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子的三十年代作家漫像

      分享到:
      2011-10-07 14:20:12
          黄老九十多岁高龄仍艺事不辍,最近三联书店出版“闲趣坊书系”,请黄苗子封面题签。黄苗子小时侯在香港读书,喜爱诗画文艺,8岁习书法。12岁从名师邓尔雅先生学书。后来到艺术之都上海投身火热的美术漫画创作,成名于此。黄苗子曾在梁得所主编的《大众画报》(1934年),《小说半月刊》(1934年)做美术编辑,画插图,画封面,画漫画,红红火火,大施拳脚,才华迸发,真是该出一本画集,专收黄老在这两本名刊上的画作(由本人提供底本)。这里,先把黄苗子在《小说半月刊》的一组“作家漫像”说说,毕竟这七十年前的一段漫坛逸事还连着三十年代的作家逸事。



          《小说》半月刊1934年5月创刊,前两期是月刊(刊名“小说月刊”),三十二开本,貌不惊人,第三期起改半月刊(刊名改“小说半月刊”),面目大变,令人眩目,开本,封面,插图,版式,无一不风骚独领,梁得所开创性地把画报的诸多元素移用到文学刊物上,黄苗子正是从改版的第三期开始参加编辑的(版权页出现了黄的名字),准确地说黄苗子干的是美编。其实,在第一,二期已有黄苗子的插画,第一期署“黄祖耀”(黄苗子的曾用名),第二期往后就都是署黄苗子了。黄苗子的签名式很特别,只签“苗”字——“草字头”拆两半中间夹一个“田”字,横写,仔细看他的“作家漫像”,总会在隐蔽处巧妙地安置着签名,如鲁迅是藏在裤角,周作人藏在领口,王统照藏在耳朵。



          “作家漫像”(亦称“作家漫写”)自第三期开始连载,每期二到四位作家,先后被黄苗子画到的作家是(我一直没搞清楚黄苗子“画谁不画谁”的标准,是凭名头还是凭他个人的好恶?也许黄苗子本无标准,没画到的只是没来得及画而已):鲁迅、老舍、周作人、朱湘、丁玲、庐隐、冰心、田汉、洪深、欧阳予倩、唐槐秋、邵洵美、徐志摩、刘呐鸥、黑婴、穆时英、孙福熙、丰子恺、许地山、王统照,共二十人。



          在《小说》月刊创刊号上有一条消息“二十九位作家的-”,里面说“中央党部最近有将二十九作家之作品禁止发卖的通令,所-籍计有一百四十余种,此二十九作家为:郭沫若,钱杏邨,柔石,鲁迅,田汉,沈瑞先,周全平,蓬子,楼建南,丁玲,胡也频,龚冰庐,蒋光慈,高语罕,森堡,周起应,华汉,洪灵菲,巴金,潘汉年,茅盾,冯雪峰,顾凤城,王独清,李辉英,杨骚,陈望道,潘梓年,余慕陶。”我注意到,这二十九位作家出现在画像里的有鲁迅,田汉,丁玲三位。



          最先的一组漫像是鲁迅,周作人,老舍,朱湘。鲁迅和朱湘画的是全身(他俩之外就都是头像了),黄苗子在画像边加上一段旁白。周作人的旁白很省事,直接用了半年前(1934年1月)周作人作的“五十诞辰自咏诗稿”。到了鲁迅那儿,语气里有了黄苗子的漫话口吻——“五十多岁的老头儿,生产于专出师爷的绍兴,做过化学和生物学的教书匠,出身是东京的医学生,而如今,是文坛的权威,一个通红的老头子。毛胡子永远是这样浓,大褂子永远是这样旧,走在路上你最多只当他是个测字先生。可是文章的锐利尖刻,却是天下所有的武器所不及!杂感文以语丝时代最多,小说则以阿Q正传最著,为国际所推崇,其译本现已有英,法,俄,德诸文,文坛的第一把交椅,无论如何也是他的。”



          朱湘一年前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号轮船上投江-——黄苗子漫像中的逝者——徐志摩,还有一位逝者是女作家庐隐(两月前因难产而死),丁玲当时被误传已遇害。



          除了第一组,其他几组黄苗子似乎是有意照着“人以类聚”安排的,丁玲,庐隐与冰心三个女作家画在一起;四位剧作家欧阳予倩,田汉,洪深,唐槐秋画在一起,黄苗子夸田汉“中国惟一的天才作家,如果你问他要稿子,他可以答应了一年而始终没有一个字,可是,如果他一时高兴的话,他可以在一晚上写完一个剧本”;邵洵美与徐志摩,一个“沙龙派诗人”,一个“中国诗圣”,放在一起,不敢说旗鼓相当,一个太知名,一个太不知名;“新感觉派”在三十年代文坛是时髦的代名,刘呐鸥,穆时英,黑婴三人是领军的;两位艺术气质近似的作家孙福熙,丰子恺一组;最后一组是都去了国外的许地山(印度),王统照(欧洲)。
        版权所有Copyright©GUOHUAJIA.NET,All right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082(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