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庆系统展出895件(套)三峡出土文物
    2. 重庆三峡库区出土的陶器。中新社记者 钟旖 摄 战国玉具剑、汉“蛮夷邑长”铜印、汉辟邪座羽人青铜连枝灯、东汉辟邪陶摇钱树座……22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妙手匠心 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面积约1200平方米,展出三峡地区各区县出土文物895件(套),包含珍贵文物19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有15件(套) [详细...]
      2024/04/23 08:4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李秋虹 ​与文物结缘 与红色同行
    2. 李秋虹讲述红色故事 受访者供图 1997年,李秋虹与文物保护工作结缘,从此开启了她红色文化宣讲和文物发掘、保护之路。27年的坚守,从豆蔻年华至中年,她依然热爱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工作。如今,她是吉林省磐石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市博物馆馆长、市抗日斗争纪念馆馆长。 谈起如何与文物保护工作结缘,李秋虹说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热爱”。她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1997年,她调入磐石市文物管理所工作。 [详细...]
      2024/04/23 08:04: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博物馆里的“守望者”——记安徽博物院文物保护鉴定团体
    2. “开舱后立即进行熏蒸气体尾气检测,检测合格后按程序开始移交熏蒸文物,大家动作要轻,过程要细,重要步骤要全程摄录……” 4月11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博物院(新馆)在经历4天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后重新开放。在新馆的徽州古建筑区,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围着一顶黄色“大帐篷”紧张地忙碌着。人群中,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华锋跑前跑后,安排协调各项工作。 陈华锋告诉记者,这顶黄色“大帐篷”叫熏蒸密封舱。此前,工作人员通过注入规定浓度的硫酰氟气体,对放置在舱内的110多件古建筑构件、织物等文物进行了60小时的连续熏蒸作业。 [详细...]
      2024/04/22 08:27:2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苏博推出新展聚焦明清肖像
    2. 明 陈洪绶、严子水 何天章行乐图卷 25.3×163.2cm 苏州博物馆藏 日前,“见贤思齐——明清肖像画特展”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对外展出。 本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联合主办,故宫博物院、南通博物苑、无锡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共同支持,共展出明清肖像画作品80件/套。展览聚焦先贤文化,分皇室贵胄、景行维贤、乌衣门第、文人逸士、闺阁才媛五部分,展品以明、清(1368—1912)两代创作 [详细...]
      2024/04/20 08:37:2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百年考古书写辉煌的商文明
    2.    【中华文明探源】   商族是上古古老的部族之一,有关商人始祖契的降临叙事明显具有神话色彩。中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商颂》诸篇提到商人祖先契的降生,如《玄鸟》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长发》篇:“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即上天让玄鸟降临而生了商契,由此以下商族走上发达之路并奠基了广袤的居地。《商颂》诸篇为商人后裔、春秋时期宋国国君等高等级贵族祭祀祖先的颂词,其中有关商人祖先的追述不能忽视。这个传说在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正史《史记·殷本纪》中又具体一些:“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详细...]
      2024/04/20 08:06: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从考古学探讨夏代的制度文化
    2.   人类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考古学以物质遗存为研究对象,偏重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但借由物质文化可以进一步观察到与等级、礼仪、社会规范、宗教活动相关的规律化现象,进而可以对制度乃至精神层面的文化进行探讨。   制度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为了处理社会关系而创造出的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典章制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从考古学上探讨夏商文化,以往除对相关考古学文化本身进行研究外,多偏重于考古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国族、都邑的对应。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学界目前较普遍地认同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在此基础上,若想进一步从时间、 [详细...]
      2024/04/20 08:05:2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美国向我国返还38件文物艺术品
    2.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接收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向我国返还的38件文物艺术品。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以及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打击文物非法贩运部门负责人马修·博格丹诺斯出席返还移交仪式并致辞。 据悉,此次返还的38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我国藏传佛教文物,时代为元至明清时期,类别丰富、工艺精湛,其中的牙雕、木雕作品以及壁画残片较为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今年3月,由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缴获。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核查等相关工作,与中国驻纽约总领 [详细...]
      2024/04/19 09:10: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 两乘铜车马首次同时在出土地点展出
    2. 18日,在历时三年的精心保养维护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并安放在展柜中。至此,两乘秦陵铜车马终于一并在出土地点面向公众展出。 1978年,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西出土了两乘铜车马。秦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制作技艺,忠实仿真秦代真实马车制造,逼真再现了秦始皇御用马车的原貌。铜车马中所含的信息资料和物化证据,对中国古代车马及相关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 [详细...]
      2024/04/19 08:37: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单霁翔:考古遗址不仅要“保起来”还要“活起来”
    2. 单霁翔发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过去我们立足把考古遗址‘保起来’‘美起来’,今天我们要让它‘活起来’,‘活’在现实生活中。”4月18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良渚博物院名誉院长单霁翔说。 当天,2024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良渚举行,单霁翔进行主题报告,阐述其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 [详细...]
      2024/04/19 08:3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专家:中国追索流失文物重要经验值得各流失国借鉴
    2. 当地时间4月17日,中国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经图片鉴定,专家初步判断该批38件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中国藏传佛教文物,绝大多数保存较为完整,其中的牙雕和木雕作品在国内较少;四件壁画残片十分罕见,主体画面保存也比较完整,从风格来看,应为西藏阿里地区16世纪左右的明代壁画,疑被人盗卖而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这并非中国国家文物局第一次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合作追索流失文物。 2021年,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查获一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当年7月,12件文物艺术品运抵北京, [详细...]
      2024/04/19 08:3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85(s)   100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