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苗重安山水画新作

      分享到:
      2011-10-09 14:53:04
        今年七八月份,我随苗重安一起跋涉万余里,去青海、甘肃、四川、山东等地考察感受黄河及其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亲身体察到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迷恋之情,亲眼看到他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的高度敬业精神使我大为惊异和感动。他以花甲之年,在海拔四千多公尺的高原上,只要一见到奇异的山峰,便通身产生一股活力,迅速选择出最佳观察点,如箭离弦,似簧弹开,攀缘而上,争分夺秒地拍照和速写。晚上回到住处,一行的其他人都以各种轻松的娱乐方式遣散着疲劳!他则仍处在精神亢奋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当天的观览心得,整理着自己的创作思绪,有时甚至在简陋的条件下作画到深夜。

          苗重安一九九一年出画册时,我有幸给画册写序,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整整7年了。这7年,中国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然而无论商潮如何汹涌,人欲如何流淌,艺术新潮如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苗重安却矢志不移,始终执着于他的黄河山水,孜孜不倦,劳作不辍。他的画仍保持正面写实的基本画风。在发挥传统功力优势和吸收西画营养这两方面,同时向前推进。说苗重安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是不过分的。他年轻时在西安美院和上海中国画院接受了严格的美术教育,在贺天健先生指导下认真临习过范宽、李唐诸人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但是他并没有亦步亦趋走传统山水画的老路。把苗重安的画同传统山水画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在传统山水画中,画技程式为第一性,对象为第二性。苗重安的画,则吸收西画因素,以对象为依据而出之以相应的画法!这些画法中,不少都是传统画法中所没有的,属于新的创造,故在他的画中,对象为第一性,画法为第二性。继承着传统,又发展出各种新法以更确切的描绘对象。但不管怎么发展,却是不失却民族个性的中国画,从构图、笔墨、透视关系和画的内在气质看,都是中国作风的。

          苗重安画的总体特征是沉雄博大。这种沉雄博大,是从闳阔雄强和沉实厚重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这正是《易经》大象说的:“天行健”和“地势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既是乾象的刚健而充盈着力的暗示,又有坤象宽博而容载万物的气量。这也正是黄河精神的一种体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发起怒来摧枯拉朽,壶口飞流,激浪堆雪;禹门触崖,吼声震天;而当流到平坦的河床上,则如地腹岩浆,不张不扬,沉静缄默,慈母般的宽厚沉稳。苗重安曾向我谈过艺术的大小之辨。他说,对于一个艺术品感觉上的大小,关键并不在体积或规模,而在于内在精神气象之大小。秦汉时代那怕一个瓦当,一个并不大的唐俑,使人觉得沉稳博大而他所见的台湾日月潭寺院门前的狮子,虽然个头极大,但由于活跃儇浮,让人觉得是两只狮子狗,绝没有威严崇高之感。这是他从艺术实践中体悟到的辩证哲理。

          大致看来!苗重安仍保持七年前的画风,但细细观察,会发现这种不变之中也是有变的。这种变,总的来说就是画家越来越发挥其崇高的审美冲击力,画的规模和气象都越来越大,勾皴山岩的笔触越来越槎岈含力,呈现于观画者的视角和焦点更加强烈突出。生活实践的深入扎实,艺术劳动的辛勤专注毫不旁鹜,绘画风格和绘画气象的严正博大,这些方面在当今都越来越少了相侔者,这使他在山水画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当今中国画坛上,将苗重安视作北宗山水画的重要的传宗者和发展者之一,我想是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文章来源于:《丹青引》第4期 总第75期 精制版) 
        版权所有Copyright©GUOHUAJIA.NET,All right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160(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