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学问先达,德高望重者,谓之先生。中国美术学院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每一位先生在共同体中都是一个学术的接力者,如何把接力棒更好地传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和责任。朱颖人老师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应该记得先生们什么。不光是先生们的音容笑貌和言传身教,更多的是先生们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处于艺术先锋者的地位上。我仍然记得十几年前跟随朱颖人先生到成都、重庆采风,无论何时何地,先生始终以他谦谦君子的风度和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身边每一位人。
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赵宗藻:朱颖人作为学生对先师们的尊师重道、作为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和作为老师对学生们的传道授业是完全统一的。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韩璐:30多年前,就是朱颖人先生的画把我引到了美院。当时我一口气临了十张,就觉得中国画笔墨如此之美,潇洒、富有韵味,寥寥数笔就非常生动。从那时起,我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对中国水墨画有了更高的追求和目标,可以说这幅画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朱颖人先生多年以来对中国画的坚守,对中国画人文精神的传承,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艺术和人的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田源:先生儒雅谦和、淡泊敬业的品质,永远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和典范。记得先生,就是要不忘我们热爱美术事业的初心;就是要坚定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就是要有紧跟时代、守正出新的决心。记得先生、重温经典、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