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山那水——蔡宝烈水墨画解读

      作者:陈延 王璜生 黄进雄 李仕鸿2020-06-15 17:40:26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蔡宝烈,生于1945年,广东省汕头市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名誉画师、特聘研究员,广州画院资深特聘画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员、汕头画院画师。曾任汕头市文联副主席,《潮声》杂志社社长、主编,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4—2006被聘为广东美术馆设计展览总监。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丝网版画《绿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水墨画作品《山风》、《地中海之滨》、《普罗夫特夫街景》为广东美术馆收藏。国画作品为李铁夫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收藏。


        题字:林墉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蔡宝烈喜用猛烈浓重的笔触来描绘现代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将中国笔墨与西洋画技法相结合,运用水墨表现现代都市风情,纵横涂抹,姿意潇洒。其作品的每一笔都蕴含了画家在生活中的一点情绪,从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视觉模式和传统的笔墨程式。画得如何、全凭心境。如此的大写意画作,以其独特的水墨语言来构建一种自由又浪谩的气氛,重视瞬息间的光影变化,层层墨色中透出点点生活的光亮,极好地诠释了当代画家应如何协调,融汇现当代中国水墨画与西洋技法之间的关系问题。

        ——录自安徽美术出版社《清奇一格,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解读》画集


        《巴尔干古港》 68x68cm


        蔡宝烈水墨画欣赏

        陈延


        蔡宝烈先生,谦谦君子,敏而好学,做事不张扬讲效率。市文联副主席主管潮声杂志期间,就见识了宝烈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理想主义,以及其行事缜密,运筹周全的本领。世情练达,与人为善,日久天长宝烈工作中积攒了有德亦有能力的口碑,至于在中国画水墨画方面,真没有想到过他能够有什么大作为。直到他退休之后举办的笫一个个人水墨画展面世,大家才看到宝烈艺术才华的不可多得。那次展出令许多人出乎意料之外,也最见宝烈为人处事平和内敛的性格。展示的几十件斗方确定了画家日后的绘画样式和基本题材内容。众人领略了宝烈对于美的深刻观察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段,见识了画家色彩修为的过人之处,宝烈的画把握墨与色的创作元素,找准中西两种绘画的契合点,朦胧的画面上,总有亮点能够击中人心,点燃感动,新颖作品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参观印象深刻,庆幸身边凭添了一位画家身份的蔡宝烈给我们。世界果然奇妙。

        蔡宝烈特立独行的画风已是名满天下,收获了赞誉与众多的追随。城市建筑融入水墨风情,色彩欣赏化为笔墨的表达。国画家虚玄空灵的目光,终于凝视现实中变化着的光影,用彩墨把感受表现得如同油画般实在强悍,这方面艺术探索是多少画家的梦想,很多人做过近似的实验,北边也有因此成就大名者,不过作品对比之下,还是宝烈的画兼顾得精彩神奇。中西合璧要水乳交融,自然天成才称得上创新的奇葩,开疆阔土的作为。

        经历过才能体会到,五彩缤纷的微妙笑容,一踪即逝的美,固化在水墨淋漓的宣纸上,是困难的技巧。作画时须抓住瞬息变化的偶然,如同火中取栗,十有八九失手。然而非如此不能创造动情的美,融化生命的坚硬冰冷,宝烈做到了,且举重若轻。

        我觉得与温文尔雅饱学之士行走,汕头不僻,陋室不陋,谈笑间发思古之悠情,欲罢不能。

        (陈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汕头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巴尔干古剧场》 102x68cm


        苍茫的那山那水

        ——读蔡宝烈的画

        王璜生


        蔡宝烈兄是一位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人,对于艺术他也同样以一种平和自足的态度笑面相对。他的谦逊、他的与人为善,在艺术圈子的里里外外都颇有口碑,他对每个人的美意来得自然诚挚,不带矫饰,这是厚实中的练达。

        从知青下乡到成为汕头《潮声》杂志的主编,再到后来广东美术馆展览的负责人,宝烈兄总是以一种细致负责、勤恳到位的态度来完成各个阶段个人所应该去完成好的责任,即使工作再累,再繁琐再闹心,很难在他的口中听到半句抱怨,“苦、累”两字在他的词典里似乎是被删除掉了。宝烈兄的无言和隐忍,倒是充分赢得朋友同侪们的理解和体谅,同时也得到后辈们的衷心爱戴。

        一路走来,宠辱不惊,这是宝烈兄的情怀,无论是全国美展的大奖,还是来自装帧设计业界的高度褒扬,对于他来说,只是轻描淡写的那样一件事,那是一刻的幸运,那是应该充满感恩的时刻,宝烈兄有这种朴实而能见人所不见的眼光,他看到荣誉后面的另一种真相,看到了人生修身的另一个“课题”。

        对待生活淡定和从容,对待艺术是一如既往。熟知他的人,知道他的情结在于艺术,他静如止水的生活表面底下暗涌着创作的激情。原以版画创作成名的蔡宝烈,今天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水墨画的创作之中,究其原因,其中有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有水墨世界对他的深深吸引,他为那个幻化的传统水墨世界所倾心的原因,后者似乎更为重要。星转斗移、日积月累,案头上也就积下了一批墨气氤氲、水色淋漓的作品,这一批工余饭后的醉心之作,正是他情感所归的有力“佐证”。


        《黄金海岸》 68x68cm


        “那山那水”成为这批系列作品的题目,读来有另外的意味,这种平平淡淡的语气和宝烈兄的品格以及与之呼应的作品题材内容,倒是相当的贴切。作品记录了蔡宝烈近几年来游历的足迹,这一点倒有点像是个人的“水墨游记”——从黄昏下灯光初上静谧的山里小城,到地中海边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希腊神庙,一切的俗象风物、名胜史迹都收拢到他的笔下,在曲张收放的笔墨下带着隐约的对历史风尘埋覆下今日时世的悲悯情感,淡泊而悠远,画外之音暗和着昨日时光的萦绕回声。这批看似写生记游的作品在对“现实”景象的“重现”中完成了蔡宝烈一次又一次的精神之旅。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我们驻足细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苍苍茫茫……

        (王璜生: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东区老街》 68x68cm


        蔡宝烈:一场穿越东西方经纬的艺术之旅

        文/黄进雄(资深媒体人)


        一直想写老朋友宝烈兄其人其画,又不敢贸然动笔,怕才疏学浅,笔力枯硬, 无法表述好其与人为善的热忱朴厚,艺术探求的低调沉韧与作品中东西手法融通创新的磅礡诗意。

        终于还是试写了,借助戊戌最后的冬日温暖,在春运列车上的一段闲暇时光。窗外掠过一幅幅流云景色,在我的视野恍如宝烈兄建构的一幅幅重彩画作,让我跟着他开始一场穿越东西方经纬和贯通岁月古今的大海山脉与城堡乡村的浪漫之旅。

        我首先来到蓝得眩目的多瑙河畔,地中海滨。这里是孕育宝烈一批画风鲜明的"水墨游记"的精神家园。波浪曲线上的岸线船港,橄榄树林光影中的红瓦尖塔,葡萄园掠过的紫风橙日,西方表现手法挥洒的重彩块面,跃动着中国水墨神韵的肌理节奏,如此和谐交融所呈现的怡畅高远,让宝烈的这批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蔡宝烈的版画《绿叶》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来他任主编的《潮声》封面获得全国首届期刊展览整体设计一等奖。这幅以现代构成、几何构成、色彩构成表现宁静阳光和盎然生机的作品,仿佛使宝烈做为画家第一次进入业界与媒体的视野。


        《东欧夏日》 68x68cm


        正当人们啧啧称赞并期待他的版画艺术有更多收获时,沒想到他已经悄悄从版画创作转入对水墨语言的潜心修练。然后, 做为对一段时间水墨创作实践的汇报,2007年2月,他人生的第一个个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同年5月又移师汕头画院举行,两次画展都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在画展上, 宝烈兄坦言,这批作品的创作,其灵感就萌动于他退休受聘于广东美术馆后的一次保加利亚、希腊之行。

        那一次行旅,他被巴尔干半岛的浪漫风情与地中海文明的博大深深震撼。在一次次写生与心灵的碰撞后,他感觉原先修练的那套传统笔墨程式已无法淋漓表现这些绚烂的景物气象,他必须寻找到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一种起伏层叠重彩浓墨的写意形式,一种既注重以色块意象的现代构成,更强调细节肌理的韵致的画风,, 在他不倦的探索中应运而生。


        《山城暮色》 68x68cm


        于是, 就有了这一幅幅表现异国风情的作品,在当今画坛众多传统中国画中,其题材与画风立即引人注目。最让我叹奇的是他这批作品里, 画面色彩的层次和质感,具有古典意味的腥红、灰银、橙黄、湖绿、天蓝与熏衣草紫等墨色被他不断碰撞,在变幻的渲染中总能恰到好处地留白,仿佛如同流动疏朗的气,象心灵隧洞里穿透过的缕缕彩风与熠熠光照,象行云活水般润活着画面的整体节奏。

        这种手法也被他采用到最具中国元素特色的风景描摹中,于是我看到了湿润的苏杭,雨中园林的迷濛和月下梅竹的斑驳,或迷漓或透亮而层次分明的高品质墨韵,在似与不似、化与不化、幻与不幻中, 传递着梦境中的斑斓。

        这批作品被宝烈收归《那山那水》画册。"那山那水", 成为了宝烈彩墨画样范的独特符号。

        随着岁月推移和不断求索,"那山那水"无论从题材视野到笔法样式, 均得到纵横延伸,日臻成熟。法兰西里昂的海港船帆,古罗马废墟上的断垣残照,俄罗斯森林原野的黄昏流泉,以及清秀淡雅的中国江南荷风月色,雁荡雾蔼中的古檐桥栱,百载商埠汕头老城的苍然孤独等等,所有创作一如既往几无定法而又每每让人惊艳,其大胆的色彩构图技艺, 几乎被发挥到极致,西方印象派常用的水染色撞后那种斑驳沧桑的怀旧感与明亮得让人虚幻的鲜丽性从容交替,宣纸上强烈的西画视觉冲击与传统笔墨中的厚拙野逸的线描相得益彰,既姿意尽情,又内敛冷静,非常吻合宝烈兄骨子里流淌的中国文人情结。王璜生说从蔡宝烈的水墨记游中,他在对"现实"景象的"重现"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之旅。


        《天地云水》 68x68cm


        自西风东渐,传统中国水墨注入西画元素,在空间、层次、颜色及材料、工具等方面, 探索创新乃至跨界并自成一家的艺术家大有人在,林风眠、刘海粟、张大千、赖少其、黄永玉等等大师, 在美术史上留下了卓著声誉。当代更有许多中西手法自然天成,形神兼顾蔚为壮观的创新之作,包括具有突破性先锋意义的实验水墨,显示了艺术家对囿于浮躁空泛的传统程式的批判自觉和反叛自信。以这个维度衡量,宝烈的彩墨创作和其探索实践,于潮汕乃至整个岭南美术, 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宝烈兄被朋友们评价为“一团和气,一团热火”、“阳光照面,风雨在心”,如今还在那样低调、朴实、达观地生活着、创作着,从容地用他的画, 记录他人生风景中的生命印记及灵魂闪光。

        七旬有余了,愿他的“精神之旅”永远年轻。

        黄进雄 2019年1月30日匆匆写于广州一潮汕高铁上


        《金港》 102x68cm


        那山那水——笔墨与色彩的变奏曲

        李仕鸿


        水墨与线条是中国画的特征,重在追寻意象、气韵和画家情感的表达;浓烈的色彩与厚重的笔触是西画体貌,重在表现结构、体积、质感和空间再现。

        蔡宝烈老师的画脱略规矩,超越秩序,集国画的精神与西画的表现于一体,一方面通过传统国画的笔墨将人文景观意象化、感性化抒发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西画特征的色彩与画面将物象表现化、构成化表达情境。


        《南溪晚秋》  68x68cm


        他的画属于彩墨画,却具油画厚实感;既根植于传统笔墨又有很强的西方绘画效果。是传统国画与西画的结合,是现实加艺术的再创造,风格特征强烈,极富当代艺术的视觉效果。象一篇有感而发的抒情散文,亦象一首节奏强烈的高响乐曲。这种画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正如他常引用一位评论家和林墉的话,前者谓“在可能中寻求新的可能”、后者“不求第一但求唯一”,这两句话正是老师艺术创作的真实写照。

        老师工作于文联,组织与参与着各种高规格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骨子里有着天然的中国文人情结。又从事着书装设计、插画与艺术策展,平面与传媒艺术的职业必然对当代艺术有更多的感悟和极高的审美境界。谦逊自省的性格成为他潜心探索的土壤,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积累成为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宽阔的视野成为他创新的动力。这些逐步形成了他国画为本西画风貌特征的绘画风格。


        《蓝天丽日》 68x68cm


        现今的中国画坛是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相互并存、相互渗透的时期,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传统的水墨画似乎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中国画必须改良突破才得以适应现代艺术的成见造成国画创作的迷茫,要么亦步亦趋于传统技法与程式,要么抛开其文化根脉,进行实验式的"变法求新"。老师更多的是将两种甚至更多种不同的艺术元素融会贯通并置在一起,这种解构与并置是从色彩、造型、用笔等艺术创作的根本出发,找到了各自的结合点。


        《红树湾》 68x68cm


        他的作品空间层次丰富、色彩强烈浑厚,线条恣肆奔放、笔触持重沉稳,中西融合、交相辉映。无论形体构图还是明暗光影,乃至橘黄、大红、钴蓝等印象派式的色彩,无一不体现西画的当代艺术特征;无论建筑、河流、树林和背后的山峦、天空,其潇洒的渲染擦皴与笔墨勾划,都有着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的中国画的笔墨特点。写意重彩、浓烈厚实的画面,天衣无缝地柔合了国画技法与西画概念。他的画背后蕴含着宏大的文化信息量,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借鉴也是对传统国画的提升和创造,效果令人赞叹。


        《高天不见云》 68x68cm


        薛永年《在跨界互鉴中前进》一文中说."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专业.而融会贯通最为重要。更早苏东坡也说过:“物一理也,通其义则无适而不行。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这一段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过于专门、必然限制发展,艺术的创新、离不开贯通.有时还要在跨界中互鉴。

        画家以作品说话,作品便是说服力。人与人之间有时真难免客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岁月与积淀酿成的貌拙气酣与投机取巧浮光掠影大相径庭。如果说彩墨国画并不独特.那么老师则是建立在彩墨画基础上且形成独特风格的印象彩墨画家,在这点上他的画更具创造性。他常说“画得好和认真画是两回事,我属于后者”,那种不事声张的性格与他的艺术成就倍受推崇,他的大家风范有口皆碑。

        2017.5.28

        (李仕鸿:汕头市装饰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瑞雪》 136x68cm


        《滨城小镇》 136x90cm


        《家园吉祥安康图》之3  136x68cm


        《古城盛夏》 136x68cm


        《里昂印象》 136x68cm


        《古城春秋》 146x80cm


        《古港印象》 136x68cm


        《普罗旺斯夏日》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