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寿山石雕艺技法----圆雕
    2.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州地区陆续发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据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圆雕自南北朝以来一直是寿山石雕的主要技法,即使到了清初寿山石雕昌盛时期,雕制人物、动物也仍然以圆雕技法为主,只是这一时期的圆雕技法和古远的南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作品的艺 [详细...]
      2010/01/19 14:06:0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的工艺技法
    2. 1、“相石”设计 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 “相石”在创作过程中是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雕刻艺法 1)雕刻寿山石工序大致分为: 打坯——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 凿坯——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 [详细...]
      2010/01/19 14:05:4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艺技法----镶嵌
    2.   镶嵌又称屏雕,属于小件浮雕的范畴。在中国以金玉珠宝作为饰物的镶嵌历史十分久远,但镶嵌与寿山石雕结缘则始见于清初。一代宗师杨璇就曾在寿山石雕罗汉服饰上镶嵌宝石,用以衬托雕像,使之瑰丽多彩。而把寿山石雕镶嵌在别的衬托物上,并形成一种技法,却是20世纪70年代,为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堪首创。其具体做法是把不同颜色的寿山石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画进行分解,刻成浮雕,然后再按照图稿把它镶饰在漆器的屏风、挂联、桌屏或器皿等物件上。这种技法产生的背景有两个方面,一是寿山石色彩十分丰富,人间百色应有尽有。二是福州乃全国有名的传统工艺之乡,脱胎漆器的技艺闻名内外,因此把寿山石 [详细...]
      2010/01/19 14:05:2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艺技法----薄意
    2.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其浅刻如画,所以也称“刀画”。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为这样,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薄意不仅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名冠寿山石界,而且因其雕刻技艺高绝而使作品独具艺术魅力,因此笔者认为薄意是寿山石雕的最高境界,它 [详细...]
      2010/01/19 14:05: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艺技法----微雕
    2.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萧艾《甲骨文史记》记载:“甲骨文雕刻技巧十分精妙……小的细如芝麻,或峭拔苍劲,或秀丽多姿。”这说明,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土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也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 [详细...]
      2010/01/19 14:04:4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艺技法----篆刻
    2.   篆刻历史始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推广使用小篆,篆文便成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内容,以后世代相袭,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由于古代篆刻皆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直至元朝王冕开创花乳石材刻印之后,寿山石的篆刻历史才翻开了第一页。   由于寿山石的篆刻与印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寿山石篆刻的历史,形象地说,都写在寿山石印章的印面上。明代文彭首创书法镌进印章旁款,清代丁敬等人以切刀力追古意,风格雄健,风靡江浙,自成“浙派”(或称“西泠派”)。其后,邓石如又以书入画,将刀法与笔法融为一体,一变秦汉印艺风貌,人称为“邓派”( [详细...]
      2010/01/19 14:04:3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寿山石雕艺技法----浮雕
    2.   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它与圆雕最大的区别是,浮雕只从前方位(或兼顾到左、右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石料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浅,这样的雕作就称为浅浮雕,反之则称为高浮雕。高浮雕比较接近圆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就称为透雕。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 [详细...]
      2010/01/19 14:03: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链雕解说
    2. 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该法源于玉雕,却比玉雕更难,因为石质不比玉质坚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断石破。 寿山石的链雕源于清初。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御宝《田黄三连章》就是例证。乾隆《田黄三连章》由整块田黄雕成,三条活动的石链连接三颗印章。石链一环扣一环,每一环皆活动自如,巧夺天工。 新中国成立以来,链雕的表现技法日臻完善,有时一件作品中,链环多达数百圈。如前面提过的“东门派”名师林廷良,费时三年多,用一块40多斤重的高山石雕刻成了著名的《九宝连环章》,268个直径仅有黄豆大小的圆圈连结着9枚图章,链条之多,链环之细,前所未见,令人叹 [详细...]
      2010/01/19 14:02: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戈列钦王子胸像
    2.  《戈列钦王子胸像》 大理石雕像,高69厘米,作者费多特。伊凡诺维奇。苏宾,创作于1773年,现收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戈列钦是俄国王子,宫廷的副首相,曾任俄国驻法、英的大使,他支持法国的启蒙主义者和百科全书派的学者,给美术学院派往巴黎的留学生提供财政支援。这件大理石胸像作品是为新建的莫斯科戈列钦医院奠基所做的纪念性作品,也是苏宾从巴黎留学学成回国后的第一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作者强调了从戈列钦王子身上所体现出的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以及作为一个开明贵族所具有的理性和道德观念。   王子微微侧着头,面带微笑,神情庄重而不失威严,眉宇之间带有一种高傲的贵族气质,和对事业 [详细...]
      2010/01/16 09:57:0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现代雕塑
    2. 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以来的雕塑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普及与提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概况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已处于衰落时期,民间小型雕塑虽很繁荣,但未能成为主流。辛亥革命时期,即有青年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雕塑。五四运动前后到20世纪30年代,又有更多的美术青年先后赴加拿大、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学习雕塑。他们归国以后,举行的雕塑作品展览,促进了中国架上雕塑的发展。他们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中国艺术院校的雕塑教学始于1920年,其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雕塑科,之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等相继设立雕塑系、科。比较大 [详细...]
      2010/01/16 09:56:3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19(s)   80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