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为山:在中国与世界之间行走

      作者:张亚萌2020-11-19 08:03: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1/3)庄子(中国画) 吴为山

          (2/3)王阳明(中国画) 吴为山

          (3/3)屈原(青铜) 吴为山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行走的人” ,当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看到这个展览题目,第一反应是贾科梅蒂的雕塑杰作《行走的人》 ,那个火柴棒似的“瘦高个”给人的孤独感。“在创作生涯的初始,吴为山也应该是这样孤独的。 ”他说。

          曾经“孤独”的经历在11月6日至26日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联承办的“行走的人——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吴为山”展览中也能感受到。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雕塑作品101件、绘画作品35件,同时呈现了与他艺术创作和工作经历有关的大量图文资料,向观众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位美术专业大学生“走”向知名艺术家的历程。

          展览中“寻梦”“铸魂”“文心”“立言”“履痕”“担当”六个板块和《马克思》 《睡童》 《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等吴为山代表性作品的呈现,为公众展现出一个“行走的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守望与初心回归。在本展学术总主持孙振华看来,可以把吴为山作为一种“方法” :“剖析一个人的故事,从他的切身经验出发,可以展现立体的艺术家,同时给我们呈现方法论上的启示: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所构筑的。 ”

          写意雕塑:从个人经验出发

          “这个展览从个人经验出发,带领我们抵达的,是思想的彼岸。在这个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成长、人格精神的蔓延,它连接的是一个时代,是无数的人物、事件,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孙振华说。一如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所言,如吴为山一样的艺术家,只有将自己的创作融入时代,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艺术才能与抱负。

          吴为山融入时代的创作,最初来自伯祖父高二适深厚的学养、父亲吴耀先的家学诗教。在吴为山的记忆中,父亲爱李杜、咏东坡、读《离骚》 ,后来他为父亲塑像,“头微微上抬,颧骨耸起,面部嶙峋,眼睛里透发出不确定的光,并不整齐的头发有序向后……”塑造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形象以纪念难能可贵的“诗教传家” 。苏北东台时堰古镇的石板街、小河边、码头旁,镇上的画师和郎中,家中的古书插画和旧陶瓷器皿上的仕女人物画,都涵养了吴为山的人本精神,融入他日后的艺术创作中。

          吴为山的行走从苏北水乡小镇出发。1978年至1979年,历经两次理科高考失败的吴为山,怀揣艺术理想,在无锡、苏州的街巷码头、老屋旧园中写生、追寻,借由高标、喻湘莲、吴开诚、吴冠中、张道一诸前辈的点拨,同时也在寻找自我、发现自我。1982年至1983年,吴为山历经4次艺术高考,最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从秦宣夫、宋征殷、徐明华诸先生的教学中感受审美的多元碰撞,同时广泛涉猎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野更趋开阔。

          儿时的诗教,民间泥塑的滋养,高等艺术院校的严格训练,吴为山寻梦旅程中的羽翼得以不断丰满。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尔后赴北京大学研习心理学,带着对“造型艺术必须强化立体”的观点,他回到南师大后创建了雕塑教研室。有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文化转型”困境,更出于对中国文化守护、弘扬、重塑的责任,吴为山开始了“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的探索: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萧娴、费孝通、季羡林、吴作人、陈省身、顾毓秀、熊秉明、钱伟长……为时代造像,书人文华章。1998年吴为山至南京大学任教,创立雕塑艺术研究所,在南京大学宽阔的人文平台上,吴为山获得了更加丰厚多元的视野。

          从求学任教于南师大到创立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与美术研究院,从执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雕塑院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他肩负起接续中华美育传统之使命。特别在去欧美游学之后,吴为山再次去敦煌、麦积山、龙门、云冈,那些可以对话《大卫》《思想者》的雕塑巨作,以一种超时空的力量深深打动他的心,让他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文化主张。他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使“中国”二字从黄土的黏性与青铜的铸就中活化出来;他也坚信通过心手相应的创造,一定能通过雕塑炼就中国人的生命。陈克认为,吴为山在雕塑中表现衣褶的方法,如同中国画的线,拍打的塑造手法,又与皴法异曲同工,“他用泥性的线和皴,用中国画的审美来完成雕塑的实体,达致‘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 。

          在陈克眼中,于延续西方雕塑教育体系框架中起步创作的吴为山,如今已不再孤独—— “写意雕塑”已经得到诸多业界同道的认可,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也从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学习,并逐步建立起中国的当代雕塑审美创造体系。吴为山说:“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美术家要找到支点,才能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对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新时期的中国写意美术,要向世人讲述着中国、中国人,讲述着中国艺术家的梦想。”

          塑者何为:与世界“温情对话”

          德不孤,必有邻。2000年的世纪之交,吴为山应台湾“中央大学”之邀,在台北举办展览并与同行交流;不久又应香港科技大学之邀担任文化讲座教授。探寻新材质的语言再造,用木头、石头、陶土表达生命的意象和愉悦的情境成为他这一时期思索的命题。吴为山说:“我从山上、海边找来的断木柱,都成了我的朋友,每天看着它们,每天都有新发展。我们看画、看雕塑是从具象里找意象,再从意象里找抽象;而看木头、看石头,是从抽象里找意象,再从意象里找具象。从具象再联想到生活,是情境。 ”最终,石膏、树木、麻丝等素材在他手中重生,“母与子”的亲情主题也得以呈现, 《悄悄话》 《宝贝》《摇篮》等作品在此间生发。

          梦想走向世界,吴为山开始行走在中西文化之间。在塞纳河,在凡尔赛,在大英博物馆,吴为山与罗丹、莫奈、德加、亨利·摩尔不断神会际遇,更有感于艺术形象“瞬间也是永恒” 。在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梁宇看来,吴为山的作品能与世界艺坛和外国人民“温情对话” ——为荷兰女王塑像、 《睡童》获得英国“攀格林”奖;在1997年至1998年吴为山访美期间,他先后访问了西雅图、洛杉矶、华盛顿、休斯顿等十余个城市,行走之间会故人、交新友,在无数个相同而不同的头像之间,回望本土艺术的圆融,不禁生出“塑者何为”的喟叹。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他创作的《马克思》作为中国政府赠送给德国特里尔的礼物永久矗立于马克思的故乡; 2019年5月4日,以纪念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百年丰碑》落成于法国蒙达尔纪市; 2020年1月18日,在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之际,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立起一组由吴为山创作的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 ……一尊尊雕塑,青铜铸就,在经过塑造、塑形、塑神、塑魂的过程,经过1800度的高温熔炼,经过模制的凝固,最后化为精神的形象、人类的楷模,矗立于不同的文化热土上,呈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在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 ”吴为山说。

          行者吴为山以30多年的艺术探索,前进在中华艺术的追梦征途之上,站在民族哲学整体的高度不断完成“塑者何为”的追问。美术评论家梁江认为,吴为山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故事。而他的个人经历更可以作为一个缩影,展现伟大时代对人的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滋养、艺术精神对人的鼓舞。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塑者何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行走的人”吴为山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永远行走在时代中的人,为时代塑像。 ”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3(s)   1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