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变迁
    2.   中国传统家具由席座转为高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渡期。这不仅是家具高度的变化,还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敦煌曾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要塞,敦煌壁画中的家具,系统呈现了新旧家具的嬗变与发展。   中国早期的生活习惯是跪坐。《礼记正义》孔疏曰:“坐,跪也。”而使用高足坐具及垂足坐的习俗,则在两河流域流行已久。赫特菲尔利斯陵墓出土的距今4500多年前的扶手椅,证实了彼时人们已经使用较为成熟的高座家 [详细...]
      2024/09/13 08:33:27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甘肃麦积山石窟:千年丝路瑰宝风采依旧
    2. 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在世界遗产的石窟寺门类中,我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现有石窟寺近6000处。   “在中国所有的石窟寺里,麦积山石窟保有的泥质塑像年代顺序最久远、最完整,绘塑技艺十分高超。”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其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详细...]
      2024/09/11 08:13:1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回归本真 留好样本——杨红关于定西剪纸“板帘子”传承的思考
    2. 板帘子《生肖龙年》(纸本) 杨红   “剪纸就是刻纸。”偶闻这样的说法,杨红非常惊讶。作为国家级非遗定西剪纸的重要类型之一——“板帘子”的代表性传承人,杨红认为不管是传承还是研究,必须首先明确剪纸的定义。“剪纸包括刻纸,刻纸就是剪纸大门类中的一个小门类。剪和刻是剪纸的主要技法,但除了剪和刻这两个大众技法之外,还有很多特殊小众技法,如撕、烧、雕、镂、剔、染、贴等。”杨红说,剪纸的概念不管从广义上还是狭义 [详细...]
      2024/09/10 08:29: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把敦煌文博会打造成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的“甘肃窗口”
    2. 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深刻阐明了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体现了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战略思维,为深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的“甘肃窗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的桥梁和纽带。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敦煌文博会,将于2024年9月20日至22日在敦煌市举办。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敦煌文博会牢牢把握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使命任务,传承和 [详细...]
      2024/09/10 08:19: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千年石窟寺如何永葆“青春”
    2.   8月19日至21日,来自16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学者齐聚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下、莫高窟之畔,参加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共商石窟寺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 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   石窟寺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具有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特点。   中国的石窟寺有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4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乐 [详细...]
      2024/08/23 08:21: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敦煌举行
    2.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19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 石窟寺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和历史见证。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根据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有石窟寺2155处,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和甘肃,还有摩崖造像3831处,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西藏和山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表示,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 [详细...]
      2024/08/20 08:09:4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百余件晋国文物亮相兰州:讲述六百年霸业历史进程
    2. 展览现场。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晋国霸业—山西晋国文物精华展”18日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包括“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个单元的展览,精选晋国文物青铜器礼乐器、车马器、兵器等15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9件),展示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的六百年晋国霸业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 山西博物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志明说,该展览150余件组展品以青铜器为主, [详细...]
      2024/08/19 09:05: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2024甘肃省青年优秀美术作品提名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展
    2. 前言 在时代的浪潮中,艺术的笔触始终是记录与表达的有力工具。2024年度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2024年度甘肃省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大美陇原”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甘肃省青年优秀美术作品提名展如期开幕。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甘肃画院青年画院艺委会提名,经甘肃画院艺委会从被提名的青年画家投稿中精心评选而出。它们聚焦陇原大地,以丰富的色彩和灵动的线条,展现时代风貌,描绘风土人情,诉说乡村 [详细...]
      2024/08/14 09:20:1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唐诗之路艺术展”在敦煌劲吹“长风几万里”
    2.   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7月12日至10月23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同期举行“从江南到塞上”第四届“唐诗之路”艺术展学术研讨会,通过回归与聚焦唐诗本身,重新省思包括诗歌与视觉艺术在内的艺术创作中的基本 [详细...]
      2024/08/12 16:27:4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挥墨陇上 · 五体书法展”将在甘肃庆阳开展
    2. 前言 金风未改秋颜色,陇原平添翰墨香。 庆阳是一块有着足够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的高天厚土,被誉为“红色圣地 、岐黄故里、农耕之源、 能源新都、数算枢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白豹寨头惟皎月,野狐川北尽黄云”那般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还有秦诏版、云亭宴集等历史悠久的书法遗存 ,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风云际会,交织、沉淀出璀璨的现代文明。庆阳有着浓郁的书法氛 [详细...]
      2024/08/09 09:29:5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2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