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奇:对素描的认识

      作者:赵奇2020-11-30 06:49:27 来源:美术报

        伍必端 苏联乌克兰风景 19.1×27.1cm 纸本炭笔 195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我们不断地听人说过,素描可以分为许多类型:线性的、结构性的、明暗带调子的、团块的,还有观念的、意象的、具象的、古典的、现代的……等等。

        中国画的表达方式的确与其它绘画不一样。中国画是不可能拿起笔来就直接涂抹的——它的语言本身还有超出对象之外的要求,即笔墨形式的抽象意义。当然,油画或者其它的绘画方式都有自己的语言美感,但就本质讲,与中国画的内容还不能说是一样的。也许就是这个问题:我们想保留中国画的特色,又想融进写生的感觉——因为素描主要画的是写生,而中国画的传统恰恰缺少这一环节,因此想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找一根可以信赖的拐杖,其心情也算正常。

        于是,我们将素描整理、归纳成了种种画法之后,将适合中国画那类的画面带进课堂,也就心安理得了。这样的做法,的确显示了中国画家的聪明之处,可问题也由此产生——那是一厢情愿的分析,我们不谈有多少合理成分,只是想仅仅选出对中国画有利的那一部分素描作为范本,这于教学上是十分不利的。一个班的学生,一个学校的学生,所有想画中国画的学生,其内在的潜质,能是一样的吗?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它的内容,它涉及的问题应该是多种多样,可是,在这一类样式的框制下,那些学生,他们的才智怎样得到发展呢?

        我们再把问题引申一步,绘画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在教学上,无论怎样地区分基础课和创作的差别,最终我们都会觉得,这是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认可这样的观点,基础也是目的,那么,学习所指向的内容一定是一种未知。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以研究问题为重的,即使面对对象无从下手,我们只是观看,也总比把对象揉成面团儿,塞进预先准备好的模子里好。绘画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说基础也好,说创作也好,实际上都是面对画面的问题。

        画家所关注的事情,如果是我们教给他的,比如某种方法,那么绘画就会被理解为是有熟练意义的工种。照这个思路想下去,我们还会发现,绘画既是某些方法,就是把概念放在了里头。我们谈的线性素描,显然不是说观察方法,而是说样式。如何看待它呢?我们认为,样式其实就是风格和口味——因为个人的气质和身体需求所生出某种表现在绘画上的东西,它是有特定内容的。

        还应该解释一下,我们强调了身体需求,这涉及到对于绘画本质的理解。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去问,有为了学习手艺而学习绘画的吗?当然现在有了文化产业之说,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绘画开始都是出于兴趣。那么,我们把效仿的样式正经地放进课堂,从表面上看,教学显得有章可循,画面则是没有多少看头的,原因正是出在学习绘画的方法上——口味一经确定,教条必定跟踪而至。

        那么素描,究竟怎样学习为好?其实非常简单,素描就是素描,我们必须放下在绘画方法上对素描所做的统领性的指导。我们现在说的中国画的表现语言,这是一种条件——是首先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东西,不是我们追求而得的效果。这是学习素描一开始就应该有的态度,因此我们才抛开了对于素描样式所做的种种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为了画面画得好,为了画面能有“我们的感觉”。

        现在问题清晰了,我们面临的是与其它绘画专业同样的造型问题,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一样了。所有的要求,比如空间、体积、结构等等,这一切语言的处理,在画面上都要有所体现,不过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说的条件的不同,反映在画面上的感觉也不同。需要强调的是,那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差距。

        我们再回忆一下对素描的认识。其实,素描本身是一套完善的工程,它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把它作为绘画的基础来学习、把握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丰富的市场,它有着巨大资源。如果再比作食物,我们入口的食物多,营养也就多,同时,我们身体也有许多功能在应付、处理它们。所以,健康的情况下,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的生长。想像一下,我们吃再多的菠萝,也长不出黑人的那种卷卷头发。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4(s)   1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