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29 16:59:12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要收就收完整的”,这是国内收藏投资者的传统理念。
收藏者一般以器物完整无缺为准,对于伤残器向来不屑一顾,这其实是十分遗憾的。伤残器同样具有独特的收藏意义与价值,尤其是精残器———器型基本完整、工艺水平一流、材质精良、只有微小瑕疵的藏品,它们的历史、文物、艺术、研究和经济价值更是不容忽视。
学会欣赏残缺之美
真正懂得收藏和审美的人,不只会欣赏完整的美,更懂得感受那种摄人心魄的残缺之美。
伤残是岁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些虽残犹美的器物,会给人以刻骨铭心的震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闻名于世的希腊断臂女神像维纳斯。我国著名的西汉青铜器马踏飞燕刚出土时也是残器,如果不是被大文豪、考古学家郭沫若及时发现,估计也只能落得明珠蒙尘的悲惨下场。
完整的东西不一定美,而美的东西也不一定完整。一件藏品虽然局部残缺,只要它还保留着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收藏者来说,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伤残,才能让他们摒弃金钱方面的考量,以更加淳朴的意念注视它的艺术本质。
伤残器是初学收藏者最好的“老师”
收藏者买进藏品,仅仅是完成了采购员的工作;把藏品安置好,也只是尽到了保管员的职责;要使自己的收藏水准有所提高、有所成就,还要争取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研究员,由藏家转变为行家和专家。
伤残器是初学收藏者最好的“老师”,在收藏成熟阶段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标本。对于初涉收藏领域的人来说,了解藏品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品一次,这是众多藏家的切身体会,也是学习藏品鉴定的必由之路。
伤残器多是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真货,具备一定知识的初入道者很容易辨识,买回家后也可作为学习研究的实物标本,从而达到锻炼眼力的目的。另外,古玩市场上伤残器的仿冒赝品相对较少,真品率较高,也有利于保护藏家的健康收藏心理及收藏积极性。
精残器拍卖价格不断上扬
行话说,“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但近几年,随着人们收藏观念的日益多元化,加之市面上的精品越来越少,精残器的投资收藏价值也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
在国内举行的一些小拍上,精残器的成交数量不断增加,价格也不断上扬,成为投资者的新宠。如在中国嘉德第82期周末拍卖会上推出的明崇祯青花花鸟筒瓶,口微伤,估价为1.5万元-2.5万元,最终成交价为6.82万元;在太平洋[16.38 -0.12%]第7期拍卖会上,清乾隆青花莲托八宝纹壶,有冲,起拍价3.5万元,最终成交价为12.1万元;在北京翰海第42期拍卖会上,一只清康熙青花花觚,口爆釉,起拍价2.8万元,成交价则高达8.14万元。在收藏品投资理念更为发达的国外艺术品市场,精残器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有增无减。
什么样的伤残器有收藏价值?
伤残器虽然有收藏价值,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要尽可能地选美选精,选择那些器型美、纹饰美、工艺精和产地正的残器,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并能在经济方面保值增值。
以古瓷为例,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那些可以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珍稀器物,升值率则更加可观。另外,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的残器,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为最佳,这些残器既易于修补,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伤残器的处理也是一门学问。一些伤残器在经过藏家的改头换面后,又变成了新的很有价值的古玩。例如:宋代的钧窑瓷器,其釉色千变万化,十分美丽,但完整器极少。明清时就有人将其碎片收集起来,拼凑组合成挂屏,有人还在屏上请名人题句,从而又成了另一类价值不菲的古玩。
|
-
-
-
|