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的春风:1960至1970年代中国油画的生态(上)

      作者:刘新2024-11-17 08:16:48 来源:美术报

          一

          1979年2月春节期间,北京的“春潮画会”在中山公园水榭举办“新春画展”,刚复出的江丰先生为画展写了序言,他对于“画会”这种民间社团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赞誉,明确表态“画会是一种有利艺术发展的组织形式。”而且给出了六条理由:1,繁荣创作;2、促进艺术作品的风格,体裁和题材的多样化;3、可以起鼓励画家们在艺术上互相学习、互相竞赛、互相提高的作用;4、有更多的机会把艺术作品拿到群众中去,接受群众的评论;5、经费自筹,无须政府补贴;6、还可标价出售,以解决画店不收,宾馆不挂油画这种不符合百花齐放的精神的作法,而造成画家再生产的经济困难问题。

          那时候的江丰先生,是同时执掌中国美协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美术界的最高领导,此言的立场和态度,简洁明了,掷地有声,也是这位老人复出后深思熟虑的表达。1980年代各种画会的勃兴,跟这番定调有一些上下文之关系,应该也是一个前奏。因为江丰还在前言里说了:对发展艺术创作有这么多好处的画会这种组织形式,应该大力提倡,办得越多越好。

          这一年确是令人兴奋的,很多令人们好奇、渴望的展览纷纷破土。年初的“新春画展”之后,四月影会展(4月5日)、无名画展(7月7日)、星星美展(9月27日),加上同年1月27日上海的“十二人画展”。这些展览都是以画会的形式办的,参展人员的聚合,在这之前就已存在,但社团与画会的名字却是因展览而起的。

          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或油画史的叙述,民间社团确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研究和叙述社团活动的论文也不在少数。只是这种活跃的社团在以往的习见里,是20世纪前半段的故事,若对新中国以后的社团有所叙述,其关注点却是1970年代末的星星美展、北京油画研究会等少数社团。八十年代的社团已经竞相生长,俨然常态,其叙述不会像面对60、70年代那样以稀有的画会为惊讶。但我仍然以为,1949年以后的美术叙述里,是需要补遗另一种在野生态的。之所以讲补遗,是因为过去的叙史视野里没有这块内容,材料的被遮蔽,曾经有过的社团群落不入主流史观,都是其残缺的缘故。

          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有与主流绘画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在野的民间绘事活动。文学史是注意到了“抽屉写作”、“地下状态”,给予了史学的关照。美术也应该是再打开一下视野,改变一下史观。

          现在我们对在野、民间、非主流这些词已经不陌生,这样的形态已正常存在。但在1970年代末以前,不是这样的,不仅没有对应这种词的认识,更不会在表述中使用这种字眼。尽管学术的艺术的民间社团与松散组织,在院校里有一些(如1950年代以吴作人为中心的十张纸斋),但其艺术方向也还是主流的。所以就作品而言,1950年代以来的展览体制是自上而下的统一,难得见到哪个社团与群落自己办画展的。与文学史上的“抽屉写作”一样,画家之画,有不对步调,不合时宜的,画完就放入床底,或束之高阁,自家墙壁上挂挂。这样的行为成就了一个自我喜欢、自由生长的艺术过程,这些画是难得有展览这种结果的。

          其实,在当时的体制画展之外,在政治性创作几乎覆盖了整个美术界的态势之外,是另有一股潜流存在。他们与主流美术完全不同道,是纯艺术的进取方向,是小众的业余的个人绘事行为,是一种不画故事,不画情节,不需要评选送展览的小品“习作”状态。这种存在,我们也是在1980年代后期,随着美术史研究视野的拓宽和史料的披露,才知道这支队伍不在少数,只是不在主流中。他们与文学艺术界中更普遍的在野状态构成一个民间的、潜流的整体,当然也为1980年代美术创作的开放势态,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和恰逢时势的崛起。

          二

          1970年代末,美术界的民间画会浮出水面,比较有规模的是无名画会、星星美展和北京油画研究会、同代人画会等。

          北京油画研究会是建在1978年初的“春潮画会”,参与人员很多,大部分来自北京不同的美术院校的教员,也有一些与这些教员有关系的业余画家。如前所讲,他们在1979年2月办了一个“新春画展”,江丰为这个展览写了序言,文章写得大胆热情,态度鲜明,赞扬了这种展览不用评选,由画家自己决定作品与展位,尤其讲明了社团是有利于美术创作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有了江丰的这番肯定,“春潮画会”即更名北京油画研究会,继而在同年10月至1982年7月先后办了四回作品展。参展的人很多,近40人,老先生、中年画家、青年画家都有,但他们也多聚于画展,平常在一起的群落行为倒不多。有一定成份的体制底色,只是在这个时候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崛起和亮相。

          那个时候,最具在野状态,最能代表那个年代里的民间与潜流生态的组织,还是无名画会和星星画展及一些纯粹个体的艺术家状态。

          星星美展是1979年9月办的展览,但其成员的活动却是在1977与1978年,有意于画会的聚集是1979年4到5月,主要组织人是黄锐与马德升。他们最终邀约组织了22位艺术家的作品,选择了国庆期间,在中国美术馆东侧围栏外的小花园里展出。这种方式非常民间,有鲜明的在野性,也因为是正式展出,又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夕,此举格外轰动,很多媒体都做了正式的报道,甚至争论。王克平、黄锐、马德升、薄云、钟阿城、曲磊磊等也很快成为美术界关注的人物。他们后来相继办了三次展览,也是得到了江丰先生和刘迅先生的支持,而且第三次展览还进了中国美术馆。

          无名画会的发端时间更早,是1966年,最初由赵文量、张达安、杨雨澍、石振宇、郑子燕等人的相识相聚、常在一起写生画画而渐成群落。这些人中,赵文量是核心人物,年纪也最大,1937年出生,那时候已经30来岁。至1974年,加入的人多了,如张伟、马可鲁、郑子燕、郑子钢、韦海、王爱和、史习习、刘是、李珊、田淑英、杜霞等。用赵文量的话说,开始有了画会的规模。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上过专业美术学校,身份是工人、回城知青。他们有画画的热情和理想,靠自学与坚持,靠志趣相投的聚合,向往纯粹的艺术,聚在一起写生的时间很多,北京市区和周边的古迹地、野郊都是他们相约写生的地方。去得最多的写生地是玉渊潭,所以外界最初也管他们叫“玉渊潭画派”。他们的画讲求形式与趣味,写生居多,小画,与当时美展型的作品很有距离,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这样。1979年7月,他们终于在北海画舫斋办了展览,选在中国文艺发生巨变的前夕精准的亮相,展名叫“无名画展”,这个群落也由此叫“无名画会”。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2(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