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中游——骆献跃水彩新作欣赏

      作者:蓝巍2025-04-13 10:14:36 来源:美术报

        骆献跃 丽水通济堰 57×38cm 水彩画

          值此天地气交、草木萌动之际,“丽水中游——骆献跃水彩新作展”于瓯江之畔的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徐徐展开。

          骆献跃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古训,其水彩艺术结合了中西方艺术的技法用笔,远观写实,近看写意。本次展出的百余幅水彩精品,堪称一部流动的《丽水风物志》。观其《瓯江帆影》,晨雾氤氲处有深远之思,桅樯林立间得平远之趣,云山掩映中显高远之致;品其《古堰春晓》,以水色破形,借光韵传神,将千年通济堰的斑驳肌理化作水彩画卷中的笔意趣味;在作品《暖风》中,艺术家以水色皴染之法,再现冬日傍晚的瓯江徐徐吹来的晚风,夕阳映照在江边画相乡的古建上;《细雨》画的是官岭古村,作者将“蒹葭苍苍”的古典意象,转化为瓯江边山村的当代写生,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营造智慧,凝练为古村落落的虚实构图。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艺术家以水彩为砚池,以瓯江为砚海,在“似与不似”间构筑起传统山水精神与当代视觉语言的对话场域。这种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解码与重构,恰如张璪所言“笔锋里藏若禅机,水色中自有天地”。

          展厅外,通济古堰的流水唱着古老歌谣;展厅内,水彩的氤氲气息应和着翠山碧水的清越之音。这种时空的交响,正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动诠释。作品连接水彩艺术与现代乡村、传统文脉与当代文明的桥梁。这既是对“气韵生动”的当代回应,更是以艺术之力激活乡土文化记忆、重塑地域精神标识的积极尝试。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3(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