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8-03 14:10:1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关于紫砂陶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始于宋代,有的说始于战国时代,还有的说始于更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这些都是通过考古学上的推测,没有文献记载。 明代有周容的文献《宜兴瓷壶记》记载:“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证明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供春是创始人。现今,后一种说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至少,金沙寺僧和供春也是紫砂壶艺的创始人,从他们开始,紫砂不仅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被流传下来,更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被世人一代代传承至今。
应该说紫砂文化的起点是很高的。被尊为紫砂创始人的金沙寺僧及供春,一个是佛教文化熏陶下的世外高人,一个是儒家文化教育下的学者吴颐山的书童,中国五千年深厚的精髓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居其二。由此可知,最初的紫砂文化就深蕴儒、释、道精髓的真意,以至于后来不断有大量文人雅士介入就不足为奇了,随着这些文人雅士不断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融入紫砂艺术中,紫砂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与社会、自然共同经历着空前的巨变,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不可能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影响。这些都赋予了传统紫砂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多种选择的可能使生活方式变得异质多样,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也日渐离散消解,人们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审美观、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社会中,那种在自我要求上表现的深沉含蓄与强烈突出,而是不断地向人为理性化规范化转变,产生多元化的价值观。
多元化价值观有着更广泛的包容性。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西方各式各样的设计理念,这对紫砂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紫砂文化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会存在着保守、排外等弊端,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一个挑战。但是,如果利用好这个外来文化,去芜存菁,汲取其中优秀的东西,融入紫砂文化中,使紫砂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创作出更好的更有新意的作品来,这一方面来说,它又是一个机遇。
传统性和时代性,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传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有传统性又包含着现代性。在紫砂发展历史上,文学、书画、篆刻等传统文化对提升紫砂艺术品味有很大贡献,而今,这些传统文化对紫砂业的影响依然十分重要。此外,如影视、现代建筑、现代雕塑、现代音乐等许多这些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文化,也给予了紫砂艺人更多的创作所需的灵感资源。虽然紫砂陶艺总体上还是偏重于传统,但已不再限于传统的茶具、文玩器皿,出现了很多大胆的突破。如吴鸣、周定芳等人的现代陶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抛弃了传统紫砂壶的实用功能,结合多种现代艺术的典范,把它变为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走出了一条紫砂创新的路子,却由此获得成功,紫砂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拓展,这或许能给当代紫砂艺人以相应的启示。
紫砂行业发展至今,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在整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紫砂陶艺制作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以前主要靠师徒、父子这一模式承传下来,紫砂艺人由于条件限制,一般很少能受到良好的正规体系的文化教育,这也使得大多数民间紫砂作品的文化内涵显得不够深厚。相比之下,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当代的紫砂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的文化结构得到提升,或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是经过专业学院进修,很多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的理论基础以及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他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理念、更深厚的文化底蕴进入到紫砂陶艺的创作中来,从整体上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蕴道,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紫砂作品的档次。
值得一说的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的紫砂收藏愈发兴盛起来。紫砂收藏古已有之,但像今日这么繁荣还是历史少见的。不仅宜兴本地的收藏家越来越多,从中国到东南亚,乃至欧美地区的收藏家、爱好者都把宜兴紫砂奉为陶中精品,有些作品甚至被选为国礼赠送给中外国家元首及政要。紫砂收藏的兴盛,对紫砂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更激励了紫砂艺人在紫砂制作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多的陶艺精品。
紫砂文化置身于时代变迁的洪流中,今天的“时代性”就会成为明天的“传统性”,在“传统”与“时代”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不断地丰富紫砂文化内涵,让紫砂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汪成琼(艺名海陶),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世界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徐悲鸿艺术研究会理事 宜兴紫砂协会会员,壶艺作品以光货为主,注重造型的神韵与气度,传统中求新意,文雅中求情趣,时有新作问世,创作了不少的壶艺珍品,装饰上以陶刻为主,富书画韵味,对曼生、子冶、任淦庭等前代名家的刀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主张“刀随笔意”,山水、花鸟、人物俱佳,“趣味小品堪称一绝”,有“陶刻虎王”之美誉。作品融书法、绘画、篆刻、诗词、陶艺、雕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博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