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吴昌硕先生定居上海110周年画展在长宁开展
    2. 为了纪念吴昌硕先生定居上海110周年,一场为铭记、怀念吴昌硕的书画展日前在哈密路1358号虹桥艺空间展厅拉开帷幕。韩天衡、张伟生、吴超亲率一众名家为展览挥毫创作百余幅作品,将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绩和影响力再次展示给大众。 吴昌硕是中国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书法、绘画,以“融通四绝(诗书画印)”称雄天下。作为中国近代书画艺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艺术宗师,其人其作影响诸多海内外艺术家。海派书画艺术正 [详细...]
      2022/12/20 08:24:51 来源:上海长宁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灯下观书》
    2. 吴昌硕 灯下观书 1908年 106×40cm 纸本水墨中国画(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 [详细...]
      2022/04/25 09:29:16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的姑苏情怀与追忆
    2. 在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的生命档案与从艺时空中,苏州有着编年史的意义。从光绪六年庚辰(1880)的新春,37岁的吴昌硕踏着爆竹的碎红来到苏州,至1912的人间四月天,69岁的吴昌硕告别寒山寺的钟声乘船赴上海,吴昌硕结缘苏州整整32年。 前不久,为了探访吴昌硕在苏州的生活从艺之地,我在苏州文史专家冯雷的陪同下,沿着吴昌硕的生活印迹,探访了这座颇有雅量、充满友善、富有温情、崇尚平等的古城。 [详细...]
      2022/03/14 08:11:2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的一世梅情
    2. 吴昌硕《红梅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早年专攻书法、诗词和篆刻。后在任伯年的鼓励下学习绘画,其花卉题材涉及梅、兰、菊、牡丹、荷花、水仙等。但其特别偏爱梅花,因梅花具有“冰肌铁骨绝世姿,世间桃李安得知”的孤傲冷艳和清逸豪放。 吴昌硕老家在浙江安吉彰吴村,村外十里处有一小溪名“梅溪”,因两岸遍植梅花而得名。他小时候常借钓鱼为名,步行十里到这里赏梅,渐渐与梅 [详细...]
      2022/03/13 08:24:24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篆籀写出清凉境——吴昌硕《荷花图》赏析
    2. 清 吴昌硕 荷花图轴 163.4×47.5cm 纸本 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荷花图》为纸本设色立轴,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篆书款记“乙巳秋中”,署名“吴俊卿”可知,应为1905年吴昌硕62岁时所作。一般来说,书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画风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些人到了花甲之年后,由于自然规律生理的原因,都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出老相来,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视力和腕力的退化,在字里 [详细...]
      2021/09/06 08:13:19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激情笔墨话老缶
    2.   集“诗书画印”一身的海派“龙头老大”吴昌硕,凸显笔墨的驾驭能力就是“稳、准、狠”三字。“稳”就是平时打下的临摹基础很深,“准”就是广泛汲取古人的艺术营养准确,“狠”就是下笔沉厚肯定且富有金石气。老缶在外人看来,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古幽浑厚的石鼓文。石鼓的传奇故事很多,从发现到入馆珍藏,可说是命运多舛。早期的石鼓文善拓,无形中,就成了藏家们苦苦搜寻的最佳善本。   据考,石鼓文最早发现于唐初天兴(陕西宝鸡) [详细...]
      2021/07/21 07:43:55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
    2. 吴昌硕是海上画派的代表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熔“诗、书、画、印”为一炉,集金石书画为一家,被画史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有巨大的影响。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特展展出了来自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杭州西泠印社、(安吉)吴昌硕纪念馆、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中国画院,以及家属自藏的100余件吴昌硕的绘画、书法、印章诗集等珍贵作品。通过“天边曙色浪 [详细...]
      2021/05/09 07:40: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早年所刻《陋室铭》印
    2. 吴昌硕最早的一部印谱,名谓《朴巢印存》(图1),线装两册,共钤印103方,谱前有施浴升序言,后有吴瑶华跋语,谱中录有吴昌硕手抄五言八韵“试帖诗”墨迹六首。“朴巢”,为吴昌硕早期的书斋名,取归真返朴终身不辱之意。此印谱成书于清同治庚午(1870)年,为吴昌硕22岁至27岁5年间的篆刻作品。 印谱中收录的《陋室铭》印(图2),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篇,全文计81个字,是目前所见吴昌硕所刻最多文字的一方印章。印 [详细...]
      2021/04/15 07:06:38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以金石之力创海派新风
    2.   “出蓝敢谓胜前人,学步反愁失故态。”这是吴昌硕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晚清的大环境,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式微,此时的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已成为新的要地,而海上画派由于在传统中国画上大胆改革创新、融合外来艺术技法、作品体现时代生活等因素独树一帜,其代表人物吴昌硕就是这样的画家——他主张学古人而自出胸臆,在前辈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从家乡彰吴村走向湖州、杭州、嘉兴、苏州、上海,一路走来,吴昌硕从书画金石的“另类旁观者” [详细...]
      2021/03/03 08:00:0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吴昌硕《达摩像》
    2. 吴昌硕 达摩像(轴) 151×67cm 1910年 “一苇渡江,九年面壁。咄哉头陀,具大法力。成佛志坚,救世心热。证罗汉果,佐圣贤席。我今在世,天跼地蹐。安得随师,名山杖锡。得句长吟,霞红海碧。”这是吴昌硕七十岁时所作一幅红衣达摩像上的题诗。达摩原为印度王子,后入空门,成为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公元537年,达摩由南向北,据说是在长江边因无渡船,而折一芦苇踏脚下过江。最后在少林寺所在地一山洞面壁九年修佛 [详细...]
      2021/03/01 07:20:25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80(s)   10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