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农民画传播历程中艺术价值的演变
    2.   农民画是中国本土语境中孕育出的民族民间文化现象,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民间生活,见证了在乡村社会变迁中,国家为实现民族团结与融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近70年间,涌现数十万农民画创作者,遍及二十多个省的一百多个画乡。纵观农民画的传播历程,其经历了源起、发展及转型的三个阶段,其艺术价值也随着不同的时代语境发生了演变。   作为“鼓动画”源起的农民画   从其开端来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下催生出学界较为认可的第一幅农民画《老牛告状》,作为一种生产监督的“鼓动画”,其以文字与图形组合的漫画形式,旨 [详细...]
      2023/12/27 08:42: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山河锦绣 文脉师缘”朱曜奎卢鹏师生和谐主题绘画作品展隆重举办
    2. 2023年12月10日下午2点半,“山河锦绣 文脉师缘”朱曜奎卢鹏师生和谐主题绘画作品展在梧州藤县广西锦华国际山水艺术馆正式开幕!本次画展对外展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曜奎教授与弟子卢鹏多年来创作的100多幅精品力作,画作涵盖了风景、荷花、静物、抽象、易学图腾等系列题材作品,吸引了来自北京、广州以及广西南宁、柳州、梧州等地数百位文化艺术爱好者前来共饕艺术盛宴,欣赏画作。 [详细...]
      2023/12/13 21:12: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首届中国—东盟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在南宁举办
    2. 马来西亚华裔美术家周传美为中国观众介绍她的版画作品《河流,我们共有的梦》。韦佳秀 摄 12月12日,首届中国—东盟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中国与东盟的美术家以美术为媒介,共话友谊,用画作“演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融与共生。 据介绍,本次展览以“和合共美·写意东盟”为主题,是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旨在搭建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详细...]
      2023/12/13 08:02: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强基工程”中国文联广西三江侗族刺绣培训项目展成果
    2.   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广西文联主办,广西文艺志愿者协会、柳州市文联、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承办的2023年“强基工程”中国文联广西三江侗族刺绣培训项目暨成果展示日前在广西三江举办。展示活动共展出了绣品87幅,其中20幅为融合了苏绣、侗绣创作技法,展现侗族文化、生活习俗、山光水色、花鸟虫鱼等不同题材的绣品佳作。   2020年,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建萍与三江县侗族 [详细...]
      2023/12/07 07:43:1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东兴入画来——钟德水墨艺术作品展在广西东兴启幕
    2. 展览现场 主办方提供 12月2日,东兴入画来——钟德水墨艺术作品展在广西东兴市举行。展览向公众展现了东兴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属于新时代的独特气象,作品淋漓的墨象、新奇的造型,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国门”系列展现旭日东兴朝气蓬勃,“风生水起金滩”系列传来悠扬京家渔歌,“竹山古榕林”系列呈现南海古渔村的万千姿态,“侨批馆”系列记录国人一封家书的峥嵘岁月,而“乡土风 [详细...]
      2023/12/06 07:48:46 来源:文旅中国 编辑:静愚
    1. 梦回宋瓷翘楚 揭中和窑谜题
    2. 中和窑青白瓷莲瓣纹行炉 藤县博物馆藏   有一种东方瓷器,莹润剔透,素肌玉骨,青白雅致,有“青出于蓝”之美誉,曾随“海上丝绸之路”扬名万里,却如昙花惊鸿一现,转而竟隐秘湮灭了。20世纪,一场潦原浸天的洪水冲出千年前的文化密语,古老藤州的文明脉络才得以从沉睡中苏醒——藤县中和窑,可与景德镇瓷器媲美的艺术创造,青白瓷研究专家眼中的神秘宝库,代表宋代青白瓷最高水平的文化瑰宝。   [详细...]
      2023/11/28 08:13:5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广西艺术家创新传统瓷画 中西画法融于白瓷之上
    2. 11月16日,广西柳州市艺术家谭江宁在介绍自己的新瓷画作品。林馨 摄 栩栩如生的小猫、色彩鲜艳的耕田、抽象的图腾......从传统的中式工笔画到西洋水彩画、油画,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在白瓷上“绽放”,令游人驻足。千百年后,受到世界青睐的中国传统瓷器,正变为承载中西方绘画技法融合的载体。 日前,广西柳州市艺术家谭江宁采用创新技术,将中西方绘画技法与研发的德化超薄瓷板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无釉 [详细...]
      2023/11/24 08: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中国四大流派旗袍亮相南宁圈粉东盟“Z世代”
    2. 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旗袍在世界服饰舞台上展现了独特的东方风格。通过旗袍,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越南“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青年黎氏云香17日在南宁表示。 2023年中国(南宁)旗袍文化艺术盛典当晚在南宁启幕。海派、京派、苏派和粤派等中国四大流派旗袍集中亮相,圈粉中国及东盟“Z世代”。 “我被那些精致的 [详细...]
      2023/11/18 07:57:46 来源:中新社 编辑:静愚
    1. 广西省立艺术馆的前世今生
    2. 10月27日,2023桂林艺术节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拉开序幕。这座艺术馆正是抗战时期“西南剧展”的策源地,戏剧救国的思潮从这里传遍全国,鼓舞国人万众一心,奋起抗日。桂林“文化城”因此声名远扬。 1944年初落成的广西省立艺术馆,在当年年末毁于战火,又于1946年在原址重建,并在2022年修葺一新。如今,这座艺术馆依然在艺术教育、文艺演出、文化传播和精神传承等方面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广西省立艺术馆成立 抗战时期,随着北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沦陷,一批文化人士陆续来到桂林。这座山水甲天下的城市一时文人荟萃,文 [详细...]
      2023/11/14 07:35: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聚焦世界文明之源 “大河文明”展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
    2. 11月10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办,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支持的“大河文明”展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幕。“大河文明”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举办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展,将出自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留存,与出自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留存共同展出。 展览以世界大河流域诞生的文明古国为主题,聚焦世界文明之源,用“孕育”“塑造”“城与国”“发展·共生”4个篇章,向观众描述在大河源流的滋养下,不同文明诞生、发展、演化和流变的历史轨迹,深度阐释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详细...]
      2023/11/11 07:54:55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