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大作」推选中国书画名家---于一保

      作者:admin2020-11-20 16:09:49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于 一 保,字一宝,山东高密人,1956年5月生于青岛,青岛市群众艺术馆馆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青岛市政协书画社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中艺书画院副院长。

        2011年10月1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开幕式由中国文化部主办青岛市政府承办:舞台扇子:于一保画作:原作由青岛市挡案馆收藏。

        2002年7月国画作品《国色天香》获《山东省群星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铜奖。2003年10月国画作品《满园春风》抗非典“白衣卫士”全国书画国际联网展中获银奖,入编画集。

        世界最早的乐谱(工尺谱)在中国…

        书画与工尺谱的结合也是著名作曲家唐诃老师的首创:

        如:牡丹之歌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众手浇开幸福花

        牡丹亭等等

        都是唐诃老师谱写红字(工尺谱)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最早的乐谱在中国

        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卢梭1742年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关于新记谱法的报告,但被驳回,理由是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简谱的发明者,其研究和前人有重合之处。也就是说,原创意义上的发明者,只有中国和意大利。比起意大利到16世纪才完善起来的五线谱,中国发明乐谱的年代要早得多,唐代(7世纪)已经基本成形。

        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是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人们常以一个民族的文字符号及其表达的抽象概念和诗情画意来评定其文化品格。同样,人们也以一个文化族群创造的记谱法及其完善程度来衡量其音乐文化的品格。如果把技术指标作为一项文明成果来看,记谱法无疑是衡量音乐思维的标尺之一。

        对音乐家来说,符号认同如同身份认同,乐谱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文化记忆,是“文化持有人”传承技艺的坚硬凭借。2017年9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文化部艺术司编辑,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就是这种凭证的体现。音乐学家黄翔鹏说,传统音乐能够确知年代的大都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有谱可依,二是有音乐实践,三是有音响可听。具备条件的“三大宝库”是: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各地乐种。三类音乐的共同特点是有谱可依。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编辑并于2011年出齐的《琴曲集成》(30卷),完成了全部琴学文献的整理出版。戏曲曲谱则因清代宫廷刊印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曲集得以保存。唯独黄翔鹏提到的第三部分,即各地民间乐种的谱本,一直没有刊印。《中国工尺谱集成》收集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于一保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56(s)   1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