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世博时代”建筑设计:生态+智能 作者:杨简茹

      作者:核实中..2010-09-02 15:16:5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回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的发展,因高造价、学院派的设计样式以及缺乏蓬勃的现代精神和想象力,造成了极大的弊端。直至今天,在这个大城市空前膨胀的时代,耗资巨大的高楼大厦仍不断充斥在人们周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刻不容缓。



          什么样的建筑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的建筑,中国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这样的展望总是令人惶惑。但2010年上海世博会却给出了答案:生态+智能。在备受瞩目的中国馆第三展区,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而城市未来馆“旧金山周”展区有专门介绍廊坊生态智能城市规划的展板。廊坊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要根明认为,基于对廊坊现实的考量,“在城市功能上打造大北京地区的休闲商务中心,在城市形态上实现‘智慧’和‘生态’并重。”此外,今年5月,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在廊坊召开,倡议加快智慧城市、智能产业发展,构建和谐、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也与上海世博会的主旨遥相呼应。在信息社会,人们对于建筑的概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智能”这一术语已经在建筑领域流行起来,并成为本届世博会的关键词之一。而与生态有关的术语“低碳”则成为本届世博会另一个关键词。低碳是指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通过节电节气和回收3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既然煤的总量在减少,以天然气、水能、核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和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替代能源就应作为未来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环保的生活态度,从节约资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来看,提倡低碳生活是个好事情。但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低碳生活是否会降低生活质量,比如尽量少搭电梯、少开空调、少开车、少看电视,甚至少吃牛肉……其实这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冲突,因为低碳生活无非是想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关键是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结合点。采用高科技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的智能建筑在这个结合点上凸显出来。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因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除了一些商业和公共用途的智能大厦之外,智能概念也引入了居民小区。从发展前景上来看,智能建筑有着无限生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整体质量不够高,设计水平较低,对生态和节能重视的还不够等等。所以,智能建筑在处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上任重而道远。



          许多相互对立和相互矛盾的现象同时出现,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征。当今人们生活在一个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非物质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以先进知识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体现的比例衡量。在这个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者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对建筑产生不小的冲击。哲学家西蒙栋指出,当前文化的特征是把技术归于非人性的范畴,并因此与之抗争。他对这种同技术现实相对立并进而把人和机器相对立的文化作了批判,他呼吁要建立一种技术的文化,以重新认识文化和技术的关系。西蒙栋得出结论,现代技术的特性就是以机器为形式的技术个体的出现:在此以前,人持有工具,人本身是技术个体;而如今,机器成了工具的持有者——人,已不再是技术个体。人或者是为机器服务,或者是组合机器:人和技术物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人工智能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时,人类看似不必再从事一些低下、卑微的劳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切劳动和工作都由机器施行时,人类自身该怎么办?人类究竟是变得进步了还是退化了?总之,新的技术是被需要的,这会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是人类的技术无论多么高明,也比不上自然生态的平衡,随着技术含量的增高,建筑物带来的弊端也有所增加,一切交由智能代办,人的个性和尊严也经受着技术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损害,这也违背了人们研究智能以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所以,技术不是万能的,在“后世博时代”的建筑设计者必须持有反思的能力和对伦理学的关照,才不会成为技术的奴隶。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3(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