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建俊:我一生最明智之举就是选择了绘画

      作者:核实中..2014-03-12 10:40:10 来源:京华时报

           2月4日,著名画家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詹建俊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他所有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绘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爱好这个,好这口儿。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走画画的路,还是对路了。”


           谈状态


          一辈子只有一种理想


          詹建俊坦言,对于创作没有太多计划,就是不断地按照自己的艺术理想,逐渐地实践下去,“不论生命到什么时候,我觉得我所有的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好这口儿。因为我一到画室、一见到我的画我就感觉舒服。”


          詹建俊表示:“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业,走了画画的路,走对了。我最主要的生活状态都在进行我的专业,我是一辈子一种理想。我严格说,没有单纯到哪儿去休息或者玩,当然我也到很多地方去了,一般都是一些工作的需要,参加活动之余,顺便可能到那儿去接触一些不同的生活,为创作寻找灵感。”


          詹建俊认为,作为艺术家要有丰富的艺术感受,“所以,我的状态是,虽然83岁了,心还是很年轻的,但是白搭,你心年轻,但是说不定你明儿就完了,这是科学嘛。人的成型也是不知不觉的,你不知不觉就变成这样一个人。”


          谈教学


          不要把学生放进框里


          詹建俊有一个绕不开的身份,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现在詹老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像刘小东、喻红、谢东明等都是詹建俊的学生。


          詹老在谈到这些明星学生时表示,美术学院现在这拨人算当前状态比较好的,“我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是董希文先生创立的,最早叫董希文工作室,董先生故去了由我来接替,现在由我的学生谢东明来接替。它有共同的理念,也是由董先生确立的,叫做‘兼容并蓄’”。詹老解释说:“第三工作室是土生土长的本国派,因为董先生没有留学,就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发展、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他又是在敦煌生活了很长时间,加上对西方现代艺术很感兴趣,因此他主张兼容并蓄。”


          第三工作室还有一点是“顺水推舟”。詹建俊解释:“学生是什么样,他要往哪儿流,你就推他一把,你不要硬拧他、不要硬给他放到一个框框里去。”由于年龄原因,詹建俊虽然不在一线教育岗位了,但依然提倡“因材施教,兼容并蓄、换位吸收”,“第三工作室的写实基本功都很强,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功。至于你以后的艺术走向,那是根据学生每个人对艺术的认识和追求,但是这些基本条件是他的一个依靠、最重要的一个帮衬。”詹建俊表示。


          谈展览


          文献记录艺术从无到有


          《俊骨风流——詹建俊艺术文献展》于去年9月27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詹建俊最近的一次个展。此次文献展,以时间为主线,以画家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为节点,通过相关速写、写生、草图来再现詹建俊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并辅以大量历史实物、照片资料来呈现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教师、一个油画推动者詹建俊的立体形象。


          关于文献展,詹建俊认为,文献展就是将艺术创作从无到有展示出来的过程,“比如画这些画,它的产生过程,我把它比喻成怀孕的过程,一件作品的出炉必须得怀胎十月,它不可能是很简单地就产生了,必须有一个酝酿、探索的过程。”詹建俊解释说。


          詹建俊认为艺术领域太宽阔丰富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由年轻到年老的过程,也总会有不同的想法、追求和兴趣,所以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其画面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有些画在当时看来很受好评,但现在看来,其实也还有改善的空间,觉得如果现在再去画,必将有一种更好的效果出现。”詹建俊说,一个画家的成长,与科学家那种追求、探索各种存在于世间的奥秘是完全一致的。


          谈创作


          生活与古典音乐是双翼


          从艺70余年来,詹建俊的油画创作经历了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的探索历程,从《狼牙山五壮士》等系列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到包括像《阿依莎木》《塔吉克老山民》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詹建俊回忆起当年创作的这些作品颇为兴奋。在他看来,每一个画家都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出属于特定时期个性的作品。不同的是,他创作出的作品,已深深地烙上属于自己的印迹,个人风格遍布画面的各个角落。


          一辈子与绘画结缘的詹建俊对音乐却有着近乎疯狂的迷恋,他在客厅里安装了7个进口音箱。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触类旁通的。“画家因为见到日常生活中一花一草而有所触动,他会拿起画笔开始创作;音乐家则要通过旋律。”詹建俊至今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创作《起家》时的感受:“记得当时聆听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手中的画笔就像是指挥棒,情绪随着旋律激动起来。”


          在詹建俊看来,现实生活与古典音乐是他艺术创作的两翼,“每当我拿起画笔,都会开始回想,这幅画和哪位音乐家的哪部作品有相通。如果说《起家》是用钢琴烘托出的青春朝气,那么《狼牙山五壮士》则是用定音鼓的捶打带起整个乐队的极大悲鸣”。


          谈荣誉


          奖都不是自己要追求的


          对于一位艺术创作年龄有70多年的艺术家来说,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自然不计其数,詹建俊笑言,“从还没有意识的学生时代,夺得在学生创作比赛当中的第一个奖,到去年获得终身成就奖,老实讲也就盖棺论定了。其实所有的奖都不是我要去追求的,都是我没想到的、很意外的奖”。


          詹建俊表示:“我是觉得,你只要去不断地努力追求,客观上能够做到的尽力去做,你做到什么程度,社会来检验你、人民群众来检验你;包括其他专业其他方面的人员在评价你,你达到什么程度,社会将会有一个公正的回应给你。或者人家觉得你这个好像值得鼓励,就给你一个什么奖,我只是把它看作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一种促进、一种社会的认可。”


          “这些获奖就等于每一个阶段,社会上对你的鼓励和认同,因为你的作品是给人家看的,人家觉得你的作品好,应该是挺高兴的。如果画出的这张作品没人看得上,都觉得这么烂还往外拿,你真有脸?当然你会不高兴;这个人说画得还不错、挺好,当然高兴了。但是并不见得得奖就好像是你的一个目标。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任何奖,都没有想到去要追求一个什么奖,没有。那些奖都不重要。”詹建俊说。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