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艺道 致力书教:蒋采的书法和他的书法教育

      作者:钱法成 2018-01-02 08:42:56 来源:美术报

        蒋采 作品 180×48cm

        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离不开学识的深深积累。蒋采生于中医之家,幼承庭训,习书作画,前几年又在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得刘江、白砥等良师的口传心授,取得硕士学位,其间浸淫经典古籍,承袭当今最具系统性、体系化特征的书法“正脉”。

        书法有道,须顺其本性,至游刃于间,运斤成风,继而入“道”的境界。蒋采曾从戎数载,有尚义之侠风,又兼得文艺之雅致,更以精神气象求书之道。在师法古人中,蒋采尤其钟情于汉隶及北碑等的雄肆与古拙。其篆书远接先秦,创作力求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烂多姿。其隶书取法两汉,于《张迁碑》《石门颂》《礼器碑》用功最勤,得方劲古雅,奇态异骨,初承家法。其端楷得鲁公之气象风骨,用笔厚而不滞,在起、承、转、收中力显线条之生命力感。其行书较多率性,力学魏晋。为锤炼笔底功夫和作品内涵,蒋采亦修炼字外功夫,于绘画、音乐等汲取营养,在儒释道中游弋修为,从生活中多方感悟,以滋养书艺。

        多年来,蒋采于艺林颇得鲜花和掌声,却更趋冷静和纯粹,总叹初心未竟。他曾说,“我50岁之前的最大梦想,不是个人浮名,而是书画教育,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爱画爱写的人。”新世纪初,蒋采终开杭州之江书画院,广邀风雅士人谈书论画,访师求学,以艺育人,遂为平生最大赏心乐事。

        在教学中,蒋采认为书法包含着浓厚的文人气、诗人气、学者气,书写汉字应从字与书法的本源出发,必须懂得书体与汉字的演化,找寻汉字书写的百态千姿,其方圆藏露、逆顺向背、大小参差、断连承接,而这正是书法成为艺术的玄妙之处。在书法创作中,他教导学生,书法艺术无非在心、手、眼的和谐作用下,竭力通过笔墨将自己的书法天分展示于纸上。“书法艺术的研习,也是站得高,方能望得远,看到的风景也就越多。”十数年的辛劳耕耘,蒋采编撰了数十本碑帖丛书,使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得以更深入地学习。他说,“功夫在书外,笔墨当随时代。书法等艺术教育要回归传统,注重个人修养,注重技法训练,更要拓宽教学途径。”

        作为之江书画院的执行院长,蒋采精心筹划书画院的各种教育培训和艺术活动。在被艺术滋养着的同时,也用艺术去滋养人,蒋采工作起来始终充满着激情和创意。依托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师资阵容,丰富多彩的艺术讲座、书画展、培训活动、艺术交流,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江书画院俨然在书香杭城树立起一块文化品牌。迄今为止,有数万人参加了之江书画院上百期的书画培训,其中有牙牙学语的孩子,也有古稀之年的老人。看着学员们慢慢取得成绩,这让蒋采十分感动,更是坚定了他在书画之路上奋进的信心。

        一笔点染,描摹大千世界;一刀在握,镌刻文化印迹。“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四十不惑,蒋采很年轻,前方还有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值得他为之终身努力。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132(s)   1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