救世香”,甚至称为“狗屎香”。旧时,此日人家抱婴儿到庙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于是日都穿新鞋。此风俗久废。 [详细...]
      2009/12/25 16:43:1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太平军生日
    2. 清末民初,海宁硖石镇横头一带,每逢八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烧红糖芋艿粥吃,据说是给太平军做“生日”。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队伍攻硖石,八月二十三日进驻硖石,因曾救产妇和婴儿,以后当地百姓就把八月二十三日定为“太平军生日”,烧红糖芋艿粥吃,此俗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前夕。此俗的来源据口碑调查,是否另有含意,无从深考。 [详细...]
      2009/12/25 16:43:0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风俗歌
    2. 风俗歌 folk custom song 体裁的一种亦称“风习歌”“习俗歌”。由传统习惯支配,在相沿积久的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该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类民间歌曲。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普遍流传各具特色的风俗歌。流传在中国各地各族中的风俗歌,可划分为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两类:  季节性风俗歌 在特定年节、时令风俗活动时传唱,具有季节性下述节日、节气期间传唱的各种风俗歌,流行区域较广,具有一定代表性:  ①春节正月。有春节贺年时传唱的过年调”(“年歌”、&ldqu [详细...]
      2009/12/25 16:42: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527(s)   80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